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7日 星期四

健走強心肺 走步道量力而為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走不同的步道有不同的運動效果,平時少運動的人應從運動強度中等的步道開始。文大運動與健康促進學系戴旭志助理教授表示,可以在步道導覽中區分3種運動強度,建立不同顏色區塊,民眾可依顏色區隔選擇適合自己的心肺功能路段健走。


文山區健康服務中心駱貞妃主任表示,例如指南宮千階親山健走步道的導覽就經過設計,紅色路段屬運動強度高,適合常運動者;綠色路段屬運動強度中,適合全家大小;粉紅色路段則屬運動強度中上,適合常走動者。


健走最適合一般民眾的有氧運動,只要養成定時健走的習慣,每日健走30~60分鐘,就可以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強化骨質密度等。長期運動不足常造成代謝異常。上班族即使在室內也能走路或進行簡單的活動,增加運動量,伸展肌肉,同時減少肩頸痠痛的困擾。


專家建議沒有建立運動習慣的民眾,可開始健走增加身體活動量。健走可說是生活中最基本、簡易、安全且經濟的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加心肺功能,紓解壓力,控制體重,同時延緩老化。


【記者萬博超/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西北大學研究發現,約六成的老年人一天至少有九小時處於靜態,無論是否額外運動,過於長時間的靜態活動都會提高失能風險。每多坐一小時對健康威脅都倍增。年長者一旦失能,不僅平時生活孤寂,更受限於行動不便或心理因素,更難得有機會到戶外走走。


目前也有偵測活動量的裝置,可以連結到手機,即使年長者的朋友或家人不在身邊,也能透過手機了解年長者整天的活動量,甚至發出訊息提醒他們起身走動。


失能長者平時需做復健活動如平衡訓練、站立活動、粗動作活動,以維持長輩本身的肌耐力及肢體步態平衡,來增進移動能力,進而增加日常活動能力。另外,改善家中照明設備、無障礙樓地板、扶手、防滑設施等,可以幫助社區中失能長輩儘可能獨立生活,減輕照顧者的負擔,更減少照顧費用支出,以提升照顧品質。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via UDN健康醫藥

常見的三種不正確減重方式 好傷身!

【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常見不正確的減重方式:極低熱量減重法、蛋白質減重法、蔬果減重法等。


極低熱量減重方式(VLCD)


每天只吃一些熱量極低的食物,少許的菜,少許的水果,少許的牛奶,因此整天都是處於重度飢餓狀態。


劉伯恩醫師表示,這俗稱「苦肉計」減重法,需在專業醫護人員指導下才能實施,否則會有酮酸中毒,低血糖症等,甚至會引起休克。


蛋白質減重法


每天三餐只吃少許的肉或喝高蛋白質流質食物,以為吃肉比澱粉類不會胖。


劉醫師表示,30年代美國阿金森寫了一本書叫「蛋白質減重法」,曾風靡一時,賣出好幾萬本,但後來有許多人卻因此喪命,而解剖其身體,才知道過量的蛋白質會引起高氨血症,以致造成急性腎衰竭而休克致死。


蔬果減重法


每天三餐只吃水果或蔬菜。


人體需要的基本營養三要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是每天都要平均攝取的,如果長期失衡,會造成酮酸中毒,或其他必須胺基酸、必須脂肪酸缺乏,會引發代謝障礙,內分泌不平衡等。


民眾一般是從網路、小道消息獲得減重方式,非正確之耳語傳播。如蛆蟲減肥法、束腰減肥法、下跪減肥法、喝水減肥法、催吐減肥法、聞臭減肥法、日曬減肥法、保鮮膜減肥法、草莓減肥法、地瓜減肥法、咖啡減肥法、綠茶減肥法等,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些新的減肥小道方法。劉醫師表示,這些減重法,都可稱為破壞性減重法,就是無論短期或長期使用,都會對身理、生理造成某種程度的傷害。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via UDN健康醫藥

久坐減壽命 提高慢性病風險

【台灣新生報/記者陳敬哲/台北報導】

缺乏活動已是現代人通病,不但上班坐滿八個小時,回家再坐著看電視三小時以上,接著就是睡覺六小時,起身活動時間寥寥可數,許多人都抱著能躺就不要坐、能坐就不要站的心態,卻不知越不動,越快速邁向死亡。


看一個小時電視壽命短22分鐘


曾有調查發現,六十歲以上長者,若每坐一小時不起身活動,長期不改善就會增加50%以上行動不便風險;另外,二十五歲的年輕人,每看一個小時電視,就可能減少22分鐘壽命,因此不論是老到小,都不應該長時間賴在椅子上。


工作型態降低基礎代謝率


工作型態改變,讓坐在辦公桌前工作的人越來越多,研究顯示,比較五十年前與現今的美國民眾,身體基礎代謝減少120至150大卡,換句話說,長時間坐著工作,會讓新陳代謝速率變慢,不知不覺體重就會慢慢提升。


不動提高慢性病風險


久坐不但會影響體重,也會增加慢性病風險,一項超過一萬七千人調查,發現生活中習慣長期坐著,超過十三年,不論男女心臟病死亡率都超過54%;另一項澳洲六萬人大型調查發現,每天坐著超過四個小時,就會增加心臟病與糖尿病罹患風險,可能導致併發症出現,最嚴重可能導致死亡。


容易焦躁不安


類似醫學報告曾指出,若一天工作坐超過三個小時以上,就會提高30%腎臟病罹患風險,最嚴重可能面臨洗腎,大腸癌死亡率也大幅提升;不僅影響生理,久坐不動的女性,常會感到心理煩悶焦躁不安,導致情緒受到各種因素波動,有引發精神性疾病危險。


國內專家意見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康宏銘表示,活動時間不足,會降低身體新陳代謝能力,血脂與血糖容易過高,導致慢性病罹患機率上升;所以不論任何年紀,都應該多運動維持健康。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via UDN健康醫藥

乳房檢查項目 選哪種比較好?

【聯合報╱採訪整理/記者林思宇】

Q:乳房超音波和乳房X光攝影檢查哪個好?


A:乳房檢查項目很多,大家最常聽到的就是「乳房超音波」和「乳房X光攝影」,兩者是不同的檢查,各有各的長處。


乳房超音波屬於非侵襲性檢查,利用超音波反射原理檢查乳房有無腫塊,沒有接受放射線的疑慮;受檢者脫去上衣及內衣後,平躺於診療台上,醫師利用超音波探頭,將乳房依時鐘方式,從1到12點鐘方向,分12部分做檢查。


由於超音波探頭進步,新一代乳房超音波其功能更精細,解像能力愈來愈好,對於緻密型乳房或正在餵乳、或有乳房發炎的婦女,超音波檢查有其重要性。


停經前婦女大多屬於緻密乳房,乳房超音波比乳房X光攝影有其優勢,對於手觸摸到的腫塊,可以區分良、惡性,對於囊腫或實體的腫塊,也能呈現不同影像,有其鑑別能力。


至於乳房X光攝影,利用約0.7毫西弗的低劑量X光檢查乳房,能夠偵測乳房腫瘤、囊腫等,對於乳房超音波不容易偵測到的微小鈣化點,非常敏銳;而大部分早期乳癌以微小鈣化表現,乳房X光攝影比較能夠偵測發現。


偵測早期乳癌,可結合乳房X光和超音波影像,對早期乳癌診斷達90%以上。


小於35歲的年輕女性,由於乳腺較發達,組織較緻密,脂肪量較低,乳房攝影的影像相對不易判讀,敏感度偏低,因此建議以乳房超音波作為乳房檢查工具。


隨著年齡增長,尤其停經後乳腺逐漸退化,被脂肪取代,此時比較適合使用乳房X光攝影檢測;介於40歲到50歲的女性,則可同時利用此兩項檢查。


諮詢/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







via UDN健康醫藥

痛風保健 禁喝酒、多喝水

【聯合報╱整理/記者施靜茹】

痛風是體內普林代謝失常,產生高尿酸血症,尿酸鹽結晶沉積在手腳等全身關節處,出現一顆顆「痛風石」,急性發作時,會紅腫熱痛。


讀者提及急性發作時,用米酒、薑汁塗抹患部,或貼上膏藥,甚至服用類固醇及其他止痛藥,這只能暫時性止痛,除非使用痛風治療藥物,痛風石累積的尿酸才可能逐漸消失。


不過,一旦痛風,必須持續用藥將血中尿酸值控制在6mg/dl(每100c.c.血液6毫克)以下,有痛風石的患者,甚至要控制在5mg/dl以下;否則尿酸一增高,痛風又會找上門。當然,也應避免吃普林含量高的食物,如動物內臟和海鮮,患者絕對禁止喝酒,要多喝水。


讀者兒子26歲罹患痛風,幸而接受治療,否則再過10、20年,除了關節變形,影響行動力;尿酸也可能侵犯腎臟,導致腎結石,損害腎功能。


遺傳是痛風的原因之一,國內曾有整個原住民村落的居民都罹患此病,罹患率的確不低;與台灣距離不遠的菲律賓民眾罹患率也高。患者唯有正確治療服藥,才能脫離痛風之苦。


諮詢/台北振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李信興







via UDN健康醫藥

黃斑部病變 血管破裂恐失明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讓老人家「眼睛朦、眼睛霧」,不僅有白內障,也可能是黃斑部病變。眼科醫師表示,以前白內障是台灣老年人視障失明主因,但白內障現在幾乎都能以手術治療,反而是黃斑部病變已成為視力殺手。


