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31日 星期六

食品添加物/奶粉加鋅 孩子長得快

【聯合晚報╱整理:陳麗婷 】












現代人飲食不均衡,市售的成人奶粉或早餐穀片、膠囊等會特別標榜添加鋅,讓民眾可以補充所需營養。 報系資料照


認識食品添加物

微量元素-鋅


用途:提升免疫力、有助孩童成長發育。


成分:氧化鋅、葡萄糖酸鋅、氯化鋅等。


常添加食物:奶粉、早餐穀片、喉糖。


健康疑慮:鋅若攝取過量,恐導致好的膽固醇降低、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專家的話:人體正常運作就需要微量元素-鋅,如果鋅缺乏,可能會讓免疫力、抵抗力變差,容易感冒、拉肚子,且傷口不易癒合,也會影響孩童的成長發育。


鋅可以從天然食物中攝取,例如海鮮、生蠔、螃蟹、堅果、豆類等,只要正常且均衡的飲食,應該不至於缺乏鋅。嬰兒奶粉中有些會添加鋅,因嬰幼兒尚無法從食物中均衡攝取鋅,因此在奶粉中添加,有助於嬰幼兒成長發育。


另外,也有些零星的研究認為,補充鋅可增加生殖能力,但這項結論仍需要更多研究來證實。


現代人最大的問題是外食,往往因為飲食不均衡,可能造成鋅缺乏。也因此,有些市售的成人奶粉或早餐穀片、膠囊等,會特別標榜添加鋅,讓民眾可以補充所需營養。


不過,若鋅攝取過量,恐導致好的膽固醇降低,增加心血管風險。值得注意的是,鋅過量或缺乏,都會造成免疫力下降。根據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成人男性每天要攝取鋅至少15毫克、女性12毫克,上限不分男女均為35毫克。


諮詢專家:長庚醫院腎臟科醫師顏宗海、國健署







via UDN健康醫藥

糖尿病患 減重後血糖自然降

【聯合晚報╱李樹人】

想要維持正常血糖,首要任務為減重!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林中生教授指出,糖尿病患體型普遍肥胖,如果能夠積極減重,超過五成患者血糖會明顯下降,可以少吃點藥,部分患者甚至可以不用再服用藥物。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最主要死因,衛福部2012年國人十大死因顯示,糖尿病排名第五位。國民健康署調查發現,高血糖患者未來五年內發生心臟病、中風及腎臟疾病的危險性是一般人的1.5倍、2.9倍及2.4倍,有30%至50%糖尿病患死於冠狀動脈疾病,顯見糖尿病與心臟血管疾病息息相關。


林中生指出,台灣大多數糖尿病患者屬於第二型,男性盛行率高於女性。40歲以上,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及心臟疾病,BMI大於24,有家族糖尿病史或有三多(多尿、多喝、多吃)情況,都屬於糖尿病高危險族群,應定期做血糖等相關檢測。


在眾多原因中,又以肥胖與糖尿病的關係最密切。林中生表示,國外一項長達10年的大規模研究發現,每周累積運動時間150分鐘,長久持續下去,能減輕至少7%體重,有助於血糖控制。


在治療方面,林中生說,目前大多數的糖尿病藥物主要以刺激胰臟分泌更多胰島素,來維持正常血糖值,長久來看可能導致胰臟β細胞損耗,甚至提前進入施打胰島素的療程。相較之下,胰島素增敏劑可增加胰島素敏感性,達到改善胰島素的阻抗性,提高體內葡萄糖利用率,可持續穩定控制血糖值,降低併發症風險,進而降心血管疾病風險。


林中生進一步指出,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為惡性腫瘤、心臟病與腦中風,國外研究證實,口服胰島素增敏劑能夠可有效控制血糖及降低重大心血管疾病機率,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更是一大福音。







via UDN健康醫藥

帶狀疱疹 好發50歲以上

【聯合晚報╱李樹人】

帶狀疱疹很痛嗎?國泰醫院汐止分院院長簡志誠表示,罹患帶狀疱疹後的神經痛,常比帶狀疱疹皮膚問題更令人痛不欲生!疼痛門診常有病人用小籃子罩住病灶部位求診,因為「連衣服碰到,都讓人痛徹心肺」。


簡志誠說,帶狀疱疹與水痘是同一種病毒引起,水痘痊癒後病毒躲藏在神經節中,當身體免疫力差,病毒便大肆活化並沿著神經分布區域發病,引起帶狀疱疹。


帶狀?疹除了引發皮膚疼痛,最讓患者受不了的,是當水泡發膿、出血、結痂、脫落後,明明外表看起來已經沒有需要醫治的皮膚病灶了,但嚴重的疼痛感卻還持續存在。簡志誠說,這種讓病人不知道為什麼還在痛的恐懼,反而更令病人難受。


帶狀?疹痊癒後引發的神經痛,是持續性疼痛,患者沒有片刻得到緩解,難以安心休息,痛苦程度不亞於婦女生產痛。門診中常見帶狀?疹後神經痛的患者,身心承受嚴重折磨,有病人痛到夜夜難眠,不得不天天跑醫院急診,要求打強效止痛藥。


臨床觀察,約有一成左右患者持續疼痛超過三個月以上。簡志誠提醒,罹患帶狀?疹應盡快治療,藉由藥物控制,多數患者的症狀可獲得適度緩解。


由於年紀愈大,罹患帶狀?疹後神經痛的機率也愈高,疼痛感也較嚴重,家屬應陪伴、支持年長患者,醫師也應盡可能詳盡解說,讓患者了解這類疼痛差不多要三至六個月後才可好轉。


帶狀疱疹好發於50歲以上成人,且發病後仍有可能再發,民眾平時應多注意飲食均衡,適度運動並避免過度勞累。國際醫學期刊報導,現行疫苗注射可降低約七成帶狀疱疹發生率,曾得水痘的潛在危險族群可依醫囑接種疫苗,幫助預防帶狀疱疹及疱疹後的神經痛。







via UDN健康醫藥

睪固酮低下 健美男長啤酒肚

【聯合晚報╱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

熟男輕忽更年期症狀,幸福感大打折扣。一名愛運動的51歲男性,近來覺得體力差、性慾低,更嚴重的是體重一年多來飆升8公斤,原本陽光型男,現在卻常被太太、孩子笑稱是「啤酒肚歐吉桑」,自信心大受影響。因經常一動就感覺疲累,他在太太陪伴下就醫檢查,才發現原來是睪固酮濃度低下,經過醫師診治並積極運動,終於重拾信心。


雖然男性年紀大之後,受內分泌影響不像女性停經那麼明顯,且不是每個男性都會有明顯影響。不過,50歲左右男性一旦內分泌失調、睪固酮濃度低下,就可能出現更年期現象。


收治這名患者的國泰綜合醫院總院泌尿科主任陳國強表示,這名患者明顯感到體力變差,性生活也「力不從心」。更讓他大受打擊的是,原本熱愛運動且擁有健美身材,卻因此身材逐漸走樣,讓他常擔心太太會不會因此不愛他。


陳國強解釋,睪固酮濃度下降會造成脂肪細胞變肥大,體內的另一個代謝產物雌激素也會跟著增加。當體脂肪變高、肌肉細胞萎縮,就容易有脂肪肝,出現中廣身材,是中年男性啤酒肚的形成原因之一。經過睪固酮補充治療,這名患者體力明顯變好,白天不再經常打瞌睡,且在太太鼓勵下增加運動,體重減輕三公斤,目前仍持續運動鍛鍊身材,也恢復自信。


睪固酮濃度低下除了容易發胖,也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陳國強收治另一名50歲男性,因憂鬱症困擾,與子女互動出現障礙,經身心科治療不見好轉,後來還陸續出現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轉至其他科別治療,檢查後發現原來是睪固酮濃度低下引發。他解釋,睪固酮濃度低下,也會讓內皮細胞保護力變差,恐引起動脈硬化等,不得不注意。


他提醒,千萬不要忽略中年熟男也會有更年期現象,本身或家人若發現患者體力差、易打瞌睡或體重不斷上升、出現高血壓等問題,應該及早就醫檢查。若確認睪固酮濃度低下,可以透過凝膠塗抹、口服及針劑適度補充睪固酮,重新找回自信心、重拾生活幸福感。







via UDN健康醫藥

2014年5月30日 星期五

台灣男性鈣不足又不愛動 骨鬆早上身

【聯合線上企劃╱陳翌函】

台灣男性骨鬆發生率居全亞洲之冠 死亡率勝於女性


近日,挪威北極大學團隊發表調查報告指出,15至18歲的年輕男性長時間久坐,易造成骨質流失、骨密度下降等徵兆,恐增加中老年後罹患骨質疏鬆症,甚至骨折的潛在風險。


反觀台灣,日前一項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31個會員國之運動量比較資料中顯示,台灣女性運動量不足比率佔第一,男性則與日本並列第一;這些數據皆足以代表台灣男女因長期久坐不動,將可能造成未來的健康隱憂,其中像是缺乏陽光照射,少了維生素D幫助身體有效吸收鈣質,恐怕就會影響骨骼鈣質吸收,進而提高罹患骨質疏鬆機率,增加跌倒骨折之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民眾都以為只有女性才缺鈣,容易發生骨質疏鬆;事實上,台灣男性骨鬆發生率居全亞洲之冠,且一年內死亡率更高達22%,遠勝於女性。所以面對骨質疏鬆症及骨折風險,男性亦不可小覷。


身體吸收多少 比吃進多少重要


當台灣男女的運動量皆不足,間接影響體內的維生素D之形成時,已經降低身體的鈣質吸收;倘若再加上補鈣觀念錯誤,以為只要仰賴補鈣,吃進大量小魚干或飲下1000cc的牛奶就能補進大量鈣質,其實正常情況,人體腸道僅能吸收食物中25~35%的鈣,身體實際吸收的鈣質遠比你吃進肚子裡的少了約七成。


換句話說,想要讓身體吸收較多鈣質,就必須透過維生素D3來增加人體對鈣質的吸收量,因為維生素D3是鈣的搬運工,能幫助人體吸收鈣質,也能支援民眾從飲食中獲取的鈣質,更有效地被小腸吸收,還可以促使腎小管將尿液中的鈣質,再吸收回身體,同時亦能維持血液中鈣質的平衡,幫助骨頭進行鈣化;此外,其他的微量元素,例如鎂、鋅、銅、錳等也不能少,因為鎂能參與骨骼形成、鋅可以強化骨質堅硬度等皆對骨骼強健有裨益。


聰明補鈣新觀念 維生素D是關鍵


根據台灣營養健康調查,男女性之成人與老人平均每天鈣攝取量僅達到衛生署成人每日鈣質建議量的50~70%;可是,補鈣並非只是光吃鈣,還需要同時攝取維生素D3和鎂、鋅、銅、錳等微量元素,讓身體真正有效吸收鈣質,這才是正確的補鈣方式。


但倘若一般民眾無法確認自己能從日常飲食中攝取足夠的鈣質與維生素D3,而想要透過購買鈣錠補充的話,除了應注意品牌的口碑及信譽外,高含量的維生素D3與富含其他微量元素是首要關鍵,再者應以鈣含量較高且吸收率較好的碳酸鈣作為補鈣來源;而挑選的鈣錠若能在胃酸中快速溶解,還能提高身體吸收率,對欲達到有效吸收鈣質的民眾而言,更是加分。


想透過補鈣,讓自己及親友遠離骨鬆及骨折風險?記得先建立正確的補鈣觀念,成人每日應攝取衛福部建議的鈣劑量1000 mg,並輔以較高的維生素D3攝取量,才能幫助身體達到有效吸收的目的。


了解更多







via UDN健康醫藥

補鈣多≠吸收多?人體腸道僅能吸收1/3

【聯合線上企劃╱陳翌函】

想要預防骨鬆 先看身體吸收多少鈣質


王媽媽經常喝牛奶、吃鮮魚,但日前一不小心摔跤跌坐在地,竟引發嚴重髖骨骨折,經醫師檢查才發現她有骨質疏鬆症,令王媽媽的子女大為驚訝,平日都有攝取鈣質的媽媽,為什麼會罹患骨質疏鬆症呢?


依照衛福部的建議,成人每日攝取的鈣建議量應為1000 mg。但若想要從日常飲食攝取足夠鈣質,一天需要喝一公升的牛奶、50條鮮魚或是36碗排骨;換言之,民眾其實並不容易單從日常飲食補足一天應攝取的鈣量,更重要的是,吃進去多少鈣含量,並不等同於身體就吸收了相同的鈣含量,因為一般正常情況,人體腸道僅能吸收25~35%的鈣量,所以像王媽媽一樣,以為平常都有攝取鈣質,但事實上卻依然罹患骨鬆的患者,其實為數不少!


