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飲食一過量,減重計畫容易破功。台灣流行病學學會研發「智慧湯匙」,幫助員工在自助餐取菜時計算熱量,減少「吃」肥機率;在一家科技公司員工餐廳測試實行六周後發現,10名BMI超過24的員工,平均體重下降2.27公斤。
【2014/09/04 聯合晚報】
|
飲食一過量,減重計畫容易破功。台灣流行病學學會研發「智慧湯匙」,幫助員工在自助餐取菜時計算熱量,減少「吃」肥機率;在一家科技公司員工餐廳測試實行六周後發現,10名BMI超過24的員工,平均體重下降2.27公斤。
這項由王詹樣公益信託與台灣流行病學學會進行的「代謝症候群與健康相關性研究」,透過科技介入開發實用工具,希望幫助國人遠離代謝症候群。
配戴感應手環 提醒你少吃點
計畫主持人、台北醫學大學副校長邱弘毅表示,要計算每一口吃下的熱量不容易,因此開發了智慧湯匙。這是一套營養資訊管理系統,先計算好每道菜色的熱量,接著餐廳的每道菜色都搭配一隻智慧湯匙,使用者配戴感應手環,使用智慧湯匙取菜後,湯匙會感應份量協助計算熱量,等到取餐完畢,就可以得知熱量,以及攝取多少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等。
邱弘毅說,有些員工取菜後,才「恍然大悟」,自己又吃肉又吃雞腿,一頓飯就吃下一天所需熱量的70%,不胖也難,漸漸改為蔬菜多、肉類少的飲食型態,搭配運動就瘦下來,有人六周瘦7.8公斤。他也希望未來智慧湯匙可以運用於校園、企業餐廳。
【2014/09/04 聯合晚報】
via UDN健康醫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