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預防感染肺炎 首要接種新型肺炎鏈球菌疫苗
肺炎連續32年進入國人十大死因排行榜,去年每58分7秒就有一人死亡,您可能以為免疫力低下是幼童及老人所專屬的高危險族群,其實糖尿病患者更是。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舉辦的糖尿病健康與感染風險講習會特別邀請台大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古世基,與第一線護理人員分享糖尿病患要如何有效預防肺炎的感染。
古世基醫師表示,糖尿病患者因血糖較高,免疫功能較一般人、甚至其他慢性病患者差,且患者普遍有高齡、共病等情形,建議50歲以上高危族群及65歲以上成人,應自費施打新型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提升自我保護力。
糖尿病患免疫力低下 易感染肺炎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統計,最常見引起社區性肺炎的病原菌就是肺炎鏈球菌。古世基醫師表示,糖尿病患若血糖控制不良,則白血球功能較差;若感染肺炎鏈球菌,較不易出現黃綠色痰涎、咳嗽、發燒、畏寒等典型症狀,可能造成診斷困難而延誤治療,因此必須特別注意預防感染。
「糖尿病患者,集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風險因子於一身!」古世基醫師指出,據統計,近5成糖尿病患都有慢性腎臟病、3成5有心血管疾病,超過8成有高血壓,感染肺炎容易併發菌血症、敗血症及腦膜炎。若併發菌血症,死亡率高達6成;而併發敗血症,30天的死亡率更高出一般成人近1倍。
50歲以上高危族群 優先接種新型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
「預防感染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種疫苗!」古世基醫師表示,目前有多醣體疫苗(PPV23)及新型結合型疫苗(PCV13),可預防感染肺炎鏈球菌。但前者沒有免疫記憶效果,接種第2劑產生的抗體濃度不到第1劑的一半,呈現免疫反應降低情形,施打愈多保護效果只會遞減;而後者可產生免疫記憶反應,接種1劑預防效果可達5至10年,且能有效降低鼻咽腔帶菌率,形成群體保護效果。
古世基醫師表示,美國糖尿病學會(ADA)已將糖尿病患者需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寫入臨床治療指引,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委員會預防接種組(ACIP)也建議,50歲以上高危險族群、65歲以上成人,應優先施打新型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而曾接種多醣體疫苗者,間隔1年以上,可再接種1劑新型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補強免疫力。
目前肺炎鏈球菌對部分抗生素產生抗藥性的比重偏高。古世基醫師指出,台灣地區肺炎鏈球菌對盤尼西林產生抗藥性比例可達五成以上,對巨環類抗生素抗藥性高達8成, 50歲以上高危族群及65歲以上成人,若接種新型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不但可有效預防侵襲性感染,並減少醫療負擔,施打疫苗的費用僅為住院治療費的30分之1。
新型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流感疫苗 提供雙重保護
古世基醫師強調,一年四季都有感染肺炎鏈球菌的風險,建議糖尿病患者應儘快施打新型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也應於每年流感季,接種流感疫苗,以達到雙重保護的效果,平時養成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充足睡眠。以及勤洗手的好習慣,並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長期處於密閉空間內。
via UDN健康醫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