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是因為天氣變冷了,所以筋骨容易痠痛嗎?」小心!您可能不只是痠痛喔?據統計國內約有6萬多人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對象主要為40到60歲的女性,如果發現早上起床時,有晨僵硬感且超過30分鐘;手腳四肢等小關節有紅、腫、熱、痛長達6週,千萬不要輕忽,可能是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應盡速就醫,避免因延誤治療,造成關節永久變形、殘障!
一提到「類風濕性關節炎」,很多人都會聯想到國內知名作家杏林子,雖然她去世多年,但是她全身關節損壞、只能坐輪椅的模樣,此表現實在讓很多患者感到擔心,害怕自己有天也會變成那樣!台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周昌德教授說明,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除了傳統的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還有類固醇、MTX或奎寧等免疫調節劑(DMARDs),針對上述傳統治療效果未達預期者,可以使用生物製劑,讓患者的症狀控制至最佳狀況,只要患者願意全力配合醫師,遵醫囑、持續治療,可大大減少肢體關節破壞、殘障之情形發生。
除了藥物控制以外,周昌德教授表示,患者要注意生活習慣的配合,持續運動維持關節活動度,尤其,吸菸會誘發及加重發炎,使疾病嚴重度增加,所以一定要戒菸。另外,很多患者都會吃中藥調養身體,周昌德教授建議,應請合格中醫師診治,治療資訊也要同步告知中、西醫醫師,並且不要因為服用中藥而放棄正規治療,否則可能導致病情惡化。
周昌德教授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必須長期抗戰的疾病,雖然關節疼痛與否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的短期目標,但是,評估病況是否獲得控制,還需加上其他之臨床檢測,如:抽血檢驗、影像學診斷等等,才能評斷發炎反應是否受到抑制。患者貿然減藥或停藥,很可能引起反彈、造成病情惡化。周昌德教授指出,臨床有些患者以為關節不痛、就是好了,自行停藥!多再回診時,病情急速惡化,關節已有不可逆的損傷,呼籲患者要跟醫師多溝通、評估用藥方式,持續治療,才能享受健康的人生!
via UDN健康醫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