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報導】
國內肺癌患者以肺腺癌占多數,肺腺癌治療前,一般會做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檢測,即使檢驗呈現陰性,也別灰心,患者仍有其他標靶藥物可以選擇。
基隆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賴建宏表示,肺腺癌的發生除了與EGFR基因突變有關,ALK基因錯位也會導致肺腺癌,尤其是45到55歲的中年族群,ALK基因突變機率也較老人家高。
基本上,肺腺癌屬於非小細胞肺癌的一種,ALK基因突變占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5%,目前市面上已有針對ALK基因突變的標靶藥物,它會攻擊癌細胞表面的特定靶心,阻斷癌細胞傳遞訊號,促使癌細胞萎縮。
「EGFR與ALK基因互斥。」賴建宏說,肺腺癌患者若EGFR基因突變檢測陰性,ALK基因突變檢測呈現陽性的機率為六分之一,患者可選擇其他標靶藥物,積極面對,勿輕言放棄治療。
歡迎上癌症希望基金會網站下載衛教手冊:
希望之路~面對肺癌
免費諮詢:0809-010-580
via UDN健康醫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