鈣質吸收多寡 維生素D是關鍵


根據台灣營養健康調查,台灣近9成民眾鈣質量攝取不足,如果再加上吸收量僅達攝取量的三分之一,骨鬆自然容易找上門;只不過,想要提高鈣質吸收量,就需要仰賴其他微量元素,像是鎂、鋅、銅、錳及維生素D,尤其是維生素D。


維生素D又被稱之為『鈣的搬運工』,它能幫助人體吸收鈣質,就連民眾從飲食中獲取的鈣質,透過維生素D的轉化,也將更容易被小腸所吸收;另外,維生素D還能令腎小管將尿液中的鈣質,再吸收回身體,同時亦能維持血液中的鈣質平衡,協助骨頭鈣化;對於需要充份吸收利用鈣質的民眾而言,維生素D將是一大功臣。


此外,由於鎂、鋅、銅、錳等微量元素亦一同參與骨骼之形成,對於強化骨質堅硬、軔度與健康皆有所幫助;所以,當你希望透過攝取足量鈣質,強健骨骼的同時,也不要忘記攝取鎂、鋅、銅、錳等微量元素與維生素D來強化身體的吸收及其對鈣質的充份運用。


骨質疏鬆是隱形殺手 應及早儲存鈣質


事實上,骨質疏鬆症最令人害怕的是它的無聲。因為,在罹患骨質疏鬆的初期,完全沒有徵兆,可是往往發現時,通常都已經發生骨折意外了!


有鑑於此,不少醫師特別提醒民眾,當你發現家中長輩身高明顯變矮、駝背、牙齒嚴重掉落等現象,都可能是骨質疏鬆的警訊或徵兆,應當立即帶長輩到醫院就醫;特別是女性在更年期後,因荷爾蒙銳減關係,鈣質將以直線速度下滑,為了避免骨質疏鬆,更應提早儲存鈣質並強化身體充份吸收鈣質的能力。


雖然,日常的均衡飲食仍是鈣質最佳的攝取來源,可是倘若民眾無法確保自己每日有攝取足量鈣質,或是家中長輩的食量不大時,不妨透過能讓人體易吸收的鈣錠作為補充鈣質的來源之一。


只不過,民眾在挑選鈣錠時,應注意維生素D的含量是否比較高、是否含有其他微量元素、是否以鈣含量較高且吸收率較好的碳酸鈣為鈣質來源,且鈣錠能否在胃酸中快速溶解,以提高身體吸收率等條件為選購標準;因為當身體能充分吸收且運用吸收到的鈣質時,才能達到儲存鈣質、維持骨骼強健的最終目的。


了解更多







via UDN健康醫藥

2014年5月29日 星期四

傷口好得快 濕潤勝於乾燥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一名單車族晚上騎車「 犛田」膝蓋擦傷,回家後以自來水沖洗傷口,幾天後傷口感染引發蜂窩性組織炎。醫師今天列舉國人傷口處理常見五大迷思,包括一定要用優碘、傷口應保持乾燥、傷口結痂表示快好了、傷口搔癢是癒合的標誌、傷口應勤換藥等,導正這些都是錯誤觀念,反而不利於傷口照護。


振興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陳綱華建議,除了生理食鹽水,家裡必備傷口處理箱裡,應該有優碘、紗布、人工皮、棉花棒等,再依照傷口深淺及嚴重度來處理。


傷口處理第1步:生理食鹽水沖洗


正確的傷口處理方式,應先以生理食鹽水沖洗傷口,如果傷口表面附著很多髒東西,可先以優碘 (雙氧水)消毒,接著以生理食鹽水沖掉優碘 (雙氧水)。


生理食鹽水屬於等張溶液,含有氯化納離子,適合用來清洗傷口,不會傷及細胞組織,且能大幅降低痛感。若傷口單純,不建議使用優碘,可直接以敷料蓋住傷口。


最重要的是,傷口如果保持乾燥,反而復原較慢。陳綱華建議,不嚴重的傷口可使用人工皮保持濕潤,提供一個較適合傷口修復的環境,癒合速度比乾燥快上1.5倍。


陳綱華表示,許多人以為常換藥,傷口才會好的快、不易留疤,其實應該視傷口嚴重程度及分泌物多寡,來決定換藥次數,不見得要每天換藥或一天換多次藥,過度換藥反而可能增加傷口感染機率。














五大傷口迷思 資料來源:陳綱華醫師製表:李樹人非報系







via UDN健康醫藥

白內障+老花+近視+散光 可解決?

【文/林煥堯】












林丕容總院長進行白內障無刀飛秒雷射手術實況治療白內障

圖/林煥堯 提供




針對有老花、近視與散光,同時合併有白內障症狀的患者,曾獲邀擔任「白內障示範手術醫師」的大學眼科總院長林丕容指出,由於需再處理水晶體霧化的狀況,因此可透過「無刀白內障飛秒雷射」搭配5合1多焦散光人工晶體來解決,一次處理白內障、老花、近視、散光及遠視。此外,林丕容總院長也提到,「無刀白內障飛秒雷射」全程無刀,眼藥水式麻醉,幾乎無痛,3D微米截口,電腦斷層即時監測,相較於傳統白內障手術安全!過程較快,角膜水腫狀況較少,恢復較快,是目前新型的白內障手術方式。












林鴻源醫師與雙親,術後視力清晰,相當滿意!

圖/林煥堯 提供




幫自己父母進行白內障手術的眼科醫師

中壢大學眼科院長同時也是大學眼科集團白內障委員會主席的林鴻源醫師表示,手術前父母都視力不佳,爸爸甚至晚上都不敢開車與出門,在林鴻源醫師的建議下,父母親都做了詳細的術前檢查,也確認爸媽是確認可以進行手術,而在林爸爸手術當天,原本林媽媽只是陪同,但看了下了手術台的林爸爸,一派輕鬆的笑,林媽媽當下就說她也要當天就做,因此兩人都在同一天接受了手術。














林鴻源醫師為父親進行白內障手術實況。

圖/林煥堯 提供




手術後林爸爸夜間開車變得很輕鬆,更常找朋友聊天,打網球反應更敏捷,媽媽也重拾手工藝與烹飪的興趣,生活變得更有樂趣!他們兩位都笑說,世界變得好明亮,心情變得更開心!

而他們都一致認同,早知道就早點做,因為真的是早做早享受,人生馬上又變回彩色的!







via UDN健康醫藥

給你優質新「視」界

【文/林煥堯】

飛秒雷射屈光晶體,給你優質新「視」界


75歲的核工博士,曾任職美國國防部,是核子專家,退休後回到台灣居住。居住美國期間,一眼因水晶體老化進行白內障手術,結果術後視力品質差,嚴重影響閱讀、工作、開車生活品質,當另一眼水晶體又出現混濁時,他考慮良久是否還要再接受傳統白內障手術。

踏進澄清醫院,聽了吳孟憲醫師講解飛秒雷射屈光白內障手術的簡介後,擁有核工背景的他見識到新穎科技的進步,將另一隻眼睛的白內障手術交給吳醫師執行。


飛秒雷射手術是最新白內障前置手術

吳孟憲醫師替73歲的岳母執行白內障手術,一樣感受到飛秒雷射的品質。在飛秒雷射尚未引進國內之前,有一眼是採用超音波乳化術執行白內障手術,術後仍有殘留屈光度數及散光,需做屈光矯正。另一眼則是用飛秒雷射手術執行,是由360度即時電腦斷層 (OCT)掃描,影像系統導引將將切口位置、角度、深度設定,以及範圍大小、預測屈光度數等相關參數輸入電腦進行運算、矯正散光度數。手術時,利用電腦螢幕監控,即能準確掌握每個過程,精確的切口位置,前囊袋切割出圓周率π=3.11416的完美環形,切割水晶體,再利用超音波震盪乳化後抽出,置入人工水晶體即完成手術。吳醫師表示「飛秒雷射切割的是完美圓形,水晶體的置中性非常好,術後的屈光度數跟事先預測的屈光度數接近,此案例即不用再做屈光矯正。」

吳醫師表示,同樣的病患,同一位執行手術醫師,採用不同的手術方式,明顯的效果不同。飛秒雷射系統所提供的是較高安全性、高精準度及高效率的手術品質,帶給病患的是良好視力及生活品質。


高階人工水晶體相輔相成 引領白內障手術新境界

治療白內障唯一的方法是併植入人工水晶體,多年來,人工水晶體的研究發展有長足進步,從低階單焦發展到高階功能型功能的人工水晶體,不再只是看遠看近,患者還可以根據個人視力的需求,選擇矯正近視、遠視、散光,並解決老花,提供藍光保護作用的功能性水晶體。白內障手術也由「囊外白內障摘除併後房人工水晶體植入」手術,演進至「超音波晶體乳化術」,切口小、疼痛小、發炎也較少,只是有些病患在手術仍會殘留視、遠視度數或散光等問題,必須進行矯正輔助,吳孟憲醫師表示,飛秒雷射屈光白內障手術的引進,再搭配高階功能水晶體的植入,對手術過程及裸視品質要求高的人來說,無疑是提高卓越視力的較佳選擇。







via UDN健康醫藥

2014年5月26日 星期一

腰子出問題?下背痛久拖不癒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陳敬哲/台北報導】

人類是少數能直立的動物,因此發展出各種文明,幾百年前人類平均壽命頂多50歲,腰背部肌肉強度足以承擔身體重量,但現代醫學越來越發達,平均年紀提升至80歲,腰背部肌肉使用時間拉長,肌肉隨著時間老化,加上肥胖患者增加,讓下背部與腰部疼痛患者越來越多。


當下背痛的時間拖得很久後,不少民眾開始懷疑「內臟」是否出問題,台大醫院副院長洪冠予表示,臨床上最常見的情況是民眾懷疑扶著腰進診間,懷疑自己的「腰子」也就是腎出問題,但大多數患者的下背痛與臟器無關。


醫師表示,造成下背痛的原因很多。若經常就扭到腰而出現腰背痛,很可能並不是單純的肌肉拉傷而已,要注意是不是脊椎移位,甚至是不是腰椎部位發生了結構變化。最好由專科醫師判斷,再針對病因治療。


下背痛的患者睡覺最好不要趴在桌上睡,這種姿勢可使背部、頸部的肌肉,軟骨及神經不能放鬆,會引起背痛。習慣於平躺的病人,可以在膝蓋後方加個枕頭或墊子,使膝蓋微屈,以放鬆背部肌肉及神經。從床上起來的方法是,先側翻然後用手將上半身撐起來,接著再用雙手壓床使身體站起來。


另外錯誤的站姿,腹部突出,胸椎過度彎曲(駝背)使得腰椎過分前傾,腰椎前面的韌帶、軟骨須承受相當的拉力,而腰椎後面的關節及韌帶則會彼此壓迫靠近。穿高跟鞋容易造成腰椎過度前傾,腰痛的人最好避免。懷孕會改變人體的重力中心,因此要保持良好的姿勢並做適當的運動。開車時,背部須緊貼椅背,且繫上安全帶。必要時可在椅背與腰部之間加個小墊子,以維持腰椎自然前傾姿勢。


新光醫院骨科醫師廖振焜表示,直立上天送給人類的禮物,卻因為平均年紀上升,增加腰部與下背部肌肉與骨頭使用量,若平時沒有良好保養,很容易引起相關病徵,例如骨刺、椎間盤突出、或肌肉傷害等,尤其許多年輕人姿勢不良,容易導致脊椎形狀發生異常,常壓迫神經導致疼痛。


不當使用腰或下背部,可能引起脊椎發炎,次數少或許能用藥物止痛,但復發次數增加,會增生異常骨頭,若壓迫或刺激到神經,就會產生劇烈疼痛;另外,腰背部動作不量,可能會壓迫脊椎軟骨位移,同樣會有壓迫神經風險,導致下背、腰、腿部疼痛,及早發現還有補救方法,延遲就醫會讓治癒率降低。


廖振焜強調,要避免腰與下背部疼痛,一定要維持正確姿勢,保持身體支撐正確力道,不要經常彎腰,許多人搬重物會彎腰抬起,這讓身體與物品重量都加重在脊椎下半部,一不小心就會引發傷害;另外,很多民眾選擇仰臥起坐訓練腹肌,但姿勢或施力方法不正確,也會導致腰與下背部疼痛。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via UDN健康醫藥

反覆發生 慢性蕁麻疹令人困擾

【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蕁麻疹是國人常見的皮膚病症之一,可以發生在所有年齡層。盛行率為二十%,由此推估全台灣將近每五人就有一人有蕁麻疹的困擾。


