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31日 星期四

菌從口入?羊膜炎易釀流產風險

【華人健康網╱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

溽暑夏日,孕婦飲食不可不慎!台南市1名孕婦參加流水席,吃到不乾淨食物,出現反覆高燒,合併有腹痛及子宮壓痛等症狀,經診斷為絨毛膜羊膜炎,後超音波檢查發現胎兒竟無心跳。醫師提醒,懷孕期間飲食除須注意營養均衡,且應避免食物遭細菌感染,以免造成「胎死腹中」流產悲劇發生。


孕婦懷孕期間均衡飲食很重要,但更應避免吃到不清潔的食物。


孕婦懷孕期間均衡飲食很重要,但更應避免吃到不清潔的食物。


子宮細菌感染 李斯特菌是元凶


成大醫院產房主任許沛揚醫師表示,子宮因細菌感染引起絨毛膜羊膜炎,簡稱「羊膜炎」。由於細菌感染引起發炎反應,誘發子宮收縮,而造成早期破水與早產。而這名孕婦主要因為吃下摻有李斯特菌的食物,導致血液感染,循環到子宮造成絨毛膜羊膜炎。


臨床上,孕婦的絨毛膜羊膜炎為一嚴重疾病,常見於早期破水之患者,於破水後細菌自陰道上行而感染子宮腔。常見的症狀為孕產婦的發燒、異常腹痛、子宮壓痛及異常陰道分泌物。


陰道內細菌感染 易有流產風險


另少數絨毛膜羊膜炎可能發生於未破水的孕婦,但大多仍屬陰道內細菌的上行性感染,李斯特菌這種經由孕婦血液感染後,循環至子宮造成絨毛膜羊膜炎的個案,實為少數,但卻可能造成流產及嚴重的感染。


孕婦的絨毛膜羊膜炎為一嚴重疾病,遭細菌感染容易有流產風險。


孕婦的絨毛膜羊膜炎為一嚴重疾病,遭細菌感染容易有流產風險。


沛揚醫師強調,李斯特菌普遍存在於環境中,人類接觸到受汙染的食物便可能將李斯特菌一同吃下肚。常見的媒介包括:不潔的生菜、加工可食的肉類、冷藏的即食食品和未經高溫高壓消毒之乳酪及牛奶,特別是夏天為感染的高峰期,千萬要小心。


孕期感染高 免疫差易胎死腹中


要注意的是,絕大部分免疫力正常的成人即使在接觸到李斯特菌,也能將其清除,但在孕婦,受到孕期荷爾蒙的影響,以及細胞免疫能力的下降,感染李斯特菌的機會是常人的17倍,且孕婦一旦感染後,李斯特菌便可能經由血液感染子宮及胎兒,造成胎兒的感染,甚至胎死腹中。由此可知孕婦的飲食,不可不慎。


【醫師2點建議】:


1.孕婦應勤洗手:孕婦懷孕期間的飲食除須注意營養均衡,同時應避免可能遭受致病菌污染之食物,以避免感染症的發生。根據美國疾病衛生管制局的建議,孕婦應勤洗手,並避免與孩童共用餐具或共享食物,以避免巨細胞病毒的感染。


2.避免攝取生食:應避免食用未煮熟的肉類及接觸生乳以避免李斯特、弓漿蟲症及大腸桿菌的感染;也應避免接觸生雞蛋及其製成品(包括凱薩沙拉醬、美乃滋、蛋酒等),以防沙門氏菌的感染。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華人健康網」】





via UDN健康醫藥

早上美白憂反黑?美白時機對與錯

【華人健康網╱實習記者呂佳穎/台北報導】

「美白的保養品不能在早上擦啦!會反黑喔!」妳是否曾有類似的經驗,白天塗抹左旋C精華液做肌膚保養,卻被親友阻止,甚至叮嚀:「有美白效果的食物,白天吃也會讓肌膚越變越黑哦!」這些似是而非的論點到底正不正確?還是交給專科醫師來解答吧!


目前衛生福利部核准使用於保養品的美白成分僅有13種,除了敏感性或光敏感肌膚的人以外,一般人都能在白天使用。


目前衛生福利部核准使用於保養品的美白成分僅有13種,除了敏感性或光敏感肌膚的人以外,一般人都能在白天使用。


疑惑1/早上擦美白產品 究竟行不行?


嘉義基督教醫院皮膚科主任邱健群指出,衛福部所核准使用於保養品的美白成分共有13種,包括:維生素C、熊果素、鞣花酸、傳明酸等,因為屬性較溫和,雖然建議在晚上使用,但白天用並不會「越擦越黑」。


不過,白天使用美白產品,部分的人可能會出現光敏感或是刺激反應,造成肌膚紅腫、脫屑,尤其是敏感性肌膚、異位性皮膚炎、酒糟性肌膚等易敏感的膚質,若真想在白天使用美白產品,建議先做局部測試。


原則上,美白產品在晚上使用較不會出現刺激及光敏感問題,而睡前又為最佳美白時機,因為塗完後就寢,可避免電腦、燈具等電器散發的紫外線刺激肌膚。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除了衛福部核可用於保養品的美白成分外,對苯二酚也是醫師常開立的美白成分,常見於三合一褪斑膏中,但成份較為刺激、具光敏感性,屬處方藥,應由醫師指導後於夜間使用,民眾切勿自行在白天抹擦。


選購美白保養品時,應注意添加的美白成分不要太多種類,越單純越好。


選購美白保養品時,應注意添加的美白成分不要太多種類,越單純越好。


疑惑2/美白成分多種混合 必成白皙美人?