北市立聯合醫院針對2745名銀髮族視力篩檢,發現236人視力異常,49位回診患者中,有32人確診為黃斑部病變,高達三分之二回診者罹患黃斑部病變。


北市聯醫仁愛院區眼科醫師曾國亮表示,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因為年齡增長,視網膜中心出現新生血管,導致看出來的影像扭曲、忽大忽小。一眼發生時,患者常不以為意,當兩眼都視力模糊時,大多已來不及治療,曾有患者突然新生血管破裂,瞬間失明。


曾國亮表示,台灣65歲以上年長者中,約11%有黃斑部病變,早期用藥物治療,三分之二可以恢復視力或維持現有視力,仍有三分之一患者會失明。


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主任張延瑞表示,老年黃斑部病變,初期完全無痛也不會癢、更不會覺得疲累,患者容易輕忽。當看線條時會模糊、扭曲歪斜,就應該到眼科就診,若等眼睛正中間視野看不見、變白或黑掉,通常已非常嚴重。


※延伸閱讀》

‧黃斑部病變 自我測試

‧維生素C、E、鋅 預防黃斑部病變

‧黃斑部病變 忌泡湯、三溫暖







via UDN健康醫藥

天冷溫差大 心房顫動增3~5成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冬末溫差變化大,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警告,溫差大、天氣冷,血壓較難控制,最近一個月來心房顫動病患增加三至五成,其中不少患者因心房顫動導致中風。


除了腦中風,心肌梗塞也是另一個恐怖奪命的心血管疾病殺手。新店耕莘醫院心導管室主任劉傳捷指出,許多民眾原本就有動脈硬化病變卻不自知,一旦壓力大、天氣寒冷或喝酒,就可能導致急性心肌梗塞。


王宗道指出,中風、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抽菸及心房顫動等等,其中以心房顫動的危險性最高,中風的風險遠高於其它危險因子。心房顫動患者體內血流循環較差,血液不太流動,因此容易出現血塊,一旦心房裡的血塊循血流跑到腦部,就可能引發腦中風,造成生命危險。


據統計,國內中風患者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是心房顫動引起。心房顫動患者中風機率比一般人高出五倍,如果服用新一代口服抗凝血藥物來控制心房顫動,就能預防。


至於心肌梗塞,劉傳捷強調,許多心肌梗塞患者不知自己有動脈硬化問題,即使平常出現胸悶、易喘等症狀,也缺乏警覺,一旦血管狹窄影響血流,心臟血管被堵塞,就會突然倒下。


如果親友不幸心肌梗塞,劉傳捷表示,旁人能幫的忙有限,除了立刻打119,還要適時給病患心肺復甦術(CPR),透過簡單胸部按壓提高存活率。平常要養成運動習慣,糖尿病、三高、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者,應按時服藥。


王宗道提醒,氣溫驟降會增加血壓控制難度,高血壓患者一定要規律用藥,並早晚測量血壓,如發現血壓異常務必回診,在醫師評估下調整劑量。







via UDN健康醫藥

傷眼3殺手:紫外線、3C、過度用眼

【聯合晚報╱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












報系資料照


各種保健護眼書籍、網路資訊觀念錯誤,三總眼科部主任呂大文提醒,坊間很多護眼方法毫無醫學根據,例如有些錯誤資訊建議糖尿病、高血壓患者要久泡熱水澡,但其實這種做法反而易引發眼部出血。他建議民眾發現各種眼疾問題,還是要盡早找醫師診斷、對症下藥。

開業眼科醫師林丕容說,臨床統計,引起眼部疾病最重要的三大原因,包括:紫外線、3C產品及長時間用眼過度。他建議,若曝曬在太陽下要戴抗UV太陽眼鏡。另外,使用電腦、手機等產品或看書時間不要太久,40歲前,每用眼30到50分鐘應休息十分鐘;40歲後,眼睛調節力差,最好每用眼15分鐘應休息一分鐘。


呂大文說,保護眼睛首重預防,每天工作、盯著電腦或手機,近距離用眼時間長,眼睛內的睫狀肌長期處於緊繃狀態,就容易近視、老花,平常應讓眼睛多看遠方、放鬆,眼睛調節能力好,毛病自然跟著減少。


他建議,一天高度用眼時間最多七小時,工作中要多找零碎時間,讓眼睛適度休息;每天睡足七到八小時、不要熬夜。若從事戶外工作或遊玩,在太陽下應配戴抗UV鏡片太陽眼鏡,阻擋紫外線傷害,平常飲食多攝取菠菜、甘藍菜、花椰菜等含維生素A、C、葉黃素等營養素的食物,可提升抗氧化力,避免眼睛提早老化。


林丕容說,雖有些眼睛保養方法確實可預防眼疾,但若已經出現問題,就應該尋求治療,例如青少年近視,考慮採用角膜塑型鏡片矯正,白內障則可手術治療,避免小問題變成大問題,反而賠上靈魂之窗。














圖/聯合晚報提供


※延伸閱讀》

‧12個壞習慣 眼睛的「隱形」殺手

‧高度近視小心!剝離前症狀三部曲

‧黃斑部病變 忌泡湯、三溫暖

‧飛蚊症休息可改善 不建議手術

‧圖解/雷射近視手術







via UDN健康醫藥

小心「惡視力」 9大錯誤觀念不可不知

【聯合晚報╱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












眼睛保健九大錯誤觀念。表/聯合晚報


現代人用眼過度,對眼睛保健需求日增,但坊間各種護眼保健暢銷書、網路訊息,充斥錯誤觀念,宣稱可讓白內障、老花、近視、青光眼恢復。有醫師就收治一名55歲男性罹患白內障,因害怕開刀尋求眼睛保健書籍,想透過眼球操、泡熱水澡等改善,卻延誤治療,視力嚴重惡化至0.05,最後仍手術治療。


眼科醫學會今天也呼籲民眾,眼睛保健應重視預防及正確治療,勿因聽信偏方延誤疾病。眼科醫學會常務理事丘子宏醫師表示,很多書籍、網路的訊息毫無科學根據,以白內障為例,一旦形成就無法回復,應接受治療。


丘子宏強調,白內障最重要的是預防,從年輕開始就要避免紫外光長時間照射,外出在陽光下配戴太陽眼鏡;有高度近視的患者,也要定期檢查。對許多民眾被不正確護眼資訊影響,醫學會將評估在網站提供正確衛教。


收治該名55歲嚴重白內障患者的開業眼科醫師林丕容表示,這名患者想自己看書改善白內障,沒想到因延誤治療,最後惡化到視力僅剩0.05,最終還是得手術治療。他也鄭重告知這名患者,許多書中標榜的自然復原說法,並不正確。


林丕容也列舉坊間保健書籍、網路的錯誤護眼訊息,包括「白內障、青光眼是近視併發症,和血液循環變差有關;持續做眼睛運動增加眼部血液供應,都可消除或中止」。他解釋,白內障是水晶體老化、紫外線傷害或其它因素,導致光線和影像無法傳送到視網膜,造成視覺模糊,是不可逆的眼睛老化現象,一旦發生建議手術治療。


萬芳醫院眼科主任吳建良表示,失明標準為0.05以下,他也收治過一名10歲男孩罹患近視,父母愛子心切,到處尋求方法,包括針灸、耳針、購買儀器進行視力訓練等,前後花10多萬元,最後仍回到醫院配眼鏡矯正。














表/聯合晚報


※延伸閱讀》

‧12個壞習慣 眼睛的「隱形」殺手

‧高度近視小心!剝離前症狀三部曲

‧黃斑部病變 忌泡湯、三溫暖

‧飛蚊症休息可改善 不建議手術

‧圖解/雷射近視手術







via UDN健康醫藥

2014年2月26日 星期三

濃郁的湯底 都是化學調味料?

【內容摘自《請你跟我這樣過4:食物安全吃健康》,作者吳家誠,人類智庫出版】

專家怎麼說

陳耀寬博士


在外面吃湯湯水水的食物時,大家最喜歡說的就是「湯頭很濃郁、香氣很重」,不過太濃郁的湯頭、香氣過重的湯底,可能都是化學調味料調出來的。


以冬天大家最愛的麻辣鍋為例,熬湯底當然少不了辣椒,但是天然的辣椒,每一批辣度都不一樣,不同區域所種植的辣椒,顏色也不盡相同。如果今天湯頭辣味較濃厚,明天湯頭辣味略淡,消費者可能會認為這是偷工減料,再加上成本考量,許多商家會利用化學調味料,以維持湯頭的穩定度。


調製一鍋化學湯底,只要有「香精」和「色素」就可以完成。例如麻辣鍋,只要在鍋內倒入沙拉油、油性的紅色色素、辣椒香精和水就能大功告成。如果認為味道不夠層次分明,再加入肉精、肉骨粉等即可。


如果曾去烹飪材料行,就知道香精有各種口味,幾乎想得到的都有。有些人認為藥膳鍋以中藥熬煮,比較健康,其實只要滴入人參香精、當歸香精就能做到。


一般來說,吃到化學麻辣鍋,隔天幾乎都會拉肚子,因為以化學方法製作出來的辣,對胃黏膜非常刺激,腸胃會異常蠕動,導致腹瀉。建議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最好別再踏入那間餐廳。