臺灣大學皮膚科主治醫師朱家瑜醫師表示,一般來說,急性蕁麻疹來得快去得也快,常常突然發得全身到處都是,不到半天時間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但頂多發作二、三天,就會自己痊癒;反之,如果蕁麻疹日復一日、反覆發生,造成令人困擾的皮膚病,並且超過六周以上,這時就稱做慢性蕁麻疹,甚至有人經年累月拖個好幾年不好的。


蕁麻疹是典型的皮膚第一型過敏反應,常常是由於人體中有認識外來過敏原的E型免疫球蛋白(IgE)而引起,許多人對海鮮類食物過敏(例如蝦子、螃蟹、蚵等),便是由於這些食物中所含有的蛋白引發人體產生特異性的E型免疫球蛋白,這些E型免疫球蛋白一旦與過敏原結合,便會引發皮膚中或血液中肥胖細胞(mastcells)的活化反應,因而使得這些細胞中的組織胺(histamine)釋放出來,這些組織胺會使得皮膚中的血管擴張、組織腫脹,也會興奮神經引起厲害的癢感,於是就形成了典型的皮膚症狀。


慢性蕁麻疹通常不是食物過敏所引起的,因為如果是食物過敏所引發,大多的病患不用幾天就會發現是什麼食物引起自己的過敏反應,只要稍加注意避免再吃到會過敏的食物,大多可以不藥而癒,很少會拖到六周還沒好的。


事實上,要讓皮膚中的組織胺釋放出來,不一定是透過過敏反應,還有可能是物理性原因,包括冷、熱、壓迫皮膚、摩擦都有可能直接引發皮膚中的抗組織胺釋放出來,結果也會發生跟蕁麻疹一模一樣的疹子;自體免疫性蕁麻疹則是由於人體產生自體免疫抗體所造成的。


所謂慢性蕁麻疹,絕大部分不是因為對外來的過敏原過敏所引起,也由於病因根本不是大家所熟知的外來過敏原,因此任憑如何飲食控制,也不會有明顯的改善。


許多自體免疫疾病也和慢性蕁麻疹有關,特別是自體免疫甲狀腺炎;也曾有報告提及慢性感染如中耳炎、牙周病等引發慢性蕁麻疹;近年來,國際間也很關注慢性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可能是慢性蕁麻疹致病因子之一。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via UDN健康醫藥

半夜肚子餓 可能基因異常

【台灣新生報/記者陳敬哲/綜合外電報導】

夜半三更被飢餓蟲驚醒,尋找家中食物解飢,不但無端多攝取熱量可能造成肥胖外,睡眠品質也大受影響,隔天工作精神效率變差,醫學期刊「細胞」的一份實驗證實,夜食症是因為基因異常引起,讓睡眠與食慾無法在正確時間點運作,患者夜半時分容易肚子餓。


動物實驗中發現,當PER1基因出現錯誤,睡眠和飲食的生理時間就會發生錯誤,若PER2基因也發生異常,比起對照動物,睡眠時間往往會提早;研究人員研判,PER1與PER2基因都有缺陷,不但會引起睡眠時間不穩定,不定時的強烈飢餓感,也會讓患者從睡夢中醒來,不自覺需要大吃大喝,才能滿足食慾。


研究學者Satchidananda Panda表示,晚上習慣吃宵夜,以往研究大多認為是心理影響,這次卻發現基因會影響人類進食周期,一個簡單小開關發生異常,導致患者容易在不對時間引起食慾,例如夜間睡眠,衍生慢性疾病罹患率提高,未來必須找到解決方法,讓患者回復正常的生活作息。


但不正常的進食周期實驗動物,研究人員給予固定熱量食物,發現體重不會因為基因異常增加,相較其他實驗老鼠沒有太大差異,藉此可以判斷,PER1基因異常只會影響食慾周期,不會引起代謝問題,但人類不控制熱量攝取,加上飲食不定時,一定會增加體重,提升慢性病罹患機會。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via UDN健康醫藥

范明基/以嬰孩為師 多彩生活防癌

【聯合報╱范明基】

在捷運上,看到一位年輕爸爸後肩背著背包,前胸貼著一位8、9個月大小的嬰孩,手上還拿個提袋。


年輕爸爸吸引這節車廂乘客的目光,因為車上空蕩,他卻站著,而且可愛的嬰孩一下子伸手玩弄上面的提環,一下子低頭用手撥弄父親手上的提袋,一會兒又回眸注視看著他的旁人,不斷探尋周遭環境,忙得有趣的很。


嬰兒、青少年 致癌率低


孩童無邪、自然的舉止,不禁掃除我白天的煩悶,也勾起我這幾年心中未完全有解答的一個問題:為何嬰兒和青少年癌症發生率比成人少很多?


癌症按定義,是不受正常調控的細胞分裂所造成。分裂愈多次的細胞,就可能愈易失控,由這個觀點來想,小孩相對應該是癌症高風險群才對,嬰幼兒在成長為20歲年輕人的過程中,體重由3公斤變成至少50公斤,較成年後需多分裂4次,再考量器官分化及正常磨損造成的細胞死亡,總和起來,成長期中每個器官的幹細胞分裂次數,應比成人多很多。


大家知道嬰幼兒除了少數血球癌症和神經系統癌症外,其他癌症發生率皆較成年人低許多,這該如何解釋呢?不用多想,教科書已提供一個解答:分裂的細胞中要是累積了為數10個左右基因的突變,就會有不受調控的分裂而變成是癌細胞。


基因變異 需時間累積


而人類呼吸的空氣、飲用的水和食物、暴露於無形的光和輻射,感染上某些病毒和細菌,加上足夠時間的醞釀,就會在某一細胞的基因組中,產生10個以上變異,造成了癌細胞。


由於需要時間累積基因變異,這個想法大抵可以說明,為何年紀愈大,癌症發生率愈高,也為預防癌症提供扎實的學術基礎。


例如,國民健康署在4月公布台灣每5.67分鐘就有1人罹患癌症,國健署長邱淑媞提醒大眾,少碰菸、酒、檳榔,多吃蔬菜水果、多篩檢、減重等。


少菸酒多蔬果 勤篩檢


除了上述內在基因的變異,生活方式也影響癌症進程。2010年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馬修杜寧教授團隊在「細胞」期刊報導,當以小鼠做癌症研究時,如小鼠有較大的活動空間,空間內置放多種物品,且有機會和另外數隻老鼠來往,癌細胞就比較難在這樣的老鼠身上生長,生長曲線的增加是線性的,而非級數,且癌細胞較易死亡。


杜寧教授發現,這些小鼠有較多的免疫細胞和淋巴細胞,腦下垂體能釋放出較多的腦部神經生長因子,使交感神經系統釋放較多的正腎上腺素,讓白脂肪細胞產生較少的瘦蛋白,而抑制正在形成中的,或已形成的癌細胞。


這樣的結論雖尚未經其他研究更進一步證實,但藉由豐富的生活情境來增加感覺刺激、認知計算、運動量、以及同伴交往,從而影響中樞神經、內分泌系統和免疫能力,來抑制癌組織的結論,還是挺和一般認知吻合的。


這樣的想法可以解釋幼兒較無癌症嗎?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豐富生活情境 抑癌上身


個人要如何營造「豐富的生活情境」呢?個人建議是,除了飲食、呼吸、太陽、輻射要留意外,應該以嬰孩為師:隨時探索生活周遭,三不五時有個小確幸;搭大眾運輸工具旅行,一面平心靜氣觀察眾人、事、物、美景,一面想下個行動是什麼;和親朋好友保持聯繫,當會和陌生人交談的志工等,有適當緊張性和有新鮮刺激感的生活,大概就是在癌症漸為老化社會一部分時的自處之道吧。


(作者為陽明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 )







via UDN健康醫藥

2014年5月25日 星期日

端午節 衛生節 防疫觀念古今皆然

【聯合報╱記者陳雅玲/報導】

農曆五月時節天氣溼熱,古時又稱「毒月」、「惡月」,而五月五日端午節,是中國人三大重要節日之一,古人認為這一天是一年當中陽氣最旺的日子,又叫做正陽節。因為此節氣容易發生流行疫病,為了防止疫病傳染,古人在端午節這一天開始展開衛生防疫活動,也是中國最早的衛生防疫節日。


炎熱潮濕 食物容易腐敗


從先秦時代開始,農曆五月被視為毒月,這個季節天氣炎熱、潮濕多雨,不僅容易孳生細菌、食物腐敗,古時山林間更常瀰漫有毒的瘴氣,各種昆蟲、蛇類都在此時出來活動。


具有合格中醫師執照的雲林縣林內鄉長邱世文表示,古人將蛇、壁虎、蠍子、蟾蜍、蜈蚣視為「五毒」,因五毒出現的時間,也是疫厲流行的季節,為了避免疫病的發生,古人從端午這一天開始避邪、防疫。


自製雄黃 小心過量中毒


邱世文表示,為了避邪防疫,古人會在端午這一天喝雄黃酒,明朝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寫著:「雄黃味辛溫有毒,具有解蟲蛇毒、燥溫、殺蟲驅痰功效。」雄黃酒是雄黃浸泡米酒或高粱酒而成。


雄黃酒除了服用外,大人也會以手指頭沾雄黃酒,在小朋友的額頭上寫個王字,或在身上其他地方畫符,或是在居住處噴灑,但因為雄黃是有毒礦物,含有三硫化砷,如果自己自製雄黃酒,可能容易攝取過量,引發砷中毒。


因為歷年發生過多起喝雄黃酒引發砷中毒事件,邱世文建議民眾不要自製雄黃酒飲用,如有需要,可改以外用較為安全,最好不要內服。


艾草菖蒲 避邪清新空氣


除了雄黃酒外,古人在端午這天,會在門口掛上艾草、菖蒲,古書《荊楚遂時記》描寫當時情景:「五月五日……採艾以為人形,懸門戶上,以袪毒氣。」邱世文表示,艾草代表百福,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種可以治療疾病的藥草,傳說插在門口可以保身體健康,菖蒲的葉子為劍形,象徵驅除不祥的寶劍,插在門口取避邪之效。


邱世文說,艾葉在本草書中記載:「苦辛,溫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元陽,通十二經…理氣血。」菖蒲在藥書中記載:「辛苦而溫,芳香而散,補肝益心,開心孔,利九竅,明耳目發音聲。去濕逐風,除痰消積,開胃寬中。」


以現代觀點來看,端午節因潮濕炎熱,容易孳生病菌,在門口懸掛菖蒲、艾草,可以取其香氣清節空氣,減少病菌孳生,遠離疫癘疾病。


冰冷食物 易致身體不適


祐康中醫診所院長朱文銘表示,無論古時或現代,端午時節開始都是潮濕炎熱的氣候,所以自古開始,便流傳端午過後才收冬衣的習俗。而此時節容易孳生病菌,引發傳染病,尤其現代人飲食不正常,天氣熱又喜歡吃冰冷食物,更容易引發身體不適,像是腸胃型感冒、急性細菌型痢疾、腸病毒等都是端午節氣常見的傳染病。


朱文銘建議民眾平日應該將屋內、屋外清掃乾淨,避免蚊蟲孳生。外出用餐時對於食物清潔也要特別小心注意,少吃冰冷食物,並維持規律運動,提升抵抗力,降低感染疾病機會。


DIY比較安全


人工香料香包 易刺激呼吸道


除了懸掛菖蒲、艾草之外,古人也會在端午節時配戴香包,取化濕避穢之效,禮記記載:「男女未冠笄,衿纓皆佩容臭。」容臭就是香包,香包內有硃砂、雄黃及中藥草,常用的有艾草、菖蒲、檀香、薄荷等,具有殺蟲滅菌、刺激腸胃蠕動、清心醒腦之效。


中醫師朱文銘表示,香包內的材料在中藥房都買得到,古人配戴的香包會做成小雞、小虎等各種可愛造型,再用紅線綁在身上,現在的香包更加多樣化,但不少業者為了減少藥草成本,改以人工香料取代。


化學香料如果吸取過量,可能會刺激呼吸道造成不適,甚至會因為與肌膚的接觸造成皮膚過敏不適,建議民眾可自行到中藥行購買材料自製香包。







via UDN健康醫藥

新鮮粽子別密封 冷凍粽子注意期限

【聯合報╱記者黃捷/報導】

端午節將至,各式各樣的粽子一一上架,但粽子應該怎麼保存,才不容易壞掉?又應該如何蒸煮,才能保住粽子美味?


