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6日 星期四

飲酒少醉 先補充高分子纖維素

【聯合線上企劃╱文/張啟俊】












辛紹祺醫師。

圖/辛紹祺醫師提供




歲末年終假期將至,觀光旅遊、家族團聚、望年尾牙、過年春節、開市春酒…,免不了與家族好友小酌兩杯,但酒精90%是經由肝臟代謝,飲酒過量不但傷肝,如果不慎醉酒,隔日宿醉的頭痛、噁心等作用,更讓人受不了。

為什麼有些人酒量特別好?辛紹祺醫師表示,酒精即所謂的乙醇,進入人體後會形成乙酫,乙酫屬於毒性物質,因此會造成酒醉的種種不適感,但如果能轉化成乙酸,就能儘速被人體代謝掉。因此,一般人評斷酒量好不好,並不是指「身體可以自動降低體內酒精濃度」,而是在生理上發生「比較少的酒醉不適症狀」。酒醉現象則與麻醉安眠藥物對腦部組織的作用相似,乙醇必須進入血液到達腦部和組織細胞結合,才會產生酒醉現象。因此,具有「千杯不醉」體質的人,主因就是乙醇未與腦部組織細胞結合。


辛醫師進一步說明,坊間所謂的解酒劑或是解酒偏方,例如檸檬汁、硯精、氨基酸、茶酚或高劑量維生素B群等,大多只是提升肝臟的代謝功能,換言之,只是讓本來肝臟代謝功能比較不好的人,儘量能恢復正常,嚴格來說並不會提升更好的「酒量」,即便是有些微幫助,應該是心理作用大於生理作用。況且利用化學方式加速肝臟的酒精代謝率,對肝細胞的負擔更大,反而可能更傷肝。


一般酒精順喉而下進入胃內,約五分之一會被胃吸收,其他在小腸吸收,大約3-5分鐘即可進入血液中,經肝臟謝後就轉變成熱量或儲存為脂肪。肝臟每小時約可代謝15CC的酒精,因此大量喝酒就會造成肥胖。辛醫師強調,長期飲酒對腦部、肝臟、胰臟及腸胃道都會造成損傷,尤其會引發脂肪肝、肝硬化、食道及胃腸黏膜萎縮,影響消化吸收功能,很容易引起急性胰臟炎。


因此,如果不可避免必須飲酒時,最好的預防酒醉是不要空腹飲酒,先吃一些蛋白質或油脂食物,如花生、豆干、蛋白質食物、牛奶等,尤其最好是先攝取高分子的纖維素,就可以暫時與酒精結合,讓酒精快速通過胃及小腸,降低酒精的體內吸收率,才是比較健康的方式。


辛醫師表示,尤其有一種高聚合分子吸液纖維素(SACA),具有快速吸收酒精液體的效果,在飲酒前如補充適量的纖維素,可以吸附酒精及其他毒素,加速酒精排解,不但可以減少宿醉,亦可幫助腸道排便。目前台灣國人營養充足,其實比較缺乏的就是纖維素的攝取,選擇適當纖維素補充品,也有益健康。







via UDN健康醫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