下次當聽到商家說出「我們的湯頭,以大骨作為基底、加上新鮮蔬菜等熬煮多時完成,完全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物,您所嚐到的甜味,都是食物自然鮮甜的風味。」等宣傳詞時,別再照單全收。


雖然並非所有商家都使用化學湯底,但我們無法看到熬煮過程,就不能確保其安全性,唯有在家裡自行熬煮,才是最安全、健康的。


白佩玉專家


基本上,用天然食材熬煮出來的湯底,都會比較清澈,顏色會隨著熬煮時間而有差異,熬煮越久,顏色越混濁。不過無論再怎麼熬煮,都會有個限度,像店家那種顏色濃厚的湯底,多半不是全天然。


至於天然的麻辣鍋底,應該是用花椒、大骨、大紅袍等辛香料熬煮,顏色會比用天然蔬果熬煮者深,但不至於太過鮮紅,且光線無法穿透。如果發現麻辣鍋越煮越辣、且顏色又紅又黑,建議下次別再光顧。


備齊13種香料 自製天然麻辣鍋底


材料


老薑160克,

乾辣椒120克,

小茴香、白胡椒粒、蒜仁各80克,

桂皮60克,

大茴香、草果、山奈、燈籠椒、花椒各40克,

白豆蔻、丁香各20克,

冷開水1000c.c.,冰糖160克,沙拉油500c.c.,豆瓣醬320c.c.,

米酒少許,高湯適量


作法


1 鍋內加水,倒入老薑、小茴香、白胡椒粒、桂皮、大茴香、草果、山奈、白豆蔻、丁香和冰糖,滾煮備用。
















2 將乾辣椒、蒜仁、燈籠椒、花椒和豆瓣醬放入碗內,沖入燒熱的沙拉油,拌勻後倒入作法1中。

3 加入米酒以大火煮滾,再轉小火煮1小時,熄火靜置30分鐘。


4 過濾後加高湯(分量比3:1)拌勻。


觀念是非題


O:化學調味料可以調出各式各樣濃郁的湯底,所以在家自行熬煮的湯餚最安全。


X:要熬煮出濃郁的湯底,一定要使用非常多的天然食材,光憑化學調味料是辦不到的。







via UDN健康醫藥

出遊慎防肺炎鏈球菌 及早接種疫苗

【聯合線上企劃/新北市政府衛生局疾病管制科技正蔡坤儒 受訪】

出遊慎防肺炎鏈球菌 幼兒應及早接種疫苗


228連假將屆,加上冬春交替溫差大,家長帶幼童出外遊玩要慎防流感侵襲,以免抵抗力下降後併發嚴重的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新北市政府衛生局疾病管制科技正蔡坤儒提醒,對抗肺炎鏈球菌,除了健康管理外,接種疫苗還是最好的方法,新北市政府在去年六月就已將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對象,由原本的2-5歲幼童擴大至1-5歲,而中央政府於今年元旦起也跟進此政策推廣至全國,家長可善加利用,讓幼兒及早得到保護。


肺炎鏈球菌易引起嚴重併發症 嚴重恐致命

蔡坤儒技正說明,幼童一旦感染肺炎鏈球菌,輕則出現中耳炎、鼻竇炎和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症狀,重則入侵身體內部深層,造成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像是肺炎、腦膜炎,甚至敗血症等重大疾病,且病情容易在一、二周內惡化,所以每年臨床上都有幼兒受到肺炎鏈球菌侵襲導致肺部大面積感染,需要住院開刀,甚至還有死亡的個案;而治療過程冗長,也會對幼童及家長造成經濟與精神上的負擔;再加上肺炎鏈球菌抗藥性已相當高,抗生素治療的困難性增加,治癒後也易有後遺症。


新北市推行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政策 有效降低感染率

肺炎鏈球菌感染屬於呼吸道或黏膜接觸的傳染疾病,所以阻斷傳染源很重要。蔡坤儒技正提醒,幼童應勤洗手,避免出入公共場所及人潮聚集處,如有感冒發燒應在家休養;然而,接種疫苗還是最主動有效的方式。

雖然肺炎鏈球菌有九十幾種血清型別,但目前公費施打的疫苗已涵蓋在台灣主要流行的血清型別,可達85%以上保護力。接種後除了能保護自己,也能產生群體保護力,減低其他人的感染風險。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的資料,從102年10月1日至103年2月16日止,新北市5歲以下幼童罹患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之累計病例數為5人,去年同期為12人。對此蔡坤儒技正也說明,個案數下降可以看出接種疫苗對疫情控制是有幫助的;而且在這些個案中,大多是從未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或者未完成應有的接種劑次,藉此也可看出沒有接種疫苗的風險。


公費疫苗今年已擴大全台施打 家長勿錯過好康!

自103年1月1日起,只要是民國98到102年出生,年滿1歲以上,未曾接種或尚未完成接種者,都可依接種史公費接種1至2劑肺炎鏈球菌疫苗;而98年出生且從未接種或未完成接種之幼童,於103年12月31日前皆可公費接種1劑。符合公費對象幼童可至全國各地衛生所或合約醫院診所接種疫苗,接種時需攜帶兒童健康手冊及健保IC卡,無戶籍限制,可以跨區或跨縣市,接種便利性很高。另外,本項疫苗在幼兒年滿2個月至5歲均可接種,家長可依幼兒起始接種年齡不同讓幼兒接種1至4劑,建議時程如下表所示;蔡坤儒技正也提到,一歲以下幼童,如家長經濟許可,也可自費接種以增加保護力並降低感染風險。







via UDN健康醫藥

高蛋白飲食 易加速骨質疏鬆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有些人因為想要減肥,或者想特別鍛鍊出身體肌肉,選擇高蛋白飲食,只吃肉類,但是不是人人都適合。且容易造成飲食單一化,營養不均衡影響,且一些健康有疑慮者,像是需要限制蛋白質攝取的族群,更應避免這類飲食法,像是痛風族群。


高蛋白飲食對健康影響


高蛋白飲食經常吃過多肉類,容易攝取到過量蛋白質、膽固醇、飽和脂肪和普林。痛風族群需注意限制蛋白質攝取量。此外,此飲食法對於腎臟負擔也很大,若是本身腎功能差者,容易加速腎臟惡化速度。且肉類攝取過量,也容易增加腎結石的發生機率,易造成酸中毒、體液流失及離子不均衡危險。此外,肉類含有高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這類飲食會增加血液膽固醇和壞膽固醇濃度,易引起血管動脈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若蔬菜、水果類也吃過少,這類高油脂低纖維飲食會增加癌症危險。


高蛋白飲食增加骨鬆風險


另外,高蛋白飲食也會增加鈣質流失的問題,加速骨質疏鬆的發生,對於女性族群,尤其是更年期或是減重者,更容易增加骨鬆機率。


根據美國一項研究以43歲以上女性為研究目標的發現,女性採用高蛋白飲食法減重,食用大量瘦肉、雞肉、牛肉等,雖能幫助達成減重目標,但是卻容易造成骨質流失,增加骨質疏鬆的危機。美國醫學研究提醒,年長女性減重時,若採用攝取大量蛋白質食物方式進行,罹患骨質疏鬆症風險比採用低卡減重法的人更高,骨質流失速度更快,即使固定補充鈣片也於事無補。建議40歲以上女性減重時,一定要維持營養均衡。


專家看法


三軍總醫院營養部督導胡懷玉表示,由於高蛋白飲食普林含量也偏高,在人體代謝後會增加尿酸濃度,誘發痛風發作,相關族群應注意防範。飲食應講求均衡,一般而言,真正需要高蛋白飲食族群,只有包括像是手術後的患者,急需補充營養素者;生產後或者需要哺乳而奶量較少者,才較需要及時補充蛋白質。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via UDN健康醫藥

蘆薈汁助排便?恐傷腸道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 /台北報導】

各國文化或多或少都有些香草茶配方,常用於改善身體小毛病,但使用上仍有些禁忌,例如蘆薈汁、蘆薈茶是天然的瀉劑,食用太多,恐有副作用。


蘆薈綠皮含有大黃素,食用後刺激腸蠕動,有些人甚至腹瀉;醫師不建議孕婦、幼童食用。即使蘆薈剝皮後,也不能大量食用。


有些民眾長期飲用蘆薈汁後覺得排便順暢,但在這類瀉劑刺激下,易損傷大腸細胞。不建議隨意服用。宣稱助通便的飲品、膠囊都可能含有植物性的瀉劑,長期服用刺激腸道,可能造成腸道細胞凋亡。醫師提醒,濫用瀉藥也容易造成腸道反射遲鈍,如果購買宣稱能通便的飲品、食品,要留意成分,避免服用過量植物性瀉劑而不自知。


不少民眾會購買保特瓶裝的青綠色蘆薈汁,其青綠色澤主要來自打碎的外皮。有些雖是可食用品種的蘆薈,但連皮打汁飲用,由於外皮大黃素的刺激作用,有些人飲用後拉肚子,頻跑廁所。