▇粽子的保存


1.剛出籠要通風 別密封


基隆市衛生局食品衛生科長王翠雯指出,剛出籠的新鮮粽子,至少要保溫在攝氏60度以上,若暫不食用,且無適合的保溫環境,應放在陰涼、通風且乾燥的地方晾著,千萬不要密封在保鮮盒或用布、保鮮膜掩蓋保溫,細菌反而容易增長,發生霉變。


2.超過三天 要放冷凍庫


她說,買回來的粽子若已經冷卻,務必要徹底加熱後再食用,而沒有吃完的粽子應於12小時內放入冷藏庫,把溫度控制在攝氏7度以下,但最多保持3天左右。若要放超過3天,應放在冷凍庫貯存,並把溫度維持在攝氏零下18度以下,才能有效達到保存目的。


3.非真空冷凍 最多放2~3個月


大賣場販賣的冷凍粽子保存期限常常標示半年、甚至一年,但粽子裡面有肉、有蛋,就算是冷凍,真的不會有問題嗎?


王翠雯說,冷凍和冷藏只是延緩食物腐壞、變質的時間,並不能防腐或殺菌,若冷凍粽子是真空包裝,包裝未破損、沒有漏氣進去的話,按照標示的保存方法及期限即可。但若是一般店面購買,或是自己手動包的粽子,即使保持在攝氏零下18度以下冷凍,最多只能保存2、3個月,超過時間仍不建議食用。


他指出,若發現粽子的米飯變得鬆散、內餡流出,或是內部已黏稠成絲狀,甚至發出異味,都代表粽子可能已經變質,不可再食用。


4.報紙包粽再入保鮮袋


在傳統市場賣了20多年肉粽的林姓老闆娘分享保存粽子的訣竅,她說,先拿報紙包住粽子,裝入保鮮袋內將袋口纏緊,再放入冷凍庫內。此外,可少量分裝成多包,每次只取出欲食用的份量,如此也可延長粽子的保存時間。


▇冷凍粽子加熱技巧


提前解凍 才能蒸出好口感


林姓老闆娘說,要讓冷凍過的粽子盡可能留住美味,應於前一天先置於冷藏庫,或是3、4個小時前放在室溫下解凍,隨後再用電鍋或其他方式隔水加熱,蒸煮半個小時左右即可。


若忘記解凍這個步驟,很可能會造成外熱內冷、米心過硬,不然就是蒸到粽子內外都夠熱後,外層卻已經過爛。


腸胃SOS


放「粽」口欲後 誰能解腹愁?


現今粽子種類、口味眾多,內餡也越來越豐富美味,讓人一不小心就吃太多,造成腸胃絞痛、脹氣等不適症狀,除了就醫,有沒有其他方式舒緩不適感?


茶飲助消化


部立基隆醫院中醫師李威毅說,民眾若因吃太多粽子造成腸胃不適,可至中藥房購買「焦三仙」三份,用500至700毫升的的水煮成茶來飲用。「焦三仙」即是炒焦的「神麴」、「麥芽」及「山楂」,具有幫助消化、腸胃蠕動、調理脾胃等功用,但因「麥芽」會抑制女性的泌乳激素,「山楂」則會促進胃酸分泌,因此有哺乳需求的婦女、胃潰瘍患者或是空腹皆不宜飲用。


他指出,上述「焦三仙茶」的劑量其實很淡,民眾喝了較不會產生什麼副作用,但效果有限。「焦三仙」屬於藥材,因每個人體質不同,並不建議民眾自行購買調配,最好還是尋求專業中醫師的協助。


穴道按一按


李威毅說,吃完粽子後感到不適,可按壓位於虎口的「合谷穴」(大拇指與食指交會處),或是位於膝蓋凹陷處下3寸(4指寬)、小腿脛骨外側1寸(拇指寬)的「足三里」,至少10分鐘上下。也可以劍突(胸骨下端)與肚臍連線的中點為中心,用手順時針在腹部畫圓按摩,按至腸胃開始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都可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


鳳梨助消化


李威毅說,吃粽子時多喝水,或搭配高纖維、幫助消化的水果如鳳梨,也有助舒緩腸胃不適,但最重要的還是吃完後不要一直坐著,起身散散步,才是最實際的方法。







via UDN健康醫藥

放「粽」口欲前 弄清熱量底細

【聯合報╱記者黃文彥/報導】

楚國詩人屈原面臨亡國之痛,在農曆五月五日這天投汨羅江自盡,為避免魚蝦損傷屈原,楚國百姓紛紛以竹筒裝米投入江中,是為最早粽子的來源。


種類雖多 熱量「大一統」


汨羅江經過千年仍在洞庭湖一隅流動,但傳統習俗經過千年演變,粽子早已演變為不同口味。台灣粽大致可分為北部粽與南部粽,又有客家民族的客家粿粽、廣東的荷葉粽,粽子儼然進入「春秋戰國」時代。


市面上粽子百百款,但其實在熱量上還是呈現「大一統」趨勢。以傳統的北部粽與南部粽為例,榮新診所營養師林容安表示,以前南部粽味道清淡,但因餡料不斷改良,兩者的鹹度已經相差無幾;尤其南部粽有花生,熱量已經直逼北部粽,一顆熱量已高達600大卡。


餡料單純 熱量相對較低


至於一般認為熱量最高的廣東裹蒸粽,雖然每個重量約3斤,熱量高達1000大卡,但其實這是宴會粽,適合三到五人分食,並非一般家庭會吃的粽子。


熱量相對較低的粽子是湖州粽,這是因為餡料單純,不一定包裹蛋黃與肥肉,加上傳統吃法不沾醬的緣故。林容安表示,傳統粽子熱量大約600大卡左右,湖州粽則只有400到500大卡。至於素粽因為黃豆做成的素肉仍要油炸才有肉的口感,因此素粽熱量也不低。


吃粽應景 蔬果也不能省


注意到了嗎?無論粽子花樣再怎麼變化,熱量都超過一碗白米飯,這也難怪先民要將粽子投入汨羅江餵魚。馬偕醫院營養師蔡一賢建議民眾吃粽多搭配蔬果,她說,粽子其實就是主食,糯米又不好消化,可以多補充纖維,均衡營養。


粽子熱量這麼高,也並不表示端午節都不能吃粽,蔡一賢說,端午吃粽仍然應景,也有傳統習俗意義,只是需注意避免攝取太多,否則端午節就沒過節氣氛了。







via UDN健康醫藥

三高吃粽子 切記蔬菜先墊底

【聯合報╱記者鄭涵文/報導】












圖/報系資料照


端午節不吃粽沒過節氣氛,但油亮亮又香噴噴的粽子一顆顆下肚,不知不覺就吃下不少熱量與脂肪。快樂過節可別增加身體負擔,「健康吃粽不吃重」才是關鍵。

澱粉結構複雜 糯米難消化


許多人在端午節前後,粽子一串串擺在家裡照三餐吃,造成腸胃極大負擔。郵政醫院資深營養師黃淑惠說,粽子通常偏油、不均衡又熱量高,小顆的約350至450大卡,較大顆的甚至超過700大卡,一餐兩顆,幾天下來熱量破表。而且粽子不好消化,一次多顆身體負擔也大。


吃粽子容易脹氣,是因為各種米類有不同澱粉結構的緣故。黃淑惠解釋,澱粉分成直鏈澱粉與支鏈澱粉,前者結構較單純,後者的澱粉結構較複雜,呈樹枝狀。糯米支鏈澱粉比例高,消化時結構不容易被切斷,便延遲了消化的時間。一旦待在腸道的時間長,就容易脹氣。


澱粉快速吸收 血糖往上飆


三高患者過節更不可掉以輕心,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說,應景吃粽子當然好,但三高患者須特別注意是否過量,因粽子以澱粉為主體,容易讓血糖飆升。


黃淑惠解釋,吃下肚的澱粉一旦分解會很快被吸收,血糖飆高後,人體為了降低血液裡的糖分,就會分泌胰島素,把糖分運到肝臟合成脂肪,不論堆積在皮下脂肪或是釋放到血液裡面變成高血脂,對三高患者都很不利。尤其一餐吃兩顆粽卻沒吃其他食物幫忙擋著,血脂很快達到高峰。


因此三高患者患者除了控制總量,也應力求均衡,搭配蔬菜吃。粽子的配料雖多,但並不均衡。黃淑惠建議吃粽時最好搭配季節蔬菜一起享用。像是搭配當季食材竹筍或是煮筍湯、蘿蔔湯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另外,食物下肚的順序也很重要,吳映蓉建議,應先吃蔬菜再吃粽子,一方面有蔬菜墊著可佔些空間,不會一次吃下那麼多澱粉;另一方面,先在胃裡架起「蔬菜柵欄」,能延緩澱粉和油脂被快速吸收。


混入五榖米 提升纖維含量


黃淑惠提醒,高血壓患者需避免口味太重或過鹹的粽子,某些包著干貝、鮑魚等奢華的海鮮乾貨,或是鹹鴨蛋、鹹蛋黃的粽子,都會造成鈉與膽固醇過高,需嚴格控制總量。高血脂患者吃的粽子裡最好只有香菇、栗子和瘦肉等較樸實的餡料。


另外,降低粽子糯米的比例也是妙招。例如將少量紫米或五榖米混入粽子裡,不致於影響整體口感,但會比較好消化。黃淑惠補充,若摻雜一些其他穀類入粽,也能降低澱粉比例、提升纖維質的量,讓粽子本身更健康,口感也更好,如薏仁、蓮子、燕麥片都是不錯的選擇。


吳映蓉補充,一年不過就這個時節會吃粽子,不需要把粽子當作絕對禁忌食物,只要控制分量、選尺寸較小的粽子或與其他人分著吃,並且搭配蔬果,還是能湊成健康的粽子組合餐,享受過節的樂趣。


三高患者禁忌醬料指南


1.忌鹽分過高或含鈉量過高的醬料。


2.若粽子已有味道,最好不要沾醬,尤其高血壓患者最需注意。


3.糖尿病患者應忌吃鹼粽沾蜂蜜或果糖。







via UDN健康醫藥

不藏私!7個異常白帶惡源揭密

【華人健康網╱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陰道,是培育生命的第一道關卡,需有足夠濕潤度才能讓男性精子通過,但過於濕潤卻也暗藏健康危機,最常見的就是陰道炎和性病。不過,醫師表示,白帶異常增多的原因很多,孕婦或巨大的子宮肌瘤都可能引發,另有些隱藏性白帶更與子宮頸癌密切相關,呼籲女性朋友重視私密處的健康,別因害羞而拒絕檢查和治療。


白帶原因1/黴菌性陰道炎


大千綜合醫院生殖中心主任、婦產科醫師蘇文祥表示,台灣位處亞熱帶,天氣潮濕又悶熱,空氣中常飄散著黴菌孢子,是國內女性感染白色念珠菌、引發黴菌性陰道炎的主要原因。感染者常有陰道發癢、白帶凝結如乳酪的現象,平常應保持私密處乾爽通風、可飲用優酪乳維持陰道內菌種平衡,預防陰道長黴而造成發炎。


白帶原因2/細菌性陰道炎


陰道環境就像口腔一樣,不可能完全無菌,僅能藉著維持菌種平衡預防陰道發炎。醫師表示,細菌性陰道炎是所有陰道炎種類中最難預防的類型,患者容易因私密處的過度清潔或紊亂的作息,造成免疫力下降,陰道內好壞菌失衡、酸鹼值破壞,增加細菌感染的風險,白帶分泌變多,且顏色偏黃、質地如鼻涕,必需用抗生素治療。


白帶原因3/滴蟲性陰道炎


若白帶顏色偏灰、狀如泡泡,且帶有特殊魚腥味,多因不當性行為所引起的滴蟲性陰道炎,最好的預防方法是安全性行為,男性全程戴保險套。女性一旦發現感染,男性也應一同接受治療,才能避免反覆感染和發炎。


白帶原因4/披衣菌感染


這類型白帶不易被察覺,屬於「隱藏性白帶」,好發於20歲左右的年輕女性,因陰道的免疫系統發育還不健全,加上第一次嚐禁果的冒險特性,疏於安全保護之下,容易經「乒乓感染」而染上披衣菌,附著於子宮頸組織中,產生膿狀分泌物、引發子宮頸炎,影響輸卵管功能,導致不孕。此類女性患者,常會伴隨腹痛、骨盆腔發炎等症狀。


白帶原因5/子宮頸疾病


子宮頸糜爛是年輕女性的常見婦科疾病,因密佈微血管的子宮頸柱狀上皮外翻,狀似發炎、糜爛而得名,實際上,大部分的子宮頸糜爛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需要治療。但若因生活作息或衛生習慣不佳,破壞陰道酸鹼值,白帶分泌異常增加,則需藉電燒或是冷凍治療改善。


