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0日 星期二

銀領族 新世代 生活更自在

【文/林煥堯】

趁著公司推出優渥的退休方案,59歲的張經理才辦好卸職,準備進入樂齡大學當講師,沒多久視力出現模糊、影像重疊現象,連晚上開車都看不清楚,張經理心裡發愁,人生第二春正要展開,視力健康就亮起紅燈?就醫檢查是老年性白內障,手術後植入多焦點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因而使得視野較清晰,看遠看近皆自如。


年齡愈長 老年性白內障人數愈多


白內障是水晶體混濁,導致視力障礙的眼疾,有分先天及後天兩種,依照成因比例,最常見的是老年性白內障,蕭裕泉醫師表示,老年性白內障是人體自然老化現象,隨著年齡增長,水晶體會慢慢變硬、混濁,致使視力出現模糊、霧茫茫現象。


根據統計,老年性白內障五十歲以上罹患率有60%,六十歲以上有80%, 七十歲以上高達90%以上。新眼光眼科診所負責醫師蕭裕泉解釋,白內障會影響視力品質,若視力低於0.3~0.4,出現糢糊、雙重影像、看不清楚、懼怕光線時,就需考慮進行摘除白內障治療。


銀髮族用眼習慣 這一世代不同上一世代


目前白內障的治療,以手術植入人工水晶體為最佳。根據蕭裕泉醫師指出,這個世代的銀髮族用眼習慣及對視力需求和上一代不盡相同,即使退休了,不再只是坐著看電視,到戶外看遠方,還需要長時間看書、看手機、平板電腦,近距離用眼習慣不減反增,因此功能性人工水晶體提供銀髮族群更多元的選擇。


人工水晶體款式多樣 基本到全能型都有


蕭醫師表示,早期的人工水晶體沒有調節焦距功能,採用單焦點,只有看遠或看近功能,到了近期,研發出具有矯正散光、過濾藍光,保護視網膜的功能性人工水晶體,讓白內障治療不單是解決視覺障礙,還有矯正屈光功能,自此之後,又發展出多焦點人工水晶體,同時可以矯正近視、遠視、老花等,減少白內障手術之後尚需配戴一副矯正眼鏡的困擾,大幅度提高了視力及生活品質。最近眼科技術再突破,結合了「多焦點」、「屈光矯正」及「非球面」設計,發展出多功能型的人工水晶體,不僅能夠模擬眼睛水晶體調節看遠、看近自然功能,又具有一次解決老花、近視、散光等屈光問題,還有過濾藍光的黃片設計,減少強光對視網膜的傷害,另外非球面設計能夠減少眼球系統的像差問題,確保夜晚視覺品質。


三大挑選重點 根據需求而訂


目前人工水晶體的款式很多元,挑選重點要從需求面考量,蕭醫師列出以下三大挑選原則:


1.個人屈光狀況


了解屈光情形,是否有近視、遠視、散光。沒有散光,但有近視、老花者,一般多焦點人工水晶體就可以,如果合併近視、老花、散光的人,就應挑選多功型人工水晶體。


2.用眼習慣及需求


每個人用眼習慣與生活要求不同,例如需要夜間駕駛者,就應挑選非球面的人工水晶體,以減少夜間眩光現象;若是經常要到戶外運動者,則需要可過濾藍光與紫外線的黃色人工水晶體。


3.支付能力


人工水晶體的價格有高有低,需要根據個人經濟能力狀況適度挑選,但無論價格高低,該有的基本功能都具備。


術後保養 細心呵護最重要


白內障手術後的一至二天,視力即明顯恢復,此時需要細心呵護,蕭裕泉醫師呼籲,不要沾到水,避免感炎,不要揉眼睛及擠眼睛,避免壓力傷害眼睛,不要直視強光,出門需配戴深色太陽眼鏡,避免紫外線傷害視網膜,絕對禁止眼睛被撞到。術後一個星期後回診,檢查術後傷口癒合狀況、是否有其他眼疾問題。蕭醫師則建議每年需定期複診,檢查是否有二度白內障的發生,以期早日治療。







via UDN健康醫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