如果仔細去除青綠色外皮及黃色汁液後呈透明狀的食用品種蘆薈塊,經煮熟後,比較不會造成腹瀉。身體有疾病的民眾如果要食用,仍建議先諮詢醫師。


預防功能性便秘應改變生活型態。許多研究顯示,運動可以減少便秘及有毒物質堆積在腸胃道。運動會促進腸蠕動,加速糞便排泄,減少腸道與致癌物的接觸。


較輕微的功能型便秘常與飲水及纖維質不足有關。背後原因除了可能為結腸蠕動減低外,尚有因長期喝水不足、忍住便意,反射遲鈍與精神壓力引起的腸道痙攣收縮。


然而一旦便秘、腹瀉相互交替,糞便形狀發生改變,有排不乾淨的感覺或是有便意卻排不出來,可能不是單純便秘。


北市聯合醫院小兒科醫師吳宗侔表示,幼童排便不順,不要隨意給予瀉劑,最好先就醫釐清狀況,有些嬰幼兒因為肛裂,排便會痛,所以刻意忍著不排,需對症治療。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via UDN健康醫藥

癱瘓醫師逆轉人生 妻是最大天使

【聯合報╱記者蕭雅娟/屏東報導】












鋼鐵醫師許超彥(右)和妻子Susan黃述忱到屏女演講。 記者蕭雅娟/攝影


因滑雪意外導致下半身癱瘓的鋼鐵醫師許超彥,昨天到屏東女中演講「逆轉人生」,他講述自己的故事,鼓勵學生要勇敢面對生命的考驗,珍惜所擁有的。


「Susan是我最大的天使」,38歲的許超彥,2009年元旦在北京滑雪發生意外,脊髓損傷,導致下半身癱瘓,他的妻子Susan黃述忱,陪伴他走過這5年。許超彥說,她用很高的幽默感幫助我,一次在清理便便時,Susan說,「金礦王子,我有了黃金右手,以後請叫我黃金女郎」。


許超彥說,每個人身邊都有許多天使,要懂得把握,6、7個月後他努力站起來,過程必然辛苦,家人也更團結,拉近與父親的距離,彼此互相陪伴;與工研院博士級天使合作,製作機械腿,給了下半身癱瘓的人更多盼望。


他坐在輪椅上,繼續精神科醫師的工作,重新服務人群。他說,這擁抱了前所未有的幸福,同時勉勵學生,「生命中的祝福不停出現,懂不懂得把握,是我們的功課」。


昨天Susan現場演唱,班聯會學生到台前,帶動全校同學揮動雙手,場面熱絡,相當感人;她更自彈自唱起迪士尼動畫電影「冰雪奇緣」主題曲「Let It Go」,屏女學生拍手叫好。許超彥說,到屏女演講很快樂,鼓勵學生要勇敢面對生命的考驗,找到的祝福,適時表達感謝,將天使留在身邊。


學生鄞嘉慧說,「癱了下半身,我才真正站起來」,這句話很哲學,「數學不好其實也沒有那麼悲慘」;學生陳郁安說,學測後成績不理想,聽了演講,要繼續拚指考;2年級王孝綺說,「要珍惜身旁的人」,過去都習慣怨天尤人,現在認為自己幸福。


張學生提問,以前的事沒有走出來,又帶有負面想法,該怎麼辦?他回答,這是大家的心聲,應該要沉澱心情,寫下心情並整理它,心像溫度計,面對自己心裡的感受,感受心的溫度。







via UDN健康醫藥

湯塊含添加物 恐增肝腎負擔

【聯合報╱記者楊欣潔/台北報導】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說,高湯塊方便好用,但部分高湯塊鈉及味精含量高,即使宣稱天然成分做成高湯塊,為了保存仍會放進食品添加物。


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表示,有些高湯塊雖使用合法食品添加物,但過量攝取,也可能增加肝、腎負擔。雖然久煮對不耐熱的營養素如維生素C、E容易流失,但蔬果中仍有非常多種耐熱的營養素,甚至很多營養成分人類都還未知。


熬湯耗錢耗時 加湯塊省很大


【聯合報╱記者陳靜宜、陳秋雲、張明慧/連線報導】


鼎王麻辣鍋創辦人陳世明坦承在火鍋湯底加了雞湯塊提味,湯底也被媒體驗出重金屬,火鍋業者一點都不意外,認為鼎王只是第一炮而已。


火鍋業者張先生表示,火鍋湯底若含中藥材,由於藥材幾乎都來自大陸,難保沒有農藥殘留與重金屬,熬製出來的湯底有重金屬「很正常」。


張先生說,火鍋湯底加雞湯塊調製,也行之有年,為的是節省成本與時間,像豬大骨或雞骨湯的成本並不高,但熬湯耗時,瓦斯費開銷大,加雞湯塊做湯底,成本比熬煮省三分之二。







via UDN健康醫藥

定期洗牙 降低腦中風發生率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專題報導】












本報資料照片


洗牙有多重要?一項研究發現,牙周病會增加腦中風發生率,年輕人尤為明顯,定期洗牙和治療,可降低腦中風發生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及中興院區牙科部主任李雅玲,利用2000年到2010年健保資料庫,追蹤72萬餘名20歲以上且沒有腦中風過的人,再依有無牙周病及有無做過牙周病治療,分成四組。


經調整年齡、性別及慢性病等因素後,發現45到64歲有牙周病而未治療者,中風發生率是同齡沒有牙周病者的1.19倍;20到44歲有牙周病而未治療者,中風發生率更高,是同年沒有牙周病者的2.17倍。


李雅玲說,依研究結果來看,牙周病對年輕人中風的影響較大,建議13歲以後定期洗牙,而且從小就要到牙科檢查牙齒。


研究同時發現,45歲到64歲曾接受洗牙者,中風發生率降低三成二;20到44歲則降低二成六。這項研究刊登在神經學領域前5%的「腦中風(Stroke)」期刊,並獲美國心臟學會評選為去年最佳論文「創新與進步」第二獎。


李雅玲指出,台灣有九成的人有程度不一的牙周病,牙周病因口腔細菌造成牙周組織發炎,這類發炎會提高血清中的某些發炎蛋白因子,使得血管硬化,容易中風。


「國內13歲以上的人,只有一成半的洗牙率。 」事實上,衛福部補助13歲以上國人,每半年一次免費洗牙,但台灣口腔衛生學會理事長張進順說:「許多國人都不知道利用這種好康。」


張進順表示,在美國,政府只補助65歲以上免費洗牙,但美國人從小就自費洗牙。因為在美國,自費洗牙只需50美金;補牙要收費100美金、根管治療要200美金、裝假牙套500美金,「美國人都知道牙齒保養之道,因為花小錢才可省大錢。」


有人怕洗牙,怕聽到機器在牙齒摩擦的聲音,張進順說,健康的牙齒比瓷器還光滑,洗牙以超音波震盪去除較嚴重的牙菌斑;不嚴重的牙菌斑,用探針即可刮除,害怕的話可以請牙醫師事先打麻藥。














圖/聯合報提供







via UDN健康醫藥

13歲前勤刷牙 使用含氟牙膏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專題報導】

牙醫師建議,13歲以後就應每半年定期洗牙,避免牙周病及蛀牙。13歲以前孩童的牙齒保養,就要靠勤刷牙,並且使用含氟產品來避免蛀牙。


「常常有些家長問,『我家小朋友天天刷牙,為什麼還是蛀牙?』」台北醫學大學口腔衛生學系臨床教授張進順說,如果不刷牙,小朋友會蛀得更厲害;但刷牙沒辦法保證百分之百不蛀牙。


研究顯示,洗牙可避免牙周病。但13歲以前不適合洗牙,該如何保養牙齒?張進順說,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孩童用含氟牙膏刷牙或含氟漱口水,並且在牙齒表面適量塗氟膠、氟漆,都有助預防蛀牙。


張進順表示,青春期的青少年,因為分泌荷爾蒙關係,牙齦容易發炎出血;而台灣水質含氟量低,保護力不夠。


國外提供6個月以後的幼兒塗氟;國民健康署則提供6歲以下兒童,每半年一次塗氟服務,但利用率只有二到三成。小朋友若是有接受牙齒塗氟,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第1年能有86%功效預防蛀牙;到了第5年,還能保持57%效果。


如果每天用2次含氟牙膏刷牙、含氟漱口水,或定期去接受塗氟膠或氟漆,兩年後可分別降24%、26%、28%和46%的蛀牙率。


張進順指出,國外學童在學校,會用含氟牙膏刷牙,然後不用水漱口,直接保留在口腔內;建議台灣學童,可以每天在學校用清水刷牙,回家再用含氟牙膏刷牙,或用一般牙膏後,再用含氟漱口水漱口。







via UDN健康醫藥

肝實質病變 是肝硬化嗎?

【聯合報╱採訪整理/記者詹建富】

Q:老公去年參加公司健檢,當時超音波正常,但今年檢查結果,報告寫「疑似瀰漫性肝實質病變」,為何隔了一年檢查,會出現不同結果?會不會是肝硬化?未來會變成肝癌嗎?