另有少數子宮頸糜爛潛藏子宮頸癌性病變的因子,白帶摻雜血絲且帶有惡臭味,此時則需根據癌症分期做適當的治療。子宮頸癌的徵兆不明顯,目前子宮頸抹片檢查是最簡單的早期篩檢方法。


白帶原因6/大型子宮肌瘤


蘇文祥醫師表示,子宮性疾病的主要症狀是「經血異常」,一般情況下,子宮肌瘤與白帶異常分泌沒有太大的關連性。不過,若子宮肌瘤體積太大,嚴重影響月經的血量導致貧血,身體和陰道的免疫系統受到破壞,白帶也可能增加。此類的經血異常,是指生理期經血量最多的當天衛生棉使用超過10片,抑或經血帶有10元硬幣大小以上的血塊。


白帶原因7/懷孕婦女


懷孕的婦女,因體內荷爾蒙的變化,陰道環境酸化又溫暖,更適合黴菌生存和繁殖;同時也容易因體質和免疫力下降的關係,感染乙型鏈球菌,出現細菌性陰道炎、白帶異常分泌。醫師提醒,胎兒可能經產道感染乙型鏈球菌,孕婦生產前應接受篩檢和治療。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華人健康網」】





via UDN健康醫藥

張天鈞/病人為何需要人文素養

【聯合報╱張天鈞 (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

看病人與看動物最主要的不同是人會講話,我們可以跟他用語言溝通。而溝通最重要的是可以增進彼此的瞭解。就現實考量而言,可以避免醫療糾紛,但其實真正重要的不止於此。因為病人可以提供醫師很多重要的資料,對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有很大的幫助。


例如病人有高鈣血症,引起腎臟功能不良,而你問到他有吃檳榔的習慣,且將嚼過的汁也一併吞下去,這樣就很容易瞭解原因了。又如很多遺傳疾病,經過詳細的病史詢問,就可以預測他可能得什麼病,而做進一步的檢查。例如父親和母親都有第二型糖尿病,這樣下一代就很難跑得掉。


又如瞭解一個人的居住地,例如桃竹苗地區,對其罹患地方性甲狀腺腫也就有一個譜。再來就是工作環境和職業的問題,如果我們能瞭解他所從事的工作是什麼,有時疾病就可以迎刃而解,例如煤礦工人容易得矽肺症。


從以上的描述可以知道,作為一個好醫師,除了要有豐富的醫學知識外,也要能夠聆聽病人的聲音,而不是只會對著電腦打字。


我曾看過一本書,作者提到他去某一個原住民部落,很快的就能和他們打成一片,原來是他會講他們的族語,因為他在學生社團活動的時候,曾到這族的部落住過。此外,照顧病人除了用藥物或手術治療疾病以外,心靈的慰藉也很重要。而要能打動病人的心坎,就需要充分的瞭解病人的背景,也因此要有廣博的社會知識,所以平常除了熟讀醫書以外,也要多瞭解別人在做什麼。


依然在工作、最長壽的日本百歲醫師日野原重明曾說過:「每天晚上一定要花一些時間看與醫學不相關的書籍,這樣才能增廣見聞。」此外,有些醫師雖然在本行已經做得很好,但可能他也是一位很好的文學家、音樂家、畫家、詩人、作曲者或歌手,雖然表面看起來這只是他的嗜好,可是事實上這些都可以應用在醫學,而有很好的成效。


記得當年念書的時候,台大醫學院有許多巴洛克式建築,例如已被拆除,只剩舞台牆面的大禮堂。由於整建東址新醫院的關係,當時許多醫學院的舊建築幾乎被拆除殆盡。我最近為了感謝台大醫學院院長張上淳教授夫人--眼科胡芳蓉教授為長輩眼睛開刀成功,並祝賀她一年以後即將榮退,特別畫了一張前輩在大禮堂演奏場景的虛擬油畫,名字叫做「C'est la vie」 (這就是人生) (詞曲Lake G/Sinfield P)。原曲帶點憂傷,但旋律非常優美,將之作為圖畫的名字,詮釋當年美好建築的回憶,也意味人生很難永遠不變。但醫師對病人的關心,卻永遠都不能改變。







via UDN健康醫藥

避免被叮 改變蚊子基因

【聯合報╱記者吳佳珍/台北報導】

炎夏蚊子紛紛出籠,如何避免被蚊子叮咬?國外研究發現,蚊子主要藉由人體釋出的二氧化碳來偵測目標方向,若能改變蚊子搜尋叮咬對象的基因細胞序列,將有機會降低登革熱傳染風險。


一項發表在《細胞》期刊的研究發現,若改變埃及斑蚊搜尋叮咬對象的基因細胞Gr3,牠就無法偵測二氧化碳來源,僅能依賴氣味或高溫尋找。


陽明大學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副教授翁芬華表示,找到蚊子偵測二氧化碳的基因是一項重大發現,但蚊子基因若被改變,在自然環境中的生存競爭力恐下降,在演化過程易被淘汰。


台大昆蟲系名譽教授徐爾烈說,蚊子叮人主要是透過二氧化碳濃度來辨別方向,體內呼出二氧化碳濃度較高的人,如呼吸急促者,較易引來蚊子。蚊子飛到目標近處,再以體味及溫度決定叮咬的對象,通常找體溫較高的孕婦或小孩,及容易出汗、搽香水的人。


徐爾烈說,大部分蚊子在夜晚活動,如熱帶家蚊、瘧蚊等,這類蚊子有趨光性,晚上捕蚊燈捕捉到的多是這種蚊子。但傳播登革熱的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等,則屬於白天活動蚊子,喜歡靠近深色動物如牛、豬等,穿著深色衣服的人也容易被叮咬。


民間相傳,喜歡吃肉的人易被蚊子叮上。但徐爾烈說,依他研究顯示,吃素的人一樣被咬,與愛吃肉者沒有差別。


如何防蚊?徐爾烈說,穿長袖、長褲效果最好,也可在裸露出來的皮膚上使用防蚊液,含DEET成分的防蚊液有防蚊三小時以上效果。







via UDN健康醫藥

看到數學就焦慮 與基因有關係

【聯合報╱記者黃文彥/輯譯】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基因在人類的數學焦慮症中扮演某種角色。 圖/ingimage


數學,對於大多數孩子甚至成人而言,似乎高不可攀,數學課更是造成孩子不喜歡上學的原因之一。大多數人對於數學有莫名恐懼,最新研究發現這種數學焦慮症,可能與基因也有關連。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基因在人類的數學焦慮症中扮演某種角色,特別是從一般人看到數字就感到頭大,到數學技能上都是如此。


這項發表在《兒童心理與精神病學期刊》(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的研究,研究團隊找了216位同卵雙胞胎與298位異卵雙胞胎,評估他們一般焦慮及數學焦慮,當然也包含閱讀與數學解題能力;研究人員從幼稚園就開始利用家庭訪視追蹤這些孩童,直到青少年階段。


研究團隊發現,在個體表現出不同的數學焦慮症狀中,約有40%可透過基因解釋,當然教學品質與學習環境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過去的研究發現,數學焦慮感會增加大腦中掌管恐懼部位的活動,另外這個部位活動量增加,也與大腦解決問題能力下降有關。


研究團隊認為數學焦慮可能不僅涉及負面學習經驗,也與遺傳、基因有關;在這樣前提下,研究團隊建議,學習數學不僅需整合認知領域,情感領域也一樣重要,這也是在其他學科獲得成功的不二法門。







via UDN健康醫藥

緩慢生活 更能獲得平靜

【台灣新生報/記者陳敬哲/台北報導】

現代社會相當忙碌,加上行動通訊設備,任何事務都要非常快速完成,心情受到影響,讓越來越多人求診精神科,希望能夠舒緩每天緊張的心情;生活步調減緩,可以幫助心情獲得改善,清掃擁擠的房間、種植一些小盆栽、假日時偶爾遠離人潮塵囂,讓自己獨自在緩慢的自然中,讓身心靈都能夠獲得緩和。


練習打坐減少焦躁


憂鬱症發作時間無法確定,任何壓力都有可能引起病徵,導致焦慮不安身體躁動,練習打坐冥想可以幫助改善病徵,雖然開始會不習慣,沒有辦法坐的住,慢慢練習什麼都不要想平靜大腦思緒,身體就能慢慢安定,當打坐時間就會越來越長,平時不斷告訴自己是健康的,就能逐漸安穩情緒,降低憂鬱症不適。


改變房間環境


當心情獲得改善,可以試著改變環境,買自己喜歡的顏色油漆,重新粉刷房間顏色,讓老舊的牆壁能夠光鮮亮麗,加上變更房間照片,讓光線能夠更明顯,當房間改造完成,就如同搬家一般,新環境新氣氛,不但活動身體,還能夠放鬆心情,就算上班時有多少不良情緒,但是回家就能感受到輕鬆氛圍,緩和緊張情緒。


主動加入人群


憂鬱症病患常認為自己不屬於人群,不想接觸任何人,只想要自己一個獨處,讓自己不斷在悲傷中度過,其實主動加入人群,是治療憂鬱症好辦法,雖然踏出第一步非常難,心理障礙會非常大,但藉由冥想與打坐平靜思緒,在試著與他人說話,稍微吐露心事,當越來越習慣,可以一同相約漫步於自然中。


國內醫師意見


新光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潘嘉和表示,如果發現自己或身旁他人,因為訊息沒有立即回復或手機訊號不良產生焦慮,甚至造成睡眠不良或食慾不振,就要趕快就醫尋求解決方法;轉移注意力是很好的辦法,與朋友一起看電影、吃飯、外出遊玩,把注意力移開行動通訊設備,就能夠幫助自己心情逐漸安定。


因為過度專注訊息感到焦慮,可以利用網路上癮量表測試,自我檢視是否有成癮症狀,或主動就診由醫師判斷;另外,生活步調太快影響生活,確實可以利用接觸自然排解,大自然步調緩慢,期待改變的預期心理降低,可以讓心情逐步平靜。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via UDN健康醫藥

防癌五迷思!不可不知!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癌症是現代人的夢靨,坊間、網路上有很多防癌相關訊息。但不少民眾還是有些錯誤防癌觀念。美國癌症研究所(AICR)特別針對一些常見防癌迷思做出說明。


常見防癌迷思一:帶有癌症基因,做什麼努力都沒用?


這種想法不見得正確。如果擁有良好、健康生活習慣,不要抽菸、喝酒,多維持健康體重,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可以減少約一半癌症病例數。如果一個人帶有基因突變,像帶有BRCA1基因,的確會明顯增加癌症風險。不過這並不代表帶有這種基因就一定會得乳癌。


常見防癌迷思二:喝紅酒,對健康有利?


很多人認為喝紅酒對健康很好,還可以防癌。不過這是錯誤觀念。美國癌症研究所醫學專家指出,紅酒含有酒精,而酒精是一種致癌物,因此喝紅酒無法幫助預防癌症。如果有喝酒習慣,很容易增加乳癌、口腔癌、食道癌等癌症風險。


紅酒含有「白藜蘆醇」(Resveratrol)成份,雖然有些實驗室研究發現「白藜蘆醇」可減少一些癌症風險,像葡萄、藍莓、可可亞等食物也都含有「白藜蘆醇」,就算不喝紅酒,也能從其他食物攝取到這種營養素。紅酒也許對心臟健康也點幫助,但美國心臟協會也建議,如果一個人平常很少喝酒,那就最好不要養成喝酒習慣,對身體會比較好。


常見防癌迷思三:加工食品都很不好?


事實並非如此。很多人一聽到「加工」兩個字就覺得很不好。事實上,烹煮健康餐點時,像冷凍蔬菜、較健康的湯品等加工食品可讓準備過程容易一點,這些食品加工過程較少,選購時,可盡量選擇少鹽、少糖、少脂肪產品。


但很多加工食品含有大量糖份、鈉鹽,有時熱量也很高,如果吃太多這類食物,就會讓體重上升,進而增加癌症發生機率,且還可能造成其他健康問題。


常見防癌迷思四:體重只超重一點,並不會增加癌症風險?


根據美國癌症研究所醫學專家所進行的研究報告,只要體脂肪稍微多一點,罹癌風險或多或少就會跟著上升。研究數據顯示,體重過重、肥胖都會增加罹癌機率。在美國,大約有三百二十名癌症患者如果好好維持健康體重,或許就不會罹癌。


常見防癌迷思五:攝取維他命、礦物質補充劑就能減少癌症風險?


