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4日 星期一

楊志良/衛生政策 只要大老不需老大

【聯合報╱楊志良】

何謂大老?或眼光遠大、前瞻引領國家發展、造福眾生;或創造發明、開發產業、雇用眾多員工,讓廣大受雇者得以安身立命。前者李國鼎,後者王永慶均屬之。


何謂老大?小焉者收收保護費、包娼包賭、魚肉鄉民;大者政商勾結、炒股炒房、惡性倒閉,以詐欺手段將社會大眾的錢掏到自己口袋,非但沒有創造社會價值,反而重傷國家。


利用民粹 傷害國家更深


最惡劣者莫過白道老大,利用民粹,倡導每縣市一所國立大學、沿海每鄉鎮一座漁港、普設工業園區、每縣市一家醫學中心(還好尚未發生),炒地皮、包工程,樁腳及親朋好友升官的升官,發財的發財,民眾認為對多所國立大學或工業園區、漁港,甚至醫學中心並沒有什麼不好,結果短多長空,傷害國家何其深遠。


顏春暉、王金茂、許子秋等人,在衛生署1972年升格之前,先後擔任衛生處長,升格後又先後擔任衛生署長。


顏春暉建立基層衛生體系(衛生所)、瘧疾研究所、防癆局等,大力消除各種傳染病;王金茂推動農村四年保健計畫;許子秋於無醫鄉普設群體醫療執業中心,消除無醫鄉,又規劃及執行醫療網計畫,改革省市醫院的營運,建立全民健保的基礎。


這幾位都是公共衛生界名副其實的大老,讓台灣民眾得以極少的代價享有良好健康水準,使台灣成為世界公共衛生發展的典範。


在我擔任署長期間,則有小兒科界的老大,要求給錢給人,設立國家級兒童醫院(醫學中心)。


要錢要人 無助醫療水準


兒童是國家的未來,他們的健康及醫療照護何等重要,但這個計畫我說什麼就是不能同意。因為這個計畫的重點只是增聘小兒科教授及主治醫師,購買儀器設備、增加研究經費等等。


對如何協助提升各醫院的小兒科醫療水準,如何增進兒童的預防保健,如何與婦產科醫師合作加強篩檢、減少先天疾病,如何提升早期療育以照護遲緩兒,如何培養更多優秀的小兒科醫護人才等,完全付之闕如。


更未論及孩童就醫可近性的提升,當然也沒有設立目標(若能提出將嬰兒死亡率減半及對無小兒科城鎮的解決方案,則該計畫的內容就絕對不同)。簡單的說,該計畫就是以發展兒科急重症治療為名,以獲取社會資源,鞏固小兒科老大的地盤。


兒童醫院 難降低死亡率


近來衛生福利部又倡議設立六家醫學中心級的兒童醫院,葉金川前署長已為文切切以為不可,本文雖是狗尾續貂,但此事是關乎於未來兒童健康照護的大事,非再嚴重提出質疑不可。


設立六家醫學中心級的兒童醫院,能提升各地區及區域醫院,甚或醫學中心的小兒科照護水準嗎?就算做不到每個城鄉都有小兒科專科醫師24小時待命,至少63個次區域總要有吧!設兒童醫學中心能解決嗎?還是會導致數量有限的小兒科醫師更加集中,使得就醫的可近性反而倒退呢?又設立兒童醫學中心,能使嬰幼兒死亡率更下降嗎?


前次衛福部取消醫學中心上限,各界譁然,才在壓力下召集各界專家卅餘人討論,結果除一人外,全體反對再增設醫學中心,且決議名額設限外更應設退場機制。


倡議設六家兒童醫學中心同樣未經各方討論,只是讓老大們獲得更多資源,實不可取。政府為增進國民健康設立衛福部,其衛生政策卻未以全民健康為依歸,政策倒退,真是可悲,可嘆!


(本文作者楊志良為前衛生署長、現為亞洲大學講座教授)


●健康名人堂邀請國內外醫藥公共衛生專家分享健康觀點與視野,每周二刊出







via UDN健康醫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