A:正常人的肝臟表面平滑,裡面質地細膩柔軟,超音波檢查下呈現均勻回音;如果回音高且不均勻或可看到表面粗糙現象,代表肝臟有了纖維組織,醫學上稱為「肝實質病變」;但由於這種變化通常發生在整個肝臟,所以稱為瀰漫性肝實質病變。


肝實質病變最常見的原因是感染B型肝炎或C型肝炎,或因酗酒、服藥(包括不知名保健食品與中草藥、偏方),或有脂肪肝、自體免疫性疾病(如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及代謝性肝病(如威爾森氏病),國內肝炎患者為數眾多,許多人健檢常見如此結果。


為何間隔一年,有不同的結果?這可能與超音波機器解析度及不同醫師判讀有關。


肝實質病變,主要是肝臟曾經或一再發炎,使大量肝臟細胞壞死,正常肝細胞來不及修補,久之肝臟內部充滿纖維組織,也就是所謂的結疤。纖維化日益嚴重,有經驗的醫師可從超音波下分辨初期肝纖維化或肝硬化,特別是病人肝臟表面呈不規則狀,或凹凸不平像苦瓜表面,若肝臟血流方向改變,就屬於肝硬化。


每位肝實質病變患者,病因不同,病程進展速度也不同,但每年約有3%至4%的B肝病人會由肝硬化轉變為肝癌。


因此,一旦發現肝臟纖維化,就要釐清病因,採取必要對策,酗酒者要戒酒,脂肪肝者要控制飲食,若B肝病變引起纖維化,醫師依據肝臟功能與病毒量,必要時給予藥物治療,可遏止肝臟纖維化進行,甚至讓早期纖維化恢復正常。若是明顯已有肝硬化,更應定期追蹤。


諮詢/好心肝門診中心肝膽腸胃科主任郭建興







via UDN健康醫藥

養成一生都能「瘦」的習慣(上)

【文/營養共筆提供】

日經ヘルス是一本我滿喜歡的日文健康雜誌,裡面總是有個豐富內容、優雅的排版以及各種健康食譜,因此經常翻閱此雜誌吸收新的知識。














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2014年二月號的主題是「不要成為鬆垮的女人!養成一生都能瘦的習慣」,裡面提到的飲食與生活觀念都相當值得我們認識,而日經ヘルス也募集一些讀者,調查一些她們對這些觀念的認知是否正確。


此文章會分為上與下篇,上篇講的是身體健康觀念;下篇則是飲食觀念。


【身體健康篇】


問題1:體內脂肪細胞的數目從小時候就固定了,一輩子都不會改變

這是錯的,讀者回答正確率是11%。


以前的教科書有提到人的脂肪細胞一輩子有三次的增加機會,分別是胎兒、剛出生一年以及青春期,不過實際上是只要一直吃的話,脂肪細胞還是會越長越多的。


問題2:不太活動的話,你的肉就會變成充滿油脂的霜降肉

這是對的,讀者回答正確率是66.7%。


隨著年齡的增加,我們的肌肉會越來越少,但如果都不太活動的話,肌肉量也會越來越少。少掉的肌肉空隙由脂肪填充,就跟霜降肉一樣,整片肉佈滿了油花,可口的呢!


問題3:駝背不僅影響你的體態,還會讓你的臉變得鬆垮

這是對的,而讀者回答正確率高達100%。


我們的臉部肌理變化跟姿勢有很大的關係。一旦你習慣駝背的話,由於頸背肌肉牽引的關係,你的臉會看起來較為鬆垮。


問題4:「爬樓梯消耗1大卡」與「少吃1大卡」,這兩種都有減肥的效果

這是錯的,讀者回答正確率是77.8%。














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大部分的人應該也跟這些讀這們一樣「不都是少掉1大卡嗎?」減肥的較果當然是一樣的。我想這也許是很多人想要減重的時候,總是忽略增加活動量,僅用少吃來執行減重計畫的原因之一吧。

少吃帶來的能量缺乏,身體會分解肌肉來補缺少的能量;而靠活動減少的熱量則能增加身體的肌肉量,增加基礎代謝率。也就是說,如果減重計畫裡面沒有包含增加活動量的規劃,很可能會讓你因為肌肉量減少,基礎代謝率下降而使得減重結果不理想,甚至是失敗。


問題5:不持續運動20分鐘以上就沒有瘦身的效果

這是錯的,讀者回答正確率是66.7%。


或許你曾經聽「運動要做有氧運動,運動超過20分鐘以後就會開始燃燒脂肪」,但實際上我們身體在能量利用上並不非如此,不管你運動的時間有多久,糖與脂肪都是會被身體用來產生能量的。而所謂運動20分鐘的概念,則是指當我們運動20分鐘之後,脂肪細胞的脂肪會釋出來被當做能量使用。


還有一點,不管你是一次運動20分鐘,還是兩次運動時間加起來20分鐘,所消耗的能量都是一樣的喔。不要再說沒有時間了,在一天裡頭,擅用零碎時間活動也是能增加熱量消耗的。


問題6:激烈運動會讓人很快就肚子餓,體脂肪就不太容易被燃燒

這是對的,讀者回答正確率是77.7%。


有些靠運動減重失敗的人,一定有經過一段時間的激烈運動後,體重不減反而增加的經驗。原因有二:


•一個是激烈運動時(心跳速度每分鐘120~140下),由於糖是比較好利用的能量來源,身體會傾向多使用它來產能,而脂肪的利用率反而會下降。


•激烈運動後很快就肚子餓,一不小心就吃太多東西了


以上這六個問題,你答對多少呢?


馬上就開始嗎?沒關係,過完年再說吧~先好好過個年,過年後再來好好養成「一輩子不鬆垮」的計畫吧!雖說一輩子是誇張了點,但一旦你這麼做,就能讓自己在當下的年齡擁有更好的體態與健康。


【更多營養知識,詳見《營養共筆 》】







via UDN健康醫藥

2014年2月25日 星期二

健康存摺 1年就醫全都錄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












健保署昨推出健康存摺查詢,民眾只要使用自然人憑證,即可透過網路查詢個人就醫紀錄。 記者黃士航/攝影


不少人一年到頭看病,卻不知道吃了哪些藥,也忘了接受哪些檢查?健保署為幫助民眾做好個人健康管理,將在年底前建置「健康存摺」系統,個人在過去一年的就醫紀錄,包括門診、住院、用藥、檢查、手術及處置等,都可一覽無遺。

健保署昨天舉辦「健保十九,健康久久」記者會,為健保開辦十九周年、邁入第廿年之際,提出「醫療支出面十項重大管理計畫」,並宣布將建置世界首創的「健康存摺」系統。健保署長黃三桂說,在全球已實施社會保險的國家中,台灣首開先例讓健保被保險人可掌握本身就醫紀錄。


健保署主任秘書蔡淑鈴指出,目前健保IC卡可紀錄民眾最近六次的就醫資料,但只有就醫日期、醫療機構及處方,供醫師及病患查詢;但仍過於簡單,因此該署參考澳洲的e-health的概念,擴大到被保險人過去一年的就醫資料都可供查詢。


健保署企畫組長張鈺旋表示,該署已建置好被保險人的承保資料及就醫紀錄的倉儲系統,年底前將開放民眾主動查詢,只要有自然人憑證、讀卡機,就可登入健保署網站申請,屆時隔天就能下載過去一年的就醫紀錄,包括門住診時間、用藥、手術、處置,以及民眾自付金額、健保支付點數等,申請隔天即可下載。







via UDN健康醫藥

「黑熊之父」李藤正抗癌成功 天天走4公里路

【聯合報╱記者蕭雅娟/屏東報導】












台灣黑熊之父李藤正。 記者蕭雅娟/攝影


台灣黑熊之父李藤正,去年8月到衛生福利部屏東醫院就醫,及時發現罹患多發性骨髓瘤,接受半年標靶治療,現在每天運動走4公里路,保持身體健康,他鼓勵大家「要勇敢面對疾病」。

長治鄉民李藤正,飼養台灣黑熊20餘年,堪稱屏東黑熊專家,還曾和木柵動物園簽訂合作計畫,他今年71歲,去年9月因下背痛,難以行走,到衛生福利部屏東醫院就醫,被診斷出罹患第三期多發性骨髓瘤。


他雖被診斷罹癌,但他堅持走下去,他說,「難道要放著等死嗎?」他接受標靶治療後,終於可以行走,他開始小步小步走,避開階梯,能走多遠是多遠,也會外出曬太陽,現在他每天走4公里路,身體很硬朗。


李藤正鼓勵癌症患者,「癌症不是絕症,不要害怕,相信並配合醫師,就會慢慢恢復健康」、「什麼都要吃,要營養均衡,不要信偏方,病情就會獲得控制」。


屏東醫院腫瘤治療中心昨天成立,屏東人不必再長途奔波、遠赴高雄就醫,可在地享有相同的醫療資源,去年癌症新發病例約有450例,李藤正是該醫院第1個多發性骨髓瘤病人。







via UDN健康醫藥

改變生活型態 減少癌症風險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預防癌症,基因、環境因素或許不容易克服,但調整不良的生活型態卻是個人可做的努力。世界衛生組織認為,避免接觸菸草、濫用酒精,控制感染及肥胖,可以大幅降低癌症風險。儘管許多癌症的治療已露曙光,但事前預防仍值得努力。


國際癌症研究總署主任克里斯多福·懷爾德表示,民眾總是比較關心如何治癒癌症而輕忽預防。目前癌症治療雖大幅進步,但減少癌症危害最理想的方式為預防及早期發現。


英國新南威爾斯大學教授伯納德·史都華特認為,改變不良生活型態,可減少癌症風險,政府應對含糖飲料課稅,從政策上力圖減少民眾飲用過多含糖飲料,降低肥胖的發生,進而減少肥胖所誘發的癌症。世衛的調查顯示,近六成的人不知道肥胖增加癌症風險。


此外,伯納德·史都華特指出,不少人仍不知道長期吃下過量的加工紅肉,恐增加腸道癌症的風險。酒精過量則造成口腔、消化道及肝臟相關癌症。


全球統計發現,肺癌持續蟬聯男性發生率及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大腸癌緊跟在後;女性則是乳癌排第一。