關於這點,相關證據並不明確。綜觀許多研究證據,結果顯示,服用綜合維他命或其他營養補充劑無法減少癌症發生風險。有些高劑量營養補充劑反而會增加癌症風險。直接從天然食物攝取營養素是最好的方法。


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建議,健康飲食應該要「少紅肉、高纖、低脂、多蔬果」。並遵循「蔬果彩虹五七九」原則。此外,也要避免食用加工肉製品、高鹽及鹽漬食物,也要避免飲用含糖飲料。如果吃太多高糖、低纖、高脂肪食物,很容易引起體重過重、肥胖,導致罹癌機率上升。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via UDN健康醫藥

喝咖啡 可降低糖尿病風險

【聯合晚報╱陳麗婷】












報系資料照


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最新的大型研究顯示,喝咖啡能減少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但目前還無法證實是咖啡中的哪種成分,會造成第二型糖尿病風險降低,有可能是咖啡中的抗氧化物,與其他營養成分結合的結果。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日前發表報告,研究人員根據12萬名衛生部門員工的飲食、生活習慣與慢性病史等資料,每2到4年追蹤一次,共持續20年,發現受測者在4年間若每天咖啡攝取量增加1.5杯,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風險的機率會降低11%。


這篇研究對象長期追蹤12萬3000多人的飲食、生活習慣及慢性病史,每二到四年追蹤一次,持續達20年。結果顯示,每天喝超過一杯咖啡的人,連續喝超過四年,第二型糖尿病發生風險,會比喝較少咖啡的人低,研究刊載在《Diabetologia》期刊。


哈佛公衛學院的營養學與流行病學教授Frank Hu博士表示,喝咖啡的量與結果可能有關,每天三到五杯咖啡,第二型糖尿病風險減少較顯著。


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游能俊表示,過去雖曾有喝咖啡降低糖尿病研究,但不確定是哪些成分。但他提醒,喝咖啡仍不應過量,每天兩杯就好,而且盡量不要加奶精或糖,比較健康。游能俊表示,喝咖啡是否真能有效降低糖尿病,還需更多研究證實。他認為,可能與戒菸者發胖原理類似,菸品中的尼古丁屬興奮物質,會讓身體代謝較快。而咖啡因也屬興奮物質,會讓心跳快、代謝快,可能因此降低糖尿病。


他強調,任何東西過量都不好,尤其很多人喝咖啡會加奶精,但奶精是反式脂肪,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若要添加可改用脫脂鮮奶。預防糖尿病要全方位注意,平常多攝取高纖食物,例如吃糙米,使用橄欖油或苦茶油等油品,並且多運動,才能保持健康。







via UDN健康醫藥

2014年5月22日 星期四

米飯有助減重 遠離心血管疾病

【聯合報╱記者鄭維真/台南報導】

多數人認為吃飯會胖、糖尿病不要多吃米飯以免血糖升高,台南醫院營養科主任蔡佩芬指出,這些都是錯誤觀念,食用適量米飯可提升新陳代謝,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機率,減少脂肪攝取量,反而有助減重。


蔡佩芬說,如果單吃米飯,升糖指數會變高,就像如果只吃陽春麵,同樣指數會上升,但若吃米飯配其他纖維類的食物如青菜,指數就會降低。台灣人飲食逐漸西化後,很多人三餐中僅一餐吃飯,造成蛋白質及脂肪攝食量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攝食嚴重不足,為了有飽足感,反而增加大量的動物性蛋白及飽和脂肪、高糖分食物,蔡佩芬表示,若無法配合適當運動量,就易罹患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


蔡說,米飯可增添飽足感,富含蛋白質、脂質、纖維、礦物質及維生素B群,對人體沒負擔,研究顯示,攝取米食較不會罹患心臟血管疾病及肥胖症,她說,在醫院減重班成功減肥者,都有適量吃米飯。若要讓生病臥床、胃口不佳的病患擁有健康均衡飲食,醫師建議米飯或粥是提供熱量的最佳來源。







via UDN健康醫藥

愛吃甜食 恐損記憶增失智風險

【台灣新生報/記者陳敬哲/台北報導】

炎熱夏日即將到來,高溫會激發吃各種甜食慾望,不論是含糖飲料、各式冰品、或消暑甜點都會成為許多人渡過盛夏的最佳幫手,可是不斷有國際健康組織呼籲,肥胖已經成為死亡最高風險,尤其是加工食品會讓人不知不覺攝取大量糖份,長期飲食習慣不改變,會大幅提升慢性病罹患風險,甚至影響記憶力。


甜食可能上癮根據美國研究,糖份在大腦的作用有點類似菸品,會不斷激發出想吃甜食慾望,就像上癮一般,為了滿足慾望,不知不覺吃下大量高熱量垃圾食品,接著大腦又受到高糖份刺激,再次發出攝取糖份訊號,不斷惡性循環下,身體攝取熱量越來越多,當然體重就不斷增加,導致各種慢性病罹患機會上升。


高血糖導致記憶力減退美國曾有研究發現,要求受測民眾在一個月內大量食用高糖、脂肪食物,每一個禮拜測試記憶力表現,比較健康飲食民眾,發現只要高熱量飲食一個禮拜,短期記憶能力就會下降,實驗結束後,記憶能力則有明顯落差,另外一項研究也指出,高糖份飲食會影響免疫能力,增加傳染病威脅,甚至失去生命。


引起神經退化與失智症美國學者開發出三型糖尿病一詞,大量攝取糖份會增加大腦胰島素阻抗,增加血糖進入細胞難度,可能引發神經退化和失智症,再加上大腦對甜食的依賴,不斷產生負面循環,不但身體各項器官都受到高血糖威脅,大腦神經也會受到損害,唯有均衡飲食才能維持健康,避免慢性疾病上身,幫助工作效率提升。


國內專家意見新光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連立明表示,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曾於2013年刊登一份研究,發現高血糖會提高失智症風險,研究團隊抽樣2067位民眾,連續追蹤6.8年血糖數值,其中232人是糖尿病患者、835位沒有血糖病變,排除年紀、性別、血壓、心跳、抽菸等影響因子,研究人員發現大腦確實受到高血糖影響。


統計數值能看出,沒有糖尿病的受測者,若實驗期間的平均飯前血糖值為100,將此設定為失智症風險為1,當平均空腹血糖提升到115,失智症風險就會提升到1.18,成長約18%,另外,糖尿病患若平均空腹血糖為168,將此設定為失智症風險為1,若平均空腹血糖上升至190,失智症風險則提升至1.4,上升40%。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via UDN健康醫藥

維生素C 抗癌、助傷口復原

【台灣新生報/記者 蘇湘雲 /台北報導】

維生素C是一種水溶性營養素,可以幫助身體對抗環境傷害、幫助傷口復原,還能避免某些癌症上身。民眾雖然常聽到、接觸維生素C這種營養素,但不見得完全了解。


許多蔬果含量豐:


舉例來說,許多人認為橘子、檸檬含有豐富維生素C,事實上,像紅甜椒、黃甜椒、木瓜、花椰菜等蔬果維生素C含量甚至比柑橘類水果來得多,台灣所產的芭樂也含有許多維生素C。


根據美國膳食營養建議攝取量(RDA)指南,沒有抽菸習慣、健康成年男性一天建議攝取九十毫克維生素C,女性一天維生素C攝取量最好達七十五毫克。一杯九盎司(約兩百五十五公克)的新鮮、生柳橙汁就含有約一百二十四毫克維生素C,比建議攝取量高得多。


如何避免流失?


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中心醫學、營養學專家指出,如果長時間烹煮、儲存富含維生素C食物,維生素C很容易隨時間流失。想要攝取維生素C,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食用新鮮蔬菜、水果,但如果擔心汙染,或免疫功能不佳,必需將食物煮熟再吃,可以考慮以少量水份蒸煮、微波富含維生素C食物,就能減少維生素C流失。


有助減重、保護肌膚:


當身體維生素C不足,很容易減重失敗。美國亞利桑納州立大學營養學家研究發現,血液維生素C濃度一旦過少,運動、休息時,身體就無法有效燃燒脂肪。民眾運動前如果適量攝取維生素C,運動時就可以多燃燒百分之三十的脂肪。


小心過量危害:


美國梅約醫學中心提醒,成年人一天攝取上限為兩千毫克,雖然攝取多一點維生素C不見得會造成傷害,但攝取量過大還是可能造成腹瀉、噁心、嘔吐、火燒心、頭痛、腎結石、脹氣、失眠等問題。


國內營養師叮嚀:


二林基督教醫院營養組吳怡萱營養師指出,抽菸、喝酒都會造成體內維生素C流失。容易緊張、壓力較大、常接觸環境汙染也都會讓體內維生素C大為減少,這些人更要多注意維生素C補充。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via UDN健康醫藥

消化道出問題? 糞便告訴你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院肝膽腸胃科學者強-皮耶‧羅夫曼接受外電媒體訪問時表示,消化道含有許多細菌細胞,數量比全身細胞還要多。腸胃道不只幫助營養吸收,也負責將食物殘渣、化學物質、有害病菌排出體外。


一般人看到糞便,往往不會想太多,不過當身體消化道出現變化,糞便就會透露出一些訊息。


一、顏色


糞便顏色通常會反應出一個人到底吃了什麼東西。多數人認為,糞便呈現棕色才是正常,若是黑色、黃色則為異常。羅夫曼醫師指出,當排出黑便時,可能是胃部或小腸頂端有出血。若糞便為鮮紅色,可能是大腸、直腸、肛門等消化道下半部有出血狀況。


糞便棕色顏色多半來自膽汁,一旦膽汁分泌、膽汁流動出問題,糞便就會產生灰白色、黃色變化。像胰臟癌、膽管癌、肝炎都會干擾膽汁分泌、流動,進而改變糞便顏色。


如果服用大量鐵劑,糞便則容易變成墨綠色,看起來很像黑便,有些含鉍藥物或食用黑甘草喉糖、藍莓等食物也可能造成糞便變黑。


二、形狀


糞便形狀改變時,就要特別提高警覺,如果糞便變得很細或排出鉛筆便,就要懷疑可能有大腸直腸腫瘤,有時大腸下半部堵塞也會產生類似症狀。


當糞便滴出油、帶有油脂,可能代表身體無法正常吸收脂肪,像慢性胰臟炎就會干擾身體吸收脂肪而產生這些問題。


三、顏色


糞便通常很臭,但如果發現糞便味道與以前不太一樣,且情況持續很久,最好看一下醫師。當糞便帶血,味道往往變得非常強烈,糞便若有很多油脂,味道就會特別難聞。


四、便秘


便秘最常見情況就是糞便又乾又硬。一星期腸道蠕動、排便三次以下就可能為便秘。飲食不健康、缺少運動、有些藥物副作用、缺少水份都容易造成便秘。便秘久了就可能形成痔瘡、肛門出血。要減少便秘困擾,最好營養均衡、適量攝取高纖維食物、多喝水、規律運動,有便意的時候就要趕快排便,千萬不要忍。


五、腹瀉


一般腹瀉多半持續一、兩天就會好轉。細菌、病毒感染、寄生蟲都可能造成腹瀉。腹瀉若持續四星期以上,就要懷疑可能有大腸激躁症、克隆氏症等慢性病。另外,嚼太多無糖口香糖也可能造成腹瀉。


國內醫師的叮嚀


彰化基督教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顏旭亨提醒,當發現糞便變得越來越小條,情況越來越嚴重,或有黑便、糞便帶血情況,應盡速就醫,接受詳細檢查、診斷。另外,建議五十到七十歲族群最好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如果結果異常,可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以找出病灶。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via UDN健康醫藥

8撇步 改善幼兒語言能力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幼兒語言能力不佳,容易影響到學習狀況,以致讓家長常常傷透腦筋。


窋專家看法:


語言治療師陳佳惠表示,如果幼兒有這方面問題的話,建議可以善用八個小撇步,可望幫助幼兒改善語言能力:


1.在快樂的遊戲氣氛中學習,有助於引起幼兒的學習動機,加上更多聲音、輪替概念、遊戲規則等,透過遊戲來重複操作練習,可望加強幼兒的學習效果,以及對語言的理解能力。


2.家長可以多提供探索環境,因為環境當中常有不同的聲音、不同的事物,幼兒可以善用視聽、觸覺,多看多聽多接觸,以便增進生活經驗。


3.給孩子信心、鼓勵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不管孩子做對或做錯,都要適當給予獎勵,以便讓孩子能夠嘗試從錯誤中學習,獎勵可以是口頭上或實質上,如此將可望讓孩子自我肯定。


4.加強幼兒模仿能力,這部分包括聲音、動作、語言等,因為仿說是學習語言的過程,同時也是訓練語言的一種重要方法,可模仿如何用問句、如何回答、如何把句子拉長,示範的人必須依照幼兒能力把句子用適當段落說出來,然後再讓孩子仿說,如此即可望增強口語能力,等口語能力增強後便要改成提示。


