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較複雜、嚴重度較高的冠狀動脈心臟病,放置支架未必是最佳選項。亞東醫院副院長,心血管醫學中心主任邱冠明表示,歐美實證醫學研究針對冠狀動脈心臟病在何種情況下可以採用或不宜僅以支架治療,都有清楚的指引。
邱冠明副院長指出,放置支架通常恢復期較短,但未必能徹底解決複雜度高及程度較嚴重的冠狀動脈心臟病,很多民眾或知名人士因為擔憂心臟繞道手術恢復期稍長,仍寧可選擇放置支架。有些人甚至因為擔心別人知道自己生病或不想請假離開工作崗位太久而堅持以支架治療。
邱冠明醫師昨(十九)日在洪鈞培基金會公益講座中指出,醫療上支架有其價值,但不是所有冠心病皆適合以支架治療。比較複雜的情況,還是必須考慮繞道手術。當然所有的手術或治療都有風險,治療前的評估仍相當重要。
醫師提醒,放置支架後必須改變很多生活習慣,支架畢竟是外來物,容易吸引血小板凝集,如果忘記服用抗凝血藥,再栓塞的風險很高;臨床上就有患者為了牙科治療,避免出血,僅停止服用抗凝血劑兩天,血管再度栓塞。
而所謂繞道手術則是用別的血管跨過阻塞血管,連接主動脈和阻塞處的遠端,雖然恢復期相對較長,但在實證醫學上發現,確實能增加血流量,可以治療較複雜、嚴重度較高的冠狀動脈心臟病。
邱冠明副院長表示,各醫院心臟內外科應進行系統整合,哪些病人適合支架,哪些適合繞道手術,需進行分類與討論。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醫界證實,糖尿病患者較容易出現心血管疾病,而阿根廷研究團隊進一步發現,第二型糖尿病男性患者若睪固酮濃度較低,出現動脈粥狀硬化的風險就會增加。
這項研究已發表於美國內分泌醫學會所出版的「臨床內分泌學與新陳代謝期刊」。(JCEM)。研究顯示,男性若同時有第二型糖尿病、低睪固酮問題,產生動脈粥狀硬化的機率便會增加。研究人員認為,睪固酮可能與動脈粥狀硬化有關,當脂肪、膽固醇與其他物質累積於血管管壁,就會產生動脈粥狀硬化,此時動脈會產生斑塊,血流會大受影響,血管便逐漸被塞住,這些斑塊在日積月累下,就可能引起血栓。
研究作者毛里西歐‧法里亞斯表示,研究發現,中年第二型糖尿病男性患者若睪固酮濃度較低,較可能產生嚴重動脈粥狀斑塊,未來應該要進行更深入研究,才能了解低睪固酮問題、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聯性。
過去十年來,不少年長者接受睪固酮替代療法,而有些研究認為,睪固酮療法可能造成心血管併發症風險。男性出現性功能低下,且睪固酮濃度持續偏低時,有時會考慮使用睪固酮療法,不過美國內分泌醫學會認為,面對這種情況,用藥應該要保守一點。
這次研究當中,共有一百一十五名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參與研究計畫,這些人年齡都沒有超過七十歲,也都沒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研究人員為這些人測量睪固酮濃度與一些動脈粥動硬化指標,像頸動脈厚度、粥狀斑塊多寡、心血管內皮細胞功能與發炎指標等都納入觀察。其中有超過一半的患者睪固酮濃度較低。
研究人員發現,第二型糖尿病男性患者一旦睪固酮濃度較低,頸動脈厚度增加、血管內皮功能異常機率便上升六倍之多。低睪固酮患者當中,大約有百分之五十四的人承受較高血管疾病風險,相較之下,只有十分之一睪固酮正常男性承受較高血管疾病風險。
via UDN健康醫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