除了二手菸、細懸浮微粒等汙染外,醫師推估國人罹患肺癌的另一個主因是廚房油煙。廚房油煙中的致癌物成份包括異環胺類、多環芳香烴和硝基多環芳香烴等,經常吸入危害不小。最好的預防方式就是改善通風,儘量不要油炸、乾煎,多採用煮、燉的烹調方式。


醫師指出,肺腺癌的原因可能和基因、飲食、環境污染、空氣品質或居住環境有關,可能是多重因素造成。許多研究也正在探討相關危險因子。


癌症還常伴隨其他健康問題,北市聯合醫院小兒科醫師吳宗侔表示,罹患癌症的兒童,由於免疫力差,多半也是感染的高危險群。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via UDN健康醫藥

空污傷孕婦 易導致高血壓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孕婦最好少接觸空氣污染。有研究發現,孕婦若接觸空氣污染,出現高血壓的機率就會大大增加。


醫學專家指出,女性懷孕時如果吸入外面空氣污染有毒物質,很容易產生高血壓威脅,當出現高血壓,就容易造成妊娠毒血症等併發症,嚴重甚至可能奪人性命。研究人員發現,對孕婦來說,空氣污染所產生的毒性、傷害與香菸煙霧、二手菸不相上下。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流行病學助理教授徐曉慧(音譯,Xiaohui Xu)表示,胎兒生長過程,對環境非常敏感。這就是為什麼要進行這項研究的主因。孕婦一旦有高血壓問題,疾病發病率、死亡率就會上升,還可能引起早產等問題。


研究團隊以二○○四年到二○○五年當中二萬兩千名產婦為研究對象,研究人員分析其就醫、病歷紀錄,然後再比對美國環保署空氣污染數據。研究期間有百分之四點七的人在懷孕過程出現高血壓。


結果顯示,孕婦如果常接觸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酸性、灰塵或金屬懸浮微粒與沙塵等四種空氣污染物質,出現高血壓、妊娠毒血症的機率便會大為增加。研究成果已發表於「流行病學與社區健康期刊」。


空氣污染不只會對孕婦、胎兒造成傷害,根據美國胸腔協會資訊,空氣污染也會透過多種管道傷害人體健康。像一些常見空氣污染物質可能會讓人提早失去生命,或造成呼吸急促、胸痛、哮喘、咳嗽等症狀,且空氣污染物質也會增加氣喘發作風險。若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接觸空氣污染,很可能增加就醫、住院機率。


美國胸腔協會提醒,氣喘、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患者、兒童、青少年、平常需要在室外工作或常在室外運動的人都要注意空氣污染威脅。此外,像六十五歲以上年長者、心血管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也要小心空氣污染可能帶來的傷害。即使是身體健康的人,也盡量不要接觸空氣污染,以免影響健康。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via UDN健康醫藥

開學症候群/簡單動一動 「收心」好精神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專題報導】

開學了,但許多小朋友仍沉浸在過年歡樂氣氛中,出現「開學症候群」。衛福部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吳錦雯設計「收心操」,透過簡單的招式,幫助小朋友收心並集中注意力。


吳錦雯指出,許多研究證實,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刺激腦內啡分泌,對於因「開學症候群」而不想上學、提不起勁的學童,家長應鼓勵孩子到戶外動一動,切勿因天氣寒冷或下雨,瑟縮在椅子上做「低頭族」。


吳錦雯所設計收心操,包括「公雞旋轉式」、「駱駝式」、「搖籃式」。她說,這些簡單的招式可在空腹或飯後一小時,選擇家中地板、床上做運動,透過訓練小朋友扭腰、伸展,強化軀幹側邊旋轉肌群,讓小朋友軀幹穩定,避免姿勢不良,也可以振奮精神、提升專注力,還能按摩腹部,幫助排便順暢。







via UDN健康醫藥

肺癌第二期 需要化療嗎?

【聯合報╱採訪整理/記者張嘉芳】

Q:醫師宣布我是肺癌第二期,需要化學治療嗎?後續治療該怎麼辦?


A:肺癌治療需考量腫瘤種類、期別及病患體能,以非小細胞肺癌為例,通常第一期不建議化療,但第二期或第三期,通常有淋巴結轉移,術後應接受輔助性化療,降低復發率。


若病人年紀較大,可由醫師評估體能狀況,當好處大於風險才考慮化療,這也是個人化醫療的展現。


肺癌依型態可分小細胞肺癌及非小細胞肺癌,以非小細胞肺癌占多數。目前第一線化療組合主要是鉑類(白金類)搭配另一種化療藥物,例如鉑類加「愛寧達(Pemetrexed)」,適用於非小細胞癌中的腺癌及大細胞癌;至於非小細胞癌中的鱗狀細胞癌及小細胞肺癌則不適用。


化療藥物的特性是殺死生長旺盛的細胞,除了癌細胞,還可能傷害口腔黏膜、毛髮、腸道上皮及骨髓造血等細胞,常見副作用包括惡心、嘔吐,掉髮、腹瀉,或因口腔潰瘍而影響食欲。


由於化療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導致貧血、白血球或血小板低下,化療期間免疫力低下,感染機會增加,可能引起敗血症或敗血性休克,恐有生命危險。醫師在化療期間會監測患者血球數,減少併發症。


另外,老年患者體能狀況和免疫力較差,常合併慢性病,不見得可承受兩種化療藥物,有時顧及體力及感染風險,改用單一化療藥物,如此副作用減少,但效果也會打折。


如果第一線化療藥物抑制腫瘤效果不佳,通常會改為單一化療藥物,如紫杉醇類、健擇(Gemcitabine)、溫諾平(Vinorelbine)等,副作用較小,但此時腫瘤反應率不如鉑類組合藥物。不過,若鉑類效果不佳,表示腫瘤頑強,此時病人體力又差,後續化療選擇受限,對腫瘤縮小的期望,無法太高。


目前化學治療是鱗狀細胞癌、大細胞癌及小細胞癌的第一線治療方式,對有基因突變的肺腺癌病患,可考慮標靶藥物,一旦產生抗藥性,再選擇化療藥物。


諮詢/台大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陳冠宇







via UDN健康醫藥

國內幼兒睡太少 可能影響專注力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你家小朋友一天睡幾小時?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國內三到六歲幼兒,每天平均只睡九小時廿六分,遠低於美國幼兒;專家說,幼兒睡不夠或太晚睡,專注力會不佳,而且容易長不高。


台中教育大學幼教系教授駱明潔問卷訪問一千兩百名公私立幼兒園三到六歲幼兒家庭照顧者,了解幼兒睡眠狀況。


結果發現,小朋友平均夜間睡眠時數九小時廿六分,只有一成一睡超過十小時;能在晚上九點以前就寢的,只有近一成七。這項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的《台灣公共衛生雜誌》。


駱明潔指出,根據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的建議,三到五歲幼兒應至少睡十一到十三小時;五到十歲,應睡十到十一小時,否則容易專注力不集中,且可能出現攻擊他人等行為。


與國內過去類似研究相比,這次研究顯示,台灣幼兒睡眠時間愈來愈短。駱明潔指出,與3C產品及國內廿四小時商店盛行不無關係。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楊晨指出,孩子青春期前的長高與否,生長激素扮演關鍵角色,運動後和深夜熟睡時都會分泌;尤其晚上九時到深夜三時是分泌高峰期,這段時間若清醒,生長激素就不易分泌。


駱明潔指出,幼兒大腦發育尚未完全,中午可小睡一小時,避免下午打瞌睡,且不應讓孩子吃宵夜。







via UDN健康醫藥

遲到、身體不舒服…開學症候群作祟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專題報導】












記者陳柏亨/攝影


小學四年級的小樺,每天一早媽媽叫他起床,他總是推拖拉,喜歡窩在被子裡;媽媽心想,天氣冷,那就再讓他多睡一會;但已經快遲到了,他一下子說頭疼,一下子又說肚子疼,要求媽媽能替他向老師請假。

寒假剛結束不久,但不少醫師都接到家長請託,要求開立診斷證明,證實孩子身體不適,作為請假之用。


三軍總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葉啟斌表示,最近他就開了好幾張證明,從國小四年級到國中、高中生,普遍的共通點是,開學後每天都遲到,容易倦怠、慵懶,精神焦慮、緊張,食欲變差、無法正常排便,還會失眠,「說穿了,其實就是『開學症候群』作祟」。


葉啟斌說,「開學症候群」屬於適應障礙,常在較長的假期結束後出現,各階段學生都可能發生,以國中、國小學童較常出現。究其原因,可能是學童玩心太重,上學時不斷回想放假時日夜顛倒玩電腦、打電動的快樂時光,以致對上課無精打采;如果新的學期,孩子更換老師或是重新分班,也較容易產生開學症候群。


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學童曾遭受較大的壓力事件,例如被同儕霸凌,或家長對孩童功課表現要求過嚴苛者,也會在上學前會極度感到沮喪、焦慮,因此排斥上學。


他表示,輕微的「開學症候群」,只是短暫地適應不良,會隨著重新熟悉校園,迅速改善,通常會在幾天到1周內就會消失;但如果孩子情緒低落、焦躁不安或睡不著等症狀,持續超過1周以上,甚至拒學、逃課,家長應陪同孩子到精神科門診。