5.家長可以邊做邊說,同時說明每個動作所代表的意思,以及前因後果。家長可以把動作或指令編成簡單歌曲,然後透過手勢、眼神的提示,再慢慢減少為單純口語,如此才能夠增加幼兒聽或理解等能力。


6.建議讓幼兒當家庭小幫手,可以幫忙傳話、幫忙拿東西,以便增進聽的記憶和看的注意力,對幼兒的學習能力絕對有幫助。


7.經常進行共同學習時間,家長可跟孩子一起看繪本,讓孩子有耐心聽完整個故事,同時也能學習看圖說故事,建議可由媽媽講故事換成孩子講故事,由故事當中可增加邏輯推理能力,如此將有助於學習抽象語彙。


8.家長應經常開啟話題、延續話題,譬如當孩子看到吊車時會說:「媽媽有吊車」,大多數家長都會回答:「對啊」、「有人在搬東西」,其實比較好的做法是針對孩子提出的事情進行延伸話題,比如「那你知道什麼工作會需要吊車嗎?」或是「你知道房子怎麼蓋起來的嗎?」等進行討論,有助於讓幼兒增長知識、增進共同討論話題或事情的能力。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via UDN健康醫藥

2014年5月21日 星期三

婦女膽固醇太高 不易受孕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綜合外電報導】

婦女膽固醇太高,影響懷孕機率。美國國衛院內分泌學者艾瑞克特·史奇特曼表示,膽固醇製造性荷爾蒙的原料,如果體內膽固醇水準異常,自然影響懷孕的成功率。


研究團隊追蹤五百對以上的夫婦長達五年,婦女年齡在十八至四十四歲之間,男性十八歲以上,發現膽固醇水準異常的婦女較不易受孕。研究已發表於《臨床內分泌學及新陳代謝》期刊。


檢視膽固醇不能只看總膽固醇,還要看低密度與高密度膽固醇的比例,膽固醇超標長期下除了影響荷爾蒙也影響血管健康,甚至進一步影響性功能,這也可能影響懷孕機率。


醫師指出,膽固醇影響動脈斑塊的形成,血小板與動脈硬化斑塊的粗糙邊緣磨損,而釋放出化學物質導致凝血,然後慢慢凝聚成為大血塊,漸漸變大的血塊將引起動脈阻塞,這會使動脈供應到組織的血流量減少或完全阻塞。且因阻塞位置不同,而造成諸如心肌梗塞及腦中風等疾病。


醫師建議,儘量以天然簡單食物替代加工類食品,以家禽或魚類的白肉替代家畜的紅肉,減少動物內臟攝取,並避免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性食物,以減少低密度膽固醇,再增加蔬菜食用。也可選擇適當的營養保健食品,一些研究發現,某些食品中成分,諸如五穀類,對心血管疾病預防與改善有助益。建議適量豆類或藻類,這些食物的植物固醇可抑制腸內吸收膽固醇。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via UDN健康醫藥

抗藥性細菌 可在機艙生存至少1周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綜合外電報導】

長途飛行時,民眾常擔心隔壁旅客的噴嚏、咳嗽,傳來病菌,然而研究顯示,機艙內本來就有不少細菌,抗藥性細菌可在飛機機艙內生存至少一周,如果機艙未徹底消毒,座椅上的按鈕、襯墊、放置餐盤的桌檯都存在抗藥性病菌。


美國奧本大學研究人員在飛機機艙內採集到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致病型大腸桿菌,包含廁所沖水按鈕在內、窗戶、坐墊、皮革上,幾乎只要是乘客會碰觸到的地方都採集得到抗藥性細菌。該研究已發表於今年的美國微生物學會年會。


研究人員指出,機艙內空氣乾燥,卻很適合這類細菌生存,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可在飛機座椅上生存一六八小時,致病型大腸桿菌可生存九十六小時。


抗藥性細菌主要與抗生素長期錯誤使用及細菌演變有關。一旦抗生素長期濫用或劑量出錯,細菌本身就可以逐漸適應抗生素,以致最後造成許多抗生素失效。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容易造成複雜的感染,往往大幅增加醫院的支出與病人住院時間。專家呼籲,謹慎使用抗生素,減少抗藥性問題惡化。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via UDN健康醫藥

維生素E油脂 吃多傷肺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芥花油、大豆沙拉油、玉米油富含維生素E,往往被認為是健康好油。不過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發現,過量攝取芥花油、大豆沙拉油、玉米油等含維生素E油脂可能會傷害肺部,增加肺部發炎、氣喘等風險。


研究顯示,維生素E有不同形式,對健康的影響也不太一樣。像隨處可見的大豆沙拉油、玉米油、芥花油所含維生素E形式為「γ-生育醇」,這種維生素E就可能傷害肺部功能,讓肺部功能越來越差。而橄欖油、葵花油也含有維生素E,不過其維生素E的形式卻是「α-生育醇」,「α-生育醇」與「γ-生育醇」正好相反,可以幫助改善肺部功能。


研究資深作者美國西北大學范柏格醫學院過敏、免疫科副教授瓊‧庫克-米爾斯表示,從研究結果推估,美國可能有大約四百五十萬人是因攝取過多「γ-生育醇」導致肺功能下降。


研究成果已發表於五月份所舉行的「氧化物、抗氧化物生物學世界學術研討會」。研究成果也發表於「呼吸研究」期刊(Respiratory Research)。


研究人員以「年輕人冠狀動脈風險研究」中的四千五百二十六人為研究、追蹤對象。結果發現,血液中的「γ-生育醇」如果達十微莫爾濃度(Micromolar),肺功能就會下降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七。


庫克-米爾斯指出,根據觀察發現,如果一個國家居民大多攝取橄欖油、葵花油,氣喘發生率就會比較低。若食用較多大豆沙拉油、玉米油、芥花油,氣喘發生率偏高。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via UDN健康醫藥

外黑內也黑 冒牌黑糯米

【聯合報╱記者鄭涵文/報導】

米是華人的主食,但面對琳琅滿目米食,挑得好才能吃得巧。彰化基督教醫院血管醫學防治中心營養師蔡玲貞說,比起其他澱粉類食物,米的安全指數高,只要挑對米、選對吃法,是很健康營養的主食。


糙米 營養素最完整


同種米有各種樣態,最營養的是糙米。蔡玲貞解釋,糙米屬於全穀類,被保留的營養素較完整。其精華在於稻榖和米粒中間的米糠層,含有助消化的纖維、維生素B群、維生素E、磷質、幫助血糖穩定的抗性澱粉,及促進新陳代謝的抗氧化物質等,非常營養。


紫米 含花青素、鐵質


能和糙米匹敵的是紫米,即黑糯米。紫米的維生素B群及鐵質甚至略高於糙米,黑色的外層則是能降低代謝症候群及癌症風險的花青素,也很推薦。


五榖米 非單指五種米


許多人會選擇五榖米,蔡玲貞說,五榖米並非特定的「五」榖,而是一種通稱,通常可能混合蕎麥、小米、豆類、黑糯米、薏仁、糙米等全穀類,營養價值亦高。


胚芽米 含維生素B群


米糠層再往下則是富含維生素B群的胚芽。胚芽米即指去掉米糠層但還保留胚芽的米種,比白米更營養些。


白米 醣類為主營養素


再去掉胚芽,就是一般的白米了。白米的巨量營養素是醣類,是熱量主要來源。


蔡玲貞說,白米的營養素雖不敵糙米,但比起其他需加工或發酵的澱粉類食物,米只要脫殼就可烹煮,安全指數高,是很好的主食選擇。糯米的營養素則和白飯相似,但較難消化,切勿吃太快。


許多人深知糙米好,卻抗拒粗硬的口感。蔡玲貞建議,剛開始可先搭配少量白米混著吃,或者洗淨糙米後先放冷凍,糙米的組織結構被破壞後,煮起來口感較軟。且糙米的本錢雄厚,儘管被熱破壞仍能保留一定程度的營養素。


▇買米睜大眼


常換廠牌 分散食米風險


選米也是一門學問。蔡貞玲說,應選擇形狀完整、晶瑩有光澤、白淨沒有黑點的米粒,且以真空包裝、碎粒較少為佳。米的產地、認證、有效日期等也應注意,買回來記得放在陰涼乾燥處。另外,不必一次買一大包,可每次換廠牌分散風險。


蔡貞玲特別強調,選黑糯米時要特別注意,因花青素僅在纖維外殼,所以內部照理說應是白色,如果剝開發現內部是黑的,就是假的。


不過,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吃米。蔡玲貞解釋,腎臟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痛風患者及部分癌症患者的身體狀況,可能都不適合吃太多米,最好經醫師評估再調整飲食。消化能力不好者也須注意,糯米勿吃過多。







via UDN健康醫藥

2014年5月20日 星期二

頻打哈欠未必是缺氧 溫度也有關係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頻打哈欠,未必是缺氧?奧地利維也納大學與美國研究團隊指出,打哈欠可以增加腦血流量,但目的是降溫,增加運作效率,而非增加腦部的供氧。


研究團隊發現,打哈欠與環境溫度最有關連,尤其在攝氏二十度左右,最容易打哈欠。如果外在環境太冷,大腦不需要藉打哈欠降溫;如果太熱(如攝氏三十七度左右),打哈欠降溫效果不大,身體自然會減少打哈欠。


研究人員分別在冬天較寒冷的維也納與夏天炎熱的美國亞利桑那州土桑市,觀察受試者在夏冬兩季打哈欠的情形,結果顯示炎熱、寒冷的情況下,哈欠都會減少;二十度左右的氣溫讓人更容易打哈欠。


不過,仍有一派觀點認為,哈欠異常多與血管健康不良或疲勞有關。例如高血壓患者的哈欠可能特別多。血壓高、血管出現病變,大腦血流量減少,民眾容易猛打哈欠。


高血壓或動脈硬化的人,由於血管壁彈性降低,流到大腦血流量減少,而會頻頻打哈欠可讓腦細胞供血情況改善。因此頻打哈欠可能是腦部供血不順暢的前兆,應就醫診治。有些疾病像是鼻炎,氣候變化大會較嚴重,患者常因為鼻塞、頭脹、頭昏而精神不濟,也會影響晚上睡眠品質,使白天又更容易打哈欠、打瞌睡,應該就醫規律治療才會改善。


民眾常認為,睡不好,哈欠才特別多,此觀點仍有爭議。但很多民眾觀察到晚上打鼾的人,有時醒來後也會感到疲累,頻打哈欠。中醫認為是,痰阻礙氣的暢通。中醫所稱的痰的是不必要的物質聚積。中醫認為,脂肪堆積,影響呼吸暢通也可稱為痰的影響。


此外,醫師提醒,睡眠障礙所引起的白天疲倦、頻打哈欠、打瞌睡等現象,像是睡眠剝奪,睡眠節律失調,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猝睡症等都可能有這些表現。


有些民眾坐著的時候哈欠連連,感到疲累,一躺下來卻很難入睡。中醫師蘇三稜提到,累而難入睡中醫稱心腎不交,可透過調理改善。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via UDN健康醫藥

正面思考 天天SMILE


【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當人們遇到挑戰或挫折時,會產生解決問題的企圖心,並找出方法正面迎向挑戰。當學會如何正向思考後,就能夠坦然面對現實,且具備即時解決問題的能力。


正面思考SMILE


S代表Sleep:每天作息規律,睡眠品質好,不胡思亂想。


M代表Memory:回憶好的經驗,讓快樂的感覺記憶下來,增加自己的正向能量。


I代表Interest:對事物保持興趣,能給自己愉悅的感覺,當有負面情緒時,也較容易轉移注意力。


L代表Love:多愛自己一點,不要只看到自己的不完美,其實自己有其他特別的地方。


E代表Exercise:閒暇時多運動,透過運動讓思維能夠更清晰。


壓力是什麼?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葉雅馨表示,凡是能使我們覺得緊張的外來壓迫(事件或僅是自己的想法會讓身心產生壓力反應)就是壓力。尤其是突發的改變,如:和朋友吵架、感覺被排擠、和家人吵架、父母的高期待、課業的挑戰或外表的變化等,若無法即時調適,壓力累積可能導致身心疾病。當感覺壓力快不能負荷時,你可以:說出來、大笑、運動、腹式呼吸、找出壓力源解決它。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詹佳真表示,讓正向思考、運動、每日微笑一分鐘等變成生活中的一部分。當心情不好時,影響情緒、內在想法時,找到將負面思考模式轉為正向,壓力才能得到紓解。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via UDN健康醫藥

體重過重 加速關節退化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 /台北報導】


5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或肥胖族群,容易因膝蓋承受重力較大,造成關節磨損、病變。應注意儘快減重,達到理想體重控制,並注意日常生活姿勢的調整,選擇適合的運動方式,幫助膝蓋保養,預防病變。


