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吃甜食變胖又變矮?! 戒甜食、多運動,想長高要「趁早」!
我的孩子好像特別矮?要不要趁現在努力衝刺?打生長激素有效嗎?安全嗎? 醫師提醒,長高要「趁早」,青春期初期是絕對關鍵。要不要使用生長激素,需看是否缺乏及需精確的檢驗、診斷後決定,更重要的是飲食要均衡,拒絕甜食、早睡、多運動,孩子才能長得高又健康。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部小兒遺傳主任楊晨說,身高與遺傳關係密切,但遺傳既無法選擇及決定,那麼後天及環境的因素便是很重要的了。人一生的身高的成長在母親的肚子裡佔25%,出生後至青春期共佔了60%,而青春期後期只佔了15%。
不少父母直到孩子變聲、女生初經來潮的寒暑假,才驚覺孩子已進入青春期,而且還比鄰居、同學矮!憂心忡忡來問診,然而這時孩子多是青春期後期,一旦錯過發育黃金時間的那60%,即使再怎麼治療效果也有限度。
由腦下垂體分泌的生長素,是正常生長所必須的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時間點分別是:晚上9點到凌晨3點、運動後以及肚子極度飢餓時。其實「都是肚子很餓的時候」,楊晨笑著解釋,三種狀況都是肚子空無一物之時。
也因此,若要了解孩子生長激素是否真的缺乏,必須安排住院兩天,晚上12點後不再進食,同時在白天早上9:00肚子最餓時施打胰島素、讓血糖下降,用醫學的方法模擬人體最飢餓的狀態,在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時進行檢驗才能準確判斷。此時生長激素單位小於7,才可確診為生長激素不足的生長遲緩。如果只是隨機去診所、檢驗單位抽檢,「幾乎每個人都生長激素不足」,當然不準!
根據美國FDA核准使用生長激素治療的疾病種類,目前健保給付生長激素條件較嚴,僅有生長激素缺乏、透納氏症及小胖威力症才給付。且生長激素缺乏的要件,除了抽血檢驗外,還必須同時具備另外3項要件,即:生長曲線低於3個百分位,也就是說在1百個孩子中的身高是倒數三名、一年長不到4公分以及X光檢測骨齡低於實際年齡2歲。
不過,大部分疑似生長遲緩的孩子,其實都在邊緣地帶,雖不一定完全符合健保局的條件,實際上已是生長激素缺乏或生長激素作用不良,必須立即改善生活方式,或同時考慮自費施打生長激素。
無論有無生長遲緩困擾,良好的生活方式絕對是長高的重要影響因素。楊醫師建議,發育中的孩童在餐與餐之間,絕對不要吃油炸食物及甜食;國小生宜晚上10點前睡覺,國中生最晚也不應超過 11 點;每天運動30分鐘以上,最好是跳高、跳繩之類的運動500下,再配合其他運動;均衡飲食、每天至少喝500c.c.牛奶或均衡補充鈣質及蛋白質。「雖然不容易」,楊晨說,台灣孩子幾乎愈來愈少做得到,但她多會鼓勵家長,讓孩子至少每天做到3項以上。尤其必須遠離甜食誘惑,甜食不僅會使孩子變胖,更會使女性賀爾蒙在身體內貯存,傷害到負責長骨發展的軟骨細胞,絕對是身高殺手。
1985年後,醫界以DNA合成的生長激素進行治療,近30年來藥效相當穩定,也不再有過去的感染風險。生長激素治療貴在持續、必須天天投予,至少要施打一年。然而,一開始多是普通針劑設計,必須自己混合配藥,小朋友看到針頭更是害怕,導致配合度不良,療效受影響,療程無法繼續,功虧一簣。但如今已有看不到針頭的無針注射器,甚至進化為自動感應器,調配好的藥物直接填裝在注射器內,還有微電腦記錄每天的注射時間,量身調整劑量、注射深度、速度,使用簡單又無痛的器材,大幅提高孩子配合度,成效更佳。
那麼到底要什麼時候開始治療、要施打生長激素多久?楊晨說,最佳治療時間,當然是在發育早期,男生骨齡超過16歲、女生14歲,就不會長高了。因此最適當的治療期,應是男生14歲以前、女生12歲以前。通常第一年施打效果最好,若持續治療,每年增加身高幅度應至少2公分,也就是說年成長超過6公分,才表示具效果,應繼續治療到骨齡足齡為止。
via UDN健康醫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