若發現孩子出現排斥上學情形,葉啟斌說,家長需以耐心與包容,應先傾聽不想上學原因,給予言語鼓勵,例如「同學都很想看到你」、「你功課最棒了」,讓孩子對上學不恐懼。至於症狀較嚴重者,出現嚴重焦慮或無法入睡的情況、這時醫師才會開給藥物,讓病童可以安心睡覺並減輕焦慮。


不過,葉啟斌強調,避免孩子每次開學都出現開學症候群,造成親子關係緊張,甚至要「押」著孩子上學,應回歸到「預防勝於治療」,父母親最好幫助孩子有收假前的心理建設與準備,適當調整作息,並矯正不正確的讀書方法,免得孩子面對開學後的功課壓力無法適應。







via UDN健康醫藥

2014年2月24日 星期一

痛到受不了! 僵直性脊椎炎作怪

【聯合線上企劃/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免疫風濕科 郭孝齡醫師、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 方耀凡醫師 受訪】 

才28歲,小邦(化名)卻像個鐘樓怪人!僵直性脊椎炎侵犯他關節附近的肌腱及韌帶等軟組織,造成粘黏、也無法進行簡單的活動,更別說上班!其實他在高中時,就有下背痛的「老症頭」,拖了十年才到免疫風濕科報到,負責治療的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免疫風濕科醫師郭孝齡表示:「現在才來治療真的是太遲了!」


美國疾病管制局數據證實,關節炎是造成殘廢的第一主因!1 因僵直性脊椎炎會侵犯脊椎,一但發病,患者想抬頭挺胸都難,生活起居都需要旁人照料。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方耀凡醫師觀察,通常病人感覺到疼痛,不會立刻聯想到是關節問題,反而先去骨科或中醫進行推拿,最後才找上免疫風濕科,但卻已延誤就醫。方耀凡醫師呼籲:「全台僵直性脊椎炎患者有近20-30萬人,若晨間起床感覺僵硬、下背痛,且持續性的發作,應盡早到免疫風濕科就診。」


「持續治療很重要!」方耀凡表示,經常有患者治療後症狀有明顯改善,但卻成了「落跑病人」,隔了好幾年等到症狀再犯,才回診,但屆時病情已惡化!至於治療方式,目前臨床治療主要是以緩解症狀,恢復身體功能為主,若患者在嘗試止痛藥、類固醇等第一線藥物無效後,建議可使用「抗腫瘤壞死因子」的生物製劑,目前生物製劑有三種藥物可選擇,施打頻率、方式都不相同,且皆有健保給付,病友可與醫師針對自身狀況討論合適的藥物選擇。


郭孝齡補充,對於B肝、C肝帶原者以及曾得過肺結核或容易感染的患者,使用生物製劑更需要注意,若能在治療的同時準備預防性的投藥,對患者的健康將是更好的把關。她在臨床也發現,僵直性關節炎症狀較嚴重的患者,在每周回診治療後病情受到穩定控制,且搭配物理治療或運動,可改善身體僵硬、減緩疼痛,除了用藥治療外,郭孝齡也建議多做伸展運動或游泳、多曬太陽,保持樂觀的心,便能減輕症狀享健康!







via UDN健康醫藥

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健康又樂活

【聯合線上企劃/奇美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林永章醫師、成大醫院內科部過敏免疫風濕科翁孟玉醫師 受訪】 

持續治療勿擅自停藥,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健康又樂活!


注意飲食管理,降低發炎指數!


病情不可逆,忌擅自停藥、減藥

類風濕性關節炎在台灣的盛行率約為0.4%-1%,約有十萬人患病,尤其好發於35-40歲中年女性。奇美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林永章醫師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因自體免疫發生障礙,讓體內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造成患者四肢腫痛不堪;病情嚴重的患者可以造成嚴重的關節損害。目前臨床使用生物製劑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成效頗為顯著。為了延續控制成效,建議病友應積極治療。」


病友也詢問,若關節不再疼痛是否代表沒有發炎、是否適合停藥、減藥,林永章醫師也以專業角度分享:「類風濕性關節炎成因複雜,病況更依個人體質有不同症狀,建議應與診斷醫師討論後遵從醫囑用藥,切忌擅自停藥、減藥,避免病情惡化。」


飲食管理相輔相成,地中海飲食顯著降低DAS28指數!

成大醫院內科部過敏免疫風濕科翁孟玉醫師指出:「除了治療,飲食控制對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也很重要。國外研究發現,攝取地中海飲食的病友經過三個月後,相較對照組,DAS28指數有超過0.6的顯著改變1(DAS28評分變化> 0.6於臨床被認為是具有意義的變化),證明好的飲食管理可抑制類風濕性節炎患者的發炎症狀、增加活力。另外,為了維持關節活動力,適度的運動與復健也是需要的,例如游泳、瑜伽。藥物治療搭配飲食與復健,更能提昇疾病控制成效。」


鄧如芳營養師進一步分享:「英國營養協會飲食建議2指出,患者可多攝取適度的鈣、含鐵食物或地中海型飲食,以減緩類風濕性關節炎症狀。地中海飲食包含:高脂肪魚類、柑橘類蔬果、含抗氧化劑食材,如木瓜、核果等。在烹飪時也應注意火候及時間,才能留住所需的營養素。」







via UDN健康醫藥

注意3「眉角」 擤鼻涕不變中耳炎

【聯合報╱記者郭逸君/桃園報導】

「擤鼻涕時,要壓住一側鼻孔!」聖保祿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吳俊璟表示,最近天氣忽冷忽熱,門診中兒童感冒的病例增加了兩成,就有一名5歲幼童,因為擤鼻涕方式錯誤,明明只是小感冒,居然併發中耳炎。


春季天氣不穩定,只要一不小心就很容易感冒,許多民眾的感冒症狀中,都會流鼻涕。吳俊璟說,如果鼻腔內有鼻涕,建議盡快清除,擤鼻涕的方式也很重要,若方法不對或倒吸太用力,把細菌、膿鼻涕,經耳咽管帶入中耳腔,容易引起中耳炎、中耳積膿、聽力下降。


吳俊璟建議,擤鼻涕一定不能太用力,否則可能會讓血管破裂,造成流鼻血的情形。擤鼻涕時,要壓住一側鼻孔,將另一側鼻腔內的鼻涕擤出後,以同樣的方式,再將另一側鼻孔的鼻涕擤出。


罹患感冒要盡快就醫服藥,平時要多喝水,早點就寢獲得充足的睡眠,規律的生活作息有助於感冒痊癒。


如果幼兒不會自己擤鼻涕,家長可以從旁協助,用棉花棒以轉動的方式,將鼻涕帶出鼻腔,「家長要切記,將棉花棒伸進兒童鼻腔時,動作一定要非常輕柔,如果幼兒清除鼻涕真的有困難,可以尋求醫師協助,以抽吸器將鼻涕抽出,緩解感冒不適症狀。」吳俊璟說。


吳俊璟指出,幼童如果罹患中耳炎,家長不用驚慌,大部分的急性中耳炎,只要適當投藥就可以治癒。


另外,少數兒童會併發中耳積膿,造成聽力受損,9成的患者3個月內積水會自行代謝,如果耳內積水不退,需接受中耳通氣管插入手術,透過引流將積水排除,恢復聽力。







via UDN健康醫藥

飲食清淡、避免去角質 可預防痘疤生成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 /台北報導】


許多人在意臉部外觀痘疤形成,應注意長痘痘期間避免經常手擠,以免細菌感染加重惡化,顏色沉澱,以及飲食應清淡。日常敷面膜保養、淡化痘疤,也應注意成份適用性。


痘疤形成原因、表現


痘疤主要是因為皮膚真皮內青春痘發炎所造成,屬於真皮層的發炎。當青春痘發作時沒有及時進行治療、控制,皮膚細胞的發炎反應會導致皮膚組織的破壞,造成疤痕的產生,一般而言,會造成皮膚凹陷及有色素的疤。痘疤形成的大小及樣式,主要視青春痘發生的病變程度,及個人體質的敏感性有所差異。


痘疤的形式有多類,當青春痘發作時的發炎反應愈嚴重,皮膚組織也破壞得愈多;發炎的部位愈深,皮膚組織被破壞得也愈深,之後可能留下的痘疤也會更明顯。類型表現上,像是有凹洞型、肥厚型、血管型、囊腫型,以及色素沉澱型。


預防痘疤生成原則


長痘痘後應避免直接用手頻繁擠,由於手與外界接觸帶有的細菌,容易增加皮膚再次感染的機會,讓青春痘惡化。此外,用手擠的力道難以控制,稍微用力可能會造成皮下瘀血,形成難以消退的沉澱顏色。飲食部分,應有所節制,包括辛辣、燒烤物、油炸物應少吃,多吃含維生素的蔬果,有助痘痘癒合。


專家看法


許多人會在臉部痘疤處勤敷局部面膜,是否有助淡化疤痕?皮膚科醫師郭玉玲表示,有痘疤者在敷臉時需特別注意,因為有些成份不僅不能淡化痘疤,反而可能刺激痘疤變得更深,最安全的敷臉成份像是蘆薈、玻尿酸,但若是想要淡化痘疤、黑色素、斑點等皮膚問題,可選用含水陽、熊果素、酵素、膠原蛋白、維他命C及E等成份。