體重過重加速關節磨損


當關節軟骨磨損的關節病變,膝關節的每個關節面都有可能受影響。膝關節由於長期承受重力,像是過度站立,或經常以蹲姿做家事、有過外傷,如骨折、韌帶、軟骨損傷,而造成關節軟骨磨損退化、失去彈性、變薄,長骨刺,會導致關節變窄、變形。一般來說,肥胖、膝部使用過度、過去曾接受半月軟骨切除手術,或曾有股骨或脛骨骨折的狀況,較容易發生退化性膝關節炎。


症狀影響上,包括患者膝蓋會出現鈍痛、痠痛感,上下樓疼痛感更明顯,休息後感覺關節僵硬,經常勞動者,或氣候出現變化,都容易感到膝關節疼痛加重。最後甚至連站立都很困難。若體重又超重,特別是家庭主婦,經常採取跪姿在家中擦地板,膝關節也容易比一般人更容易老化。


退化性膝關節病變成因


除了常見的體重過重、運動因素影響膝蓋關節退化、加速磨損。有些人之所以容易產生退化性關節炎,主要跟「體質」有關,主要由於膠原蛋白的異常,使得關節軟骨特別容易退化。關節一旦開始磨損,關節的邊緣和軟骨的下方,軟骨下骨質就會漸漸增生硬化,會產生所謂的骨刺,兩側的韌帶也可能磨損,影響關節的穩定性。


專家看法


亞東醫院骨科主任張至宏表示,體重過重是造成關節退化的一大因素,所以「減重」是關鍵首要必須做的。並須注意要減少爬山、上下樓梯、拿重物,避免激烈的運動,也要避免蹲和跪姿勢。可選擇較溫和的運動,如游泳。


研究顯示,膝關節彎曲一旦達到彎曲60度,就必須承受到人體四倍的體重。用蹲的時候,要承受八倍的體重。因此,要儘量避免太重的體重,以及蹲、跪這類增加膝蓋壓力的姿勢。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via UDN健康醫藥

醃桃子、醃李子 熱量地雷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現在在菜市場、夜市常可以看到有攤販在賣醃桃子、醃李子。內湖國泰診所營養師張斯蘭提醒,醃桃子、醃李子是熱量地雷食物,如果想減重、減肥,最好少吃這類醃漬水果。


張斯蘭營養師分析,醃桃子、醃李子吃起來酸酸甜甜,不會過於甜膩且口感爽脆,有些年輕女性正在減肥,以為這些醃漬水果不是很甜、熱量不高,因此將醃桃子、醃李子當成一般水果,猛吃這些東西。


事實上,醃桃子、醃李子等都含有較多熱量,是熱量地雷食物,很容易讓人失去戒心。這類醃漬水果含有大量糖分、鹽分,糖分會讓熱量暴增,鹽分則會造成水分滯留體內,對減肥、減重非常不利。


醃桃子、醃李子因經過醃漬,維生素C很容易流失,做這些醃漬水果之前,多半會先在水果表面搓點鹽巴,再放進大量糖分,因為有糖調和味道,所以感覺並不鹹,實際上鈉含量卻不少,高血壓患者也不宜多吃。建議民眾如果要買這些醃漬水果,最好越早買越好,不要等到快中午十二點、下午一點才買,這樣會比較新鮮。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via UDN健康醫藥

孕媽咪不方「便」!黑芝麻潤腸有解

【華人健康網╱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許多孕婦因生理變化和飲食習慣改變的關係,中後期特別容易有便祕和腹脹的腸胃問題。


許多孕婦因生理變化和飲食習慣改變的關係,中後期特別容易有便祕和腹脹的腸胃問題。


「最近蹲馬桶的時間越來越長,肚子越來越脹,怎麼辦?」許多孕婦有消化不良、便祕腹脹的困擾,連帶影響心情,中醫師提醒孕媽咪們,千萬別亂吃瀉藥或浣腸藥通便,以免胎兒吸收藥性而傷身,較適合的方式是每天起床空腹飲用一杯300至500c.c.的溫開水,或攝取黑芝麻糊,藉著潤腸作用來幫助通便。


孕婦便祕難解 腸道壓迫+飲食改變是主因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女性懷孕期間因黃體素分泌增加,減慢腸道蠕動的速度,容易有便祕和胃腸道不適等症狀,特別是在懷孕中期之後,逐漸增大的子宮壓迫直腸,腸道水分被過度吸收,容易形成排便困難伴隨腹脹的症狀。


另一方面,中醫觀點也認為造成孕婦便祕和腹脹的原因,未必直接與胎兒有關,很多時候是孕婦在懷孕前就或多或少有類似困擾,而懷孕後隨著生理變化和飲食習慣改變,大量進補,纖維質攝取不足,飲水量太少,常吃易產氣的食物,導致便祕和腹脹的不適更明顯。


食物潤腸!孕婦通便少煩惱


臨床改善或治療便祕、脹氣的方法很多,但周宗翰中醫師提醒,孕婦盡量少吃點藥,遇到便祕時不要隨便服用瀉藥或浣腸藥,即使中藥也一樣,以免胎兒吸收藥效。特別是常用於改善便祕的決明子或桃仁粥,孕婦服用容易有產胎不安、流產的現象,應完全避免。


相較之下,「潤腸」是較適合孕婦擺脫便祕的方法。周宗翰中醫師建議,孕婦每天清晨空腹飲用一杯300至500c.c.溫開水,補充腸道內的水分,就能促進排便順暢。而平常適度攝取含膠質或油脂的食物,如冰糖白木耳湯、蜂蜜芝麻糊、芝麻黃耆糊,也有不錯的潤腸軟便效果。


至於合併有脹氣症狀者,則應避免食用油炸、甜食、碳酸飲料、乳製品和黃豆製品等易產氣的食物,練習腹式呼吸,適度飲用山楂陳皮理氣飲,幫助消除脹氣。


【蜂蜜芝麻糊】




  • 材料:黑芝麻3匙、蜂蜜1匙、溫熱開水50c.c.。




  • 作法:將黑芝麻略炒出香氣後,研磨成末,加入蜂蜜和開水調和,即可服用。




  • 說明:黑芝麻具有潤腸通便、補肝腎、益精血的作用,每日早晚各服用一份,能滋潤腸道,預防和改善便祕。若覺得每天炒芝麻太麻煩,也可一次多量炒完後研末、裝瓶,放在陰涼乾燥處保存。




【芝麻黃耆糊】




  • 材料:黑芝麻15克、黃耆6克、冰糖和水適量。




  • 作法:黃耆用水煎煮後去渣。黃耆水加入已研磨成粉的黑芝麻,小火熬煮成糊狀,煮熟後加入蜂蜜調味即可。




  • 說明:黑芝麻的油脂具有潤腸作用,可幫助腸胃蠕動,搭配補氣血的黃耆,適合便祕超過3天以上、較為嚴重的孕婦。不過,有感冒、發燒等症狀的孕婦不適合服用。




【山楂陳皮理氣飲】




  • 材料:山楂3錢、陳皮3錢、藿香2錢、薄荷2錢、水1000c.c.。




  • 作法:先取山楂和陳皮,用水煮沸後關火,放入藿香和薄荷,蓋上蓋子燜至茶飲變溫涼,即可飲用。




  • 說明:此茶飲性平,具有理氣消脹的作用,特別適合懷孕中後期的孕婦飲用,水分可增加腸道潤滑,改善便祕,藥材更具有消除脹氣的功能,但此茶仍不宜過量飲用,建議每次煮1000c.c.,分2至3天飲用完畢。而藿香和薄荷的主要功能在於其揮發油和香氣,最後放才能保留其功能。



  •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華人健康網」】







via UDN健康醫藥

地中海飲食降血壓 祕密藏在沙拉裡

【Upaper╱中央社】

地中海飲食的祕密可能藏在沙拉裡。科學家表示,攝取像是橄欖油所含的不飽和脂肪、搭配綠色葉菜與其他蔬菜,能製造某種脂肪酸,有助降血壓。


地中海飲食是以大量蔬菜、魚類、五榖、紅酒、堅果和橄欖油為主。當攝取富含硝酸鹽與亞硝酸鹽的菠菜、芹菜與胡蘿蔔時,配上富含健康脂肪的酪梨、堅果及橄欖油,形成硝基脂肪酸,硝基脂肪酸似乎能抑制稱作「可溶性環氧化物水解?」的酵素,有助調節血壓。


儘管大多數專家都同意地中海飲食有益健康,但原因沒科學共識。倫敦國王學院教授伊頓說:「先前研究顯示地中海飲食搭配初榨橄欖油或堅果,能降低中風、心臟衰竭與心臟病發作等心血管疾病風險,如今這項研究發現有助解釋原因。」







via UDN健康醫藥

脾虛胃弱 中醫有撇步

【聯合報╱本報訊】

病例:30歲黎姓男子時常頭痛眩暈,無食慾、胃口差、腹脹、腹痛,飯後就想上廁所,且大便稀軟不成型,飲食稍油膩就到廁所報到,看中醫被診斷出「脾氣虛弱」。


苗栗縣頭份鎮為恭紀念醫院中醫師杜旻峰:脾氣虛弱患者常有身體倦怠、疲憊無力、四肢倦怠、呼吸淺短與食量減少等症狀,容易肚腹脹滿、言語虛弱而懶言,面色蒼白或萎黃。


脾氣虛弱可見於多種病症過程中,尤其多見於慢性疾病,如久瀉、腹脹、嘔吐、胃脘痛等,西醫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慢性結腸炎、腸道激躁症也常見,治療方法以強健脾胃之氣、按摩幫助運化與補益元氣為主。


中藥處方多使用四君子湯,處方包含黨參、茯苓、白朮及甘草,專為脾胃氣虛加強,運化無力之症而用,另配合服用黨參、太子參、白朮、茯苓、山藥、白扁豆、陳皮、半夏、甘草、黃耆等藥物。


食療部分則用山藥薏仁粥及四神湯,山藥薏仁粥將山藥與薏仁共煮,可加米烹調增加口感,四神湯可用山藥、芡實、蓮子、茯苓,可加其他輔助脾胃的藥物,非素食者也可搭配豬小腸煮服用。


按摩治療可在肚臍下兩指及四指間,在氣海、關元穴位置及足三里(膝部之外膝眼下四指,脛骨外一指處)輕壓或按摩,可幫助脾氣運化與吸收。


黎姓患者身高178公分、體重58公斤,經兩個月治療後狀況漸佳且體重增加到66公斤,使用中醫調理脾氣需長時間治療,遵照醫師藥物、按摩等方式輔助,且過程中切勿食用性冷的食物,才不會前功盡棄。







via UDN健康醫藥

1年減60公斤 親戚認不出他

【聯合報╱記者徐如宜/高雄報導】












蔡秉桓從一三八公斤(左圖)減到七十八公斤(右圖)。 照片/蔡秉桓提供、記者徐如宜攝影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電機系學生蔡秉桓,一年內靠運動及控制飲食,體重從一百卅八公斤降到七十八公斤,減了六十公斤,大胖子變身精壯男,他放棄申請替代役,決定到海軍陸戰隊服役,還鼓吹親友運動保健康。


身高一百八十四公分的蔡秉桓是系學會副會長,在學校很活躍。因為媽媽煮的東西太好吃,他的體重直線上升。高應大一年級升二年級的學生,選修體育課前必須先測身體質量指數(BMI)評估肥胖程度,超胖的他乖乖到體適能班減重。


蔡秉桓一度減了卅公斤,因為太開心又開始放懷吃喝,沒幾個月復胖卅八公斤,直到去年四月父親忍不住喝斥「你這樣會很難找到工作!」他才下定決心重回體適能班報到,嚴格執行教練要求,運動加上飲食節制,就一路「健康瘦」下來。


「第二次減重不會覺得痛苦」,蔡秉桓說,吃還是照吃,只是運動量要夠,炸的、甜的儘量不碰,跟同學去吃到飽餐廳,也「只是去吃感情」的,「現在吃太油,還會拉肚子呢!」


節制飲食外,蔡秉桓持之以恆每天運動,一年內狂減六十公斤,有些親戚竟認不得他。過去的胖子蛻變成今日的壯男,連他自己都覺得不可置信。


過去因為體重超重,蔡秉桓壓根沒想到要當兵;減重之後,他決定放棄申請較輕鬆的替代役,接受海軍陸戰隊魔鬼訓練。


減重後帥氣十足的他交了知心女友,加入學校龍舟隊,還成為健康減重的活招牌,鼓勵大家多運動,「只要方法正確,減重六十公斤並非難事,整個人更有自信。」







via UDN健康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