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5日 星期三

惡性淋巴瘤化療 脖子小瘤不見了

【聯合報╱陳苓萍/國泰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

數月前,61歲的郭女士洗澡時發現右側頸部深處有個小瘤子,起先不在意,但瘤子卻愈長愈大、愈長愈多。


同時間郭女士陸續出現食欲不振、體重減輕、盜汗情形,雖然心裡忐忑,在子女鼓勵及陪伴下接受檢查,結果確診為惡性淋巴瘤,目前接受化學治療,頸部的瘤子已然消失不見。


淋巴系統掌管人體免疫功能,除了淋巴結,各個器官也都有淋巴組織,淋巴瘤是起源於淋巴系統的惡性腫瘤,症狀隨原發部位不同,常見的症狀包含淋巴腺腫塊、體重減輕、盜汗、發燒等,部分淋巴瘤成因與感染或慢性發炎有關。


淋巴瘤本身對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具高度敏感性,近年來加上標靶治療及造血幹細胞移植蓬勃發展,目前淋巴瘤的治療成果快速進步且擁有多樣性選擇。


淋巴瘤治療根據細胞惡性度、型態、期別及影響部位,方法不盡相同。原則上包含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如Rituximab)、放射免疫治療(Radioimmunotherapy)、放射治療、高劑量化學治療合併造血幹細胞移植等。


針對淋巴瘤放射線治療儀器的選擇,頭頸部淋巴瘤建議使用強度調控放射線治療;侵犯肺部或肝臟的淋巴瘤,可以利用真光刀的呼吸調控放射線治療,能依呼吸速率進行影像及病患定位,使放射線射入腫瘤。


此外,高強度劑量可短時間內殺死癌細胞,減少周圍組織傷害;皮膚或皮下的淋巴瘤,建議採取電子線淺層治療;腦部淋巴瘤則可考慮放射手術治療。


切除手術則多半是為了確定診斷而切片檢查,或出現嚴重合併症時,像內臟器官穿孔或大量出血。


淋巴瘤預後視惡性度而定,低惡性度淋巴瘤雖不易根治,但5年存活率仍達七成,中高惡性度淋巴瘤侵襲性較高,其存活率隨期別增高而降低,但對於化學治療反應較好,因此約有四成病人在治療後能長期存活甚至治癒,可是復發率也不算低,因此當病人完成療程後,仍應遵照醫師指示,定期回門診追蹤。







via UDN健康醫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