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要病人健康,我就開心」,94歲的許再枝行醫逾一甲子,是彰化縣埔心鄉人口中的「再枝仙」,直到前年因年事已高,經過子孫不斷勸說要他歇業,他才甘願退休。媳婦許張秀妍笑著說:「剛退休的那一陣子,公公還經常嚷著要幫人看病呢!」
許再枝開設的「再枝診所」,是埔心鄉第一家西醫診所,裝潢古色古香,至今仍保留當年製作的木製診所招牌、木製候診椅、看診室、掛號櫃台,他一直捨不得改建。
許再枝在彰化縣田中鎮出生,大半輩子卻都奉獻給埔心鄉。他生長於貧困的務農家庭,眼見農民生活辛苦卻無好的醫療資源,立志長大後當醫師。14歲時,他就到嘉義縣水上鄉「中央診所」,跟著日本醫科大學畢業的叔父陳坤源習醫,在診所一住就是7年。
辛苦自學 21歲通過考試
|
許再枝說,當時為了學得叔父的醫術,從打針、包藥到打掃都做,上班時間辛苦不說,因買不起原文書,只好向叔父商借,趁診所打烊後苦讀,遇到問題就厚著臉皮纏著叔父,從不懂問到懂。這種精神讓他21歲就通過醫務技術考試,還到當時的台北帝國大學(今之台大醫學院)受訓半年,「這在當時可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呢!」
許再枝在診所工作時認識妻子詹蔭,23歲結婚不久,卻被日本政府徵召當兵,為了不上前線,他通過軍醫考試,被送往菲律賓馬尼拉一O三海軍醫院服役,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許再枝返回台灣,日本政府核發的醫師證照失效。他重新考取政府醫師執照後,民國41年在埔心鄉開設當地第一家診所「再枝診所」,他負責看診,妻子負責包藥。
病患賒帳 農作物當回饋
|
戰後百廢待舉,許多民眾生活普遍困苦,即使病痛也沒錢看病,許再枝讓病患賒帳,從未催還,大兒子許駿慧說:「欠款帳本厚厚一本,但父親根本沒在看」。鄉民為表示感謝,常送家中種植的農作物、自製菜肴,許駿慧說:「全都進了我們這群孩子的肚子」。
許張秀妍說,公公看診不分時段,常沒空吃飯,「下午一、兩點好不容易扒了一口午飯,聽到病患呼喚就丟下碗去看診」。許再枝也經常往診,病患行動不便無法到診所就醫,他就騎車行遍鄉內大街小巷。夜裡常有人背著發燒的小孩來敲門,他一樣起床看病;即使颱風來襲,他也毫不猶豫抱著醫藥箱、穿著雨衣涉水前往,他說:「病人的痛苦不能等」。
守護鄉民 內外婦兒全包
|
許再枝看診60年,埔心鄉許多居民被他從小看到大,內外婦兒各科幾乎全包。鄉民邱景豐說,他和許再枝的孫子是同學,從小生病都是到再枝診所報到,現在自己當了爸爸,「遇到女兒發燒,別家診所看不好,還是抱來給許醫師看病才退燒」,如今那位小女孩,現在已經念大學。
許再枝和詹蔭育有三男五女,卻無人繼承衣缽學醫,他笑說:「他們看我常忙到在飯桌上打瞌睡,覺得當醫師太苦了」。事實上,許再枝的孩子各有一番成就,有人開工廠當老闆,有人當校長,其中一個女婿還是退休中將,許再枝驕傲地把子女合照掛在客廳,他說:「只要不做歹事,做什麼都很好」。
不懂應酬 退休後簡單過
|
許再枝生活簡樸,唯一興趣就是養花蒔草,鄉民得知後就送來一盆盆的蘭花、樹苗,讓他的後院猶如小植物園。因為不懂得應酬,即使早年有人看中許再枝的人氣聲望,邀他從政,自己卻未曾動搖。因為「除了當醫師,其它都不懂」,退休後過著簡單的生活,許再枝說:「我很幸福、也很快樂。」
■許再枝小檔案
1921年,生於彰化縣田中鎮
1935年,到嘉義縣水上鄉叔父陳坤源開設的「中央診所」見習
1942年,通過日治時期的醫師執照考試「醫務技術考試」,並到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院接受6個月的訓練
1944年,通過總督府軍醫考試,赴菲律賓103海軍醫院服役3年半
1948年,考取中華民國政府醫師執照,至台南陸軍第四總院內科服役半年
1952年,在彰化縣埔心鄉開設第一家西醫診所「再枝診所」
2012年,91歲歇業退休
【2014/10/27 聯合報】
via UDN健康醫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