注意事項


洗臉次數避免過於頻繁,一天早晚兩次較適合。過度清潔,雖然可將油脂清除乾淨,但也讓皮膚的天然保護膜油脂也會跟著變弱。容易造成痘痘肌,更加敏感和脆弱,影響痘痘的癒合。以及長痘痘期間,應注意避免去角質,以免造成敏感脆弱的皮膚,受更多刺激,加重痘痘症狀。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via UDN健康醫藥

雜物捨不得丟?恐是精神失調症狀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綜合外電報導】

總是捨不得丟掉家中的雜物,自認這些物品可能還有用處?美國史密斯學院心理學教授藍迪·福洛斯特表示,如果這些雜物超過擁有者的實際生活需求,且總是雜亂無章,難以維持整齊,這種行為就是一種精神失調的表現。


統計顯示,約百分之五的人口有不斷堆積雜物的行為,使家中看起來如同另類的資源回收中心。有些人每次購買外食的餐盒都不願丟棄,或是不斷收集把手、繩子、鐵絲,總認為丟了可惜。民眾也常不願意丟棄不需要的衣物、書本或紙張。


藍迪·福洛斯特教授表示,如果一個人不斷堆積自己不需要的物品,心中總是對雜物有種「難以割捨」的感受,卻又難以收拾整齊,便稱得上是精神失調的表現。


如果詢問這些民眾為何不願意丟掉一些雜物,他們常回答「以後還有機會用到」。


研究顯示,不斷堆積無用雜物的人,很多患者有憂鬱症,甚至具遺傳傾向,當決定物品重要性時,他們大腦的前扣帶迴皮質(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呈現異常活動,以致不易決定哪些物品該丟棄。


藍迪·福洛斯特教授強調,如果不斷堆積不必要物品的行為已影響日常生活,不妨求助醫師。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via UDN健康醫藥

楊志良/醫院改革 不能再等了

【聯合報╱楊志良】

沒錢難辦事,說得過去;但有錢還不好好辦事,是罪過。寄2009年接任署長工作時,健保虧損600多億,目前則結餘800多億,明年可能達到1000億,雖然這些結餘也不過多撐個4、5年,但全民健保財務從來沒有如此穩定。


財務穩定 改善人力配置


全民健保由嚴重虧損至轉虧為盈,二代健保的補充保費是原因之一,挹注了300餘億。但最大的改變是2011年4月起,保險費率由4.55%提升為5.17%(實施二代健保後,又調降為4.91%);且投保薪資上限由9萬元調高為18萬2千元,使高所得者負擔多些保險費,也算是一種「劫富濟貧」,符合社會保險「社會連帶責任」、「同舟共濟」的精神。健保財務短期內獲得穩定,這是全民支持努力的成果,值得國人慶幸。


因此趁財務穩定時,醫院運作上至少有兩件事需要立即改革,一是要求並落實新的醫院醫事人力設置標準,並符合勞基法的工作條件。醫事人力設置不足,血汗工作的結果,就是降低醫療品質,增加病患死亡率。


美國國家護理研究中心2002年的研究報告,醫院每名護理人員照護4位病人時,每多增加照護1名,病人30日內死亡增7%;增加照護至6名,死亡率大於14%;若增加照護到8名,病人死亡率陡升至31%。其他醫事人力也類同,醫事人力負荷過高是造成病人不必要死亡及傷害的主要原因。


落實評鑑 合理擴充人力


2012年政府公告新的醫院醫事人力標準,綜合醫院由每4床配置護產人員1名提升為3床1名。即使如此,醫院在實際營運時,由於輪三班及每周工作5天,每班每名護理人員也要照顧10床以上。


另一方面,評鑑要落實,一名醫事人員服務365「人日」才能計算為1名,而非以往常便宜行事,以評鑑當日登記人數為準,這應是起碼的標準。


其他醫事人員也都應依新的標準嚴格評鑑,只要人力一項不合格,評鑑就不予通過。如此,人力必然提升,血汗醫事人員得以緩解,離職率必然下降,人力也將回流。


財團法人醫院 定期改組


更重要的改革是,財團法人醫院的董事會,不能再任由少數人把持,而以增加結餘、擴充版圖,甚至自肥為經營目標了。


財團法人醫院雖不是公立醫院,卻是不屬於任何個人或法人財產的「公共的醫院」,因此免除多種稅捐,董事們依法全是無給職,只是代替社會經營管理而已。但若干醫院董事們的心態,卻認為財團法人醫院是「董事們」的醫院,並不把員工當作夥伴,壓榨醫事人員而成為血汗醫院。


醫院不照顧內部顧客(員工),必然也不會照顧外部顧客而不以病人為中心。因此應定期改組董事會,包括由基層員工互選2人,當地村里長互選2人,及病患自行登記中,抽籤2人,至少共6人進入董事會。如此醫院必然提升以員工及病患為中心,而不再為血汗醫院及以擴充版圖為「志業」。


然而修改財團法人法困難重重,不知何年何月方成,簡單的方法是將此辦法列入評鑑,未如此執行,一律不予通過。如此則不但醫院,且台灣的醫療照護,必有另一番氣象。


(本文作者楊志良為前衛生署長、現為亞洲大學講座教授)


●健康名人堂邀請國內外醫藥公共衛生專家分享健康觀點與視野,每周二刊出







via UDN健康醫藥

嬰兒期就吃鹽 長大更愛重鹹

【聯合報╱記者林思宇/專題報導】












記者陳立凱/攝影


現代人愈吃愈鹹,可能是孩童時期就養成的習慣。美國研究發現,在嬰兒時期吃加鹽食品,日後更愛鹹食。董氏基金會昨天呼籲,青少年和學童愈吃愈鹹,鈉攝取量甚至比成人還高,應避免讓孩童太早接觸高鹽食品,以免養成嗜鹹壞習慣。

董氏基金會2012年調查1140位11到61歲民眾,發現學童比成人更喜歡也更常吃高鹽食物,最常攝取的含鹽較多食物,依序是鍋貼、炸雞塊、鹹酥雞、炸排骨、即食湯品、洋芋片、泡麵等。2010至2011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也顯示,學童每日鈉攝取量比成人高,超出建議量2400毫克的1.5到2倍。


「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發表一項研究,讓2到6月大的61名嬰兒試喝白開水和兩種不同鹹度的鹽水,2個月大的嬰兒對鹽水多不感興趣或拒喝,但6個月大以前吃過餅乾、穀物等加鹽調味食品的嬰兒,明顯偏好鹽水;3年後再追蹤3到4歲的孩子26名,6個月大以前吃過餅乾、穀物等加鹽調味食品的孩童,日後也比較喜歡重鹹食物。














圖/聯合報提供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說,孩童鈉攝取過量,會妨礙對鋅的吸收,影響智力發展,更會增加日後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胃癌、腎結石等慢性病風險。

她警告,身體要排出過量的鈉時,還帶走鈣質,導致骨鈣流失、骨密度降低,影響成長發育,造成孩子長不高、成人骨鬆等現象。


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說,現代不只小孩吃太鹹,大人也吃太鹹,常常一碗湯就含有1公克的鹽,很容易就超標;更不用說國人愛吃的鹹酥雞,除了醃漬時放鹽外,炸完還要加胡椒鹽,鹽量驚人。很多人減重減不下來,李婉萍說,也許就是鹽分惹禍,因為鹽會使水分滯留;民眾不要覺得喝湯沒關係,湯裡也有鹽分,不加鹽的湯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via UDN健康醫藥

有腸癌家族史 該做預防性切除大腸?

【聯合報╱整理/記者楊欣潔】

Q:有一種說法,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人超過40歲,乾脆直接預防性切除大腸?這樣對嗎?


A:目前僅針對家族性大腸直腸瘜肉(FAP)患者,建議滿18歲可考慮接受預防性大腸切除。


近年因流行病學及分子生物學進步,大腸直腸癌的危險因子開始被了解,包括老化、家族病史、飲食習慣西化,如精緻飲食、高脂低纖食物等,都會增加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會。


根據針對大腸直腸癌患者,統計其危險因子,75%是偶發性的,約20%有家族大腸直腸癌病史,5%具遺傳性的非瘜肉症大腸直腸癌(HNPCC)。另外,約1%的患者為家族性大腸直腸瘜肉(FAP)及潰瘍性結腸炎。


就年齡而言,大多數結腸直腸癌患者都在50歲以上,因此公認的大腸直腸癌預防性檢查,一般建議從50歲開始;若一親等親屬,也就是指父母、子女,曾罹患大腸直腸癌、大腸瘜肉、或2位以上的二親等親屬曾罹患大腸直腸癌,建議預防性檢查提早至40歲開始,每5年檢查一次。


其中家族性大腸直腸瘜肉(FAP)患者,大腸直腸可能會有多至上百顆瘜肉,這類患者在青春期便建議每1至2年接受一次大腸鏡檢查,因為日後幾乎都會發生大腸直腸癌,因此建議患者接受預防性大腸直腸切除。


除了此類患者,其他高風險族群不建議進行預防性切除手術,遺傳性非瘜肉症大腸直腸癌(HNPCC) 家族、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等高風險族群,未來罹患大腸直腸癌機率都不如家族性大腸直腸瘜肉患者來得高,且手術必須承擔一定風險,術後也可能有腹瀉等副作用,因此建議定期檢查即可。


不過,高風險族群檢查頻率需較一般風險民眾密集,民眾可洽詢專科醫師訂定適當的檢查計畫。


諮詢/三軍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李家政







via UDN健康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