2014年4月7日 星期一

面對父失智 江漢光:告訴自己是在反哺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接受他生病的事實,比較不會生氣…」家有長輩罹患失智症,沈重的照護壓力、生活秩序大亂,常讓家屬日子過得很痛苦。父母先後罹病的江漢光則說,「我對父母幾乎沒有生氣過,這是我稍微安慰的事。」接受事實,也讓他能更豁達的面對自己老年可能也會失智的擔憂。


失智老人天天吵鬧,讓同住的家人幾乎沒法好好睡覺;或是行為失序,直接在陽台小便。怕老人家跌倒,家裡裝扶手、四處貼防滑墊,早已顧不得裝潢美不美觀。這些接踵而來的壓力與改變,常讓失智症家屬幾乎要崩潰,甚至沮喪到想自殺。


即使有精神科專業訓練,江漢光不諱言,自己也曾被可能罹病的憂慮壓得喘不過氣來。有一天他搭公車時突然想到「會不會以後我也失智?」當時他嚇壞了,甚至立即想找國內失智症權威、前榮總醫師劉秀枝檢驗基因,但後來還是打消念頭。但江漢光清楚,不管人生過去多麼光輝燦爛,一旦失智,人生「立馬抹上黑白」。


「還好我做這行」,能有同理心去面對父母的行為失序。失智症的病程平均3到14年,江漢光說,雖然結局很清楚是「雙輸」:也就是患者走到人生盡頭、家屬也被拖得很苦,但「這場戰爭一定要打下去,只能勉力而為」。


看過不少家庭對照護患者的方式、遺產分配有歧見,弄得親人間雞飛狗跳、互相指責,他很慶幸他與三個姊姊沒有這方面的歧見。不少家屬很難接受親人失智後的脫序言行,江漢光強調,只要能接受父母生病的事實,告訴自己是在「反哺」,才能學會面對、處理、放下。







via UDN健康醫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