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蔡容喬∕台北報導】
案例故事:46的阿明身材壯碩,也保持運動習慣,不過每次到醫院體檢量血壓,總被醫師警告血壓偏高,要注意飲食控制及運動。平日愛吃辣及重口味食物的他不以為意。
幾個月前公司運動會,阿明跑步時突然頭暈、胸悶,接著出現嘔吐、呼吸不順等症狀,緊急送醫量血壓發現,收縮壓及舒張壓分別飆高到200mmHg(毫米汞柱)及110mmHg。
心臟病患 常在登山跑步時發作
高雄市阮綜合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朱家煌指出,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臟麻痺、心絞痛(心肌梗塞)、心律不整、出血性心臟衰竭、高血壓、中風、先天性心臟缺損及風溼性心臟病等等,其中又以心臟麻痺、中風與高血壓最為普遍。這類患者大都被醫師叮嚀要有運動習慣,但卻有不少人是在登山或跑步時心臟病發。
朱家煌表示,研究證實運動可以減少三酸甘油脂的量、增加高密度脂蛋白,並可減少血中胰島素濃度,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增加心臟本身的血液供給能力,減輕心臟負擔。不過,若運動時強度過高,反而可能又引發心肌缺血、明顯心律不整或頭暈、呼吸不順等不適症狀。
有這些徵兆時 最好別去運動
1.如果身體本來就不舒服,心跳次數每分鐘超過100下,或是血壓飆高到180/110mmHg,就不適合運動。
2.運動時出現不適症狀,10到15分鐘還沒有改善,要趕快就醫。
3.冬天寒流來襲及清晨時段,因血壓升高,患者最好也不要選在此時運動。
朱家煌表示,心血管疾病患者需定期接受運動心電圖檢查,以確認在運動狀態下可能導致的心肌缺氧程度;從事體力活動前,也應先量血壓確認在正常範圍,再開始運動。
※延伸閱讀》
‧怎麼運動 才不會心臟病發?
‧留意徵兆!血管塞在哪 症狀不一樣
‧蘋果型肥胖 多半血管包層油
via UDN健康醫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