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0日 星期日

楊定一/取捨之間 如何回到快樂

【聯合報╱楊定一】

快樂是每個人的基本欲望,人人都希望自己隨時快樂。快樂,讓人感覺一切都變得平安、舒適,回到一種「當下就好」的感動。快樂是宇宙中和諧穩定的狀態,能量消耗最少,是一切眾生歷經千百萬年演化的必然結果。唯有快樂才能推動個人生理、心理,乃至於人類社會發揮最佳的效能,而快樂本身也是個人及社會充分發揮之後必然的結果。


你的快樂無需任何條件?也不需要任何理由?無關乎年齡、外貌、社會地位或者健康狀態嗎?你的快樂是一種隨時、隨地,無所不在的快樂嗎?快樂可以源自內心,也可能由身旁任何事物而引發,甚至可以毫無來由。這樣的快樂既不受環境影響,也無需矯飾造作,它本身就是無限,足以讓我們重拾生命的完整。而這一切,都是你我必須重新為自己爭取的權利。


我們本來就有快樂的能力,得以享有無條件的快樂、至高的喜悅,但這與生俱來的權利的確需要你重新去拾回。但拾回快樂並不是憑藉「獲得」,而在於「捨棄」,重點是「放手」而不是「累積」,甚至不在於「堅持」。這一點,可能大大地違背了我們成長過程中深信不疑的信念。也就是說,唯有能捨棄自出生以來囤積在我們身體或是心裡種種負擔和依賴,並且有效率地清除廢物,直到心靈澄淨為止。


很多簡單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回到快樂。重點是,在現今講究舒適、便捷、刺激、精緻的生活中,我們必須認清,許多努力追求人生目標,卻讓我們逐漸遠離快樂。


例如,當我們攝取飽足以及過度美味精緻的飲食來滿足口腹時,失去的不僅是維持健康的均衡營養,同時削弱身體的能量;當我們依賴各種先進的科技設備來減少勞動以滿足身體的安逸時,流失的不只是身體的活動力,同時因身體新陳代謝速度下降而加速身體退化;當我們不分日夜爭取時間投入工作成就或是個人財富的累積時,習慣以酒精、香菸、過量咖啡、高糖高熱量食物短暫填補空虛無力感,卻也因此讓身心累積過高壓力,帶來無窮盡的疲憊;當我們不斷對於周圍的人事物比較、計算和爭取利益時,不僅讓自己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也讓擔憂或恐懼阻礙氣脈順暢,令身心無法從緊繃中舒展開來。


這些我們一貫認為理所當然的生活習慣或信條,若無法減少或是捨去,勢必逐漸讓我們遠離原有平衡、健康,自然也難回到快樂。


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從開始深刻檢視自己過去所學和現在自以為了解的一切真相開始,一切回歸簡單、正向思考為基礎的生活態度,加上積極、懂得回饋的具體行動,不論是重新建立均衡適量的飲食、規律持續的運動、充分的休息與放鬆等好習慣,也能對周遭的任何人事物隨時展現慈悲心,無條件的接受現實生活的不完美;珍惜大地資源,順應大自然的律法與秩序法則而運作,如此才能逐漸把我們身心帶回平靜與和諧狀態,我們也才能夠從出生以來所承受的緊繃與兩難中釋放出來,成為自由的人,找回快樂。







via UDN健康醫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