民眾選購美白保養品時,常有成份越多越有效的想法,其實過多的添加物反而易造成刺激。市售合格的美白產品多採用2至3種美白成分作搭配,濃度也多在衛福部規定範圍內,民眾購買時以成份單純的產品為佳。


不過,痘痘肌及敏感肌需特別注意,因為美白產品與其他保養品相比較為刺激,除了需注意傳明酸、水楊酸、麴酸等較易過敏的酸類成分濃度外,還需減少用量,或是先塗一層乳液作隔離,且處於過敏、紅腫等膚況不佳狀態時要避免使用。


疑惑3/維生素C食物助美白 只能晚上吃?


許多人一定聽過吃感光食物容易曬黑的說法,如九層塔、紅蘿蔔等等,這類感光食物常常亦富含維生素C,導致民眾誤以為維生素C含量豐富、能夠美白的水果不能在早上食用。


其實無論早晚都可以攝取櫻桃、奇異果、番石榴、檸檬、番茄等水果,豐富的維生素C能抗氧化,對美白有助益。醫師提醒,雖然維生素C屬於水溶性,吃多身體會自行排出,但均衡攝取各式營養才是維持身體健康的準則。


正確美白觀念除了需做足防曬工作及使用美白產品,還需注意肌膚的清潔、保濕。


正確美白觀念除了需做足防曬工作及使用美白產品,還需注意肌膚的清潔、保濕。


防曬為美白之本 正確清潔、充足睡眠也不可少


邱健群醫師強調,其實防曬才是美白的基本功,千萬別擦足了美白產品,卻忘了防曬。正確美白觀念除了需做足防曬工作及使用美白產品,還需注意肌膚的清潔、保濕,讓角質層正常代謝以提升保養品的穿透力,也別忘了荷爾蒙會影響膚況,需保持充足的睡眠及良好的運動習慣,多管齊下方能擁有亮澤的透白肌。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華人健康網」】





via UDN健康醫藥

嬰幼兒 純素不宜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

在台灣,素食相當盛行,有些家庭甚至由家長帶頭吃素,然而,如果家中有嬰幼兒的話,到底適不適合跟著吃純素?什麼時候才可以添加副食品?等到小朋友長大之後,家長如何讓孩子喜歡吃素?


專家看法


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部營養師許文音表示,對發育中的嬰幼兒而言純素並不適合,若真的不能吃葷食,最好是使用蛋奶素,例如三個月大的嬰幼兒應以母奶或配方奶為主,如果家長餵食母奶就應注意個人飲食,最好使用蛋奶素以確保母奶品質,等嬰幼兒逐漸長大後,添加副食品也有一些基本原則。


添加副食品基本原則


1.最好先由低過敏、口味淡的食物開始作為可添加的副食品。


2.出生四個月以後添加五穀根莖類、五個月以後添加蔬菜類、六個月以後添加水果類,到了這個階段,所有市售的副食品都可以符合素食條件。


3.出生七個月以後可望開始添加蛋黃泥以便補充鐵質,不過,全蛋需要等出生十個月或一歲以後再使用。


4.蛋白質方面,可以用豆腐類等豆製品取代肉類,但是,家長不要用純素餵食寶寶,蛋奶素是最低限度,以避免影響到嬰幼兒的正常發育。


美味素食食譜


三餐當中可搭配五色素炒、水煮蕃薯,可望讓小朋友吃得既營養又健康,甚至習慣吃美味的素食。


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部營養師蔡杏君表示,五色素炒需準備紅椒30克、小黃瓜100克、綠豆芽80克、木耳30克、五香豆乾70克,然後把紅椒、小黃瓜、木耳泡水洗淨後切絲備用;綠豆芽泡水洗淨後去頭去尾備用;五香豆乾洗淨後切絲備用;最後把所有食材放到鍋中炒熟、調味即成。


水煮蕃薯需準備蕃薯葉300克、紅心蕃薯60克、醬油膏適量、香油酌量,然後取下蕃薯葉嫩葉的部分並加以泡水洗淨備用;在鍋中倒入適量的清水,用大火煮滾後放入蕃薯葉燙軟,接著撈出瀝乾水份備用;把紅心蕃薯切絲後燙熟,再舖至蕃薯葉上,最後把調味料淋上即成。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via UDN健康醫藥

早期梅毒 打一針青黴素即能有效治療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盤尼西林或青黴素是治療梅毒的第一線用藥,對「早期梅毒」打一針即完成治療,但對青黴素過敏的民眾至少有一至二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院區藥師郭奕宏表示,注射青黴素,由於其脂溶性成份擴散慢,常造成明顯疼痛,有時連男性患者都可能掉眼淚;同時注射前必須進行嚴謹的皮膚測試,由護理師操作加上醫師判讀皮膚反應程度,過敏者不宜。


藥師郭奕宏表示,注射青黴素一旦發生過敏,嚴重可致死。雖然對於早期的梅毒,臨床上多使用盤尼西林肌肉注射治療一次即可,然而對於盤尼西林過敏者,會採用四環類的抗生素,口服兩周替代。晚期隱性的梅毒治療亦是以盤尼西林肌肉注射治療,每周一次連續三周。或口服二十八天四環類抗生素。而神經性梅毒的病患,也使用盤尼西林系列注射劑治療。


接受治療後的病人至少應於第六及第十二個月時追蹤血清。針對梅毒治療,只要進行完整療程,不論是使用針劑或是口服抗生素,梅毒螺旋體可接近完全清除。但需要注意的是,梅毒雖可治療,但無終生免疫。


有些年長者由於無症狀,卻因為健檢等「例行性檢查」才發覺有梅毒反應。在這段時期內,這類病人雖然並無臨床症狀,但體內仍然有梅毒螺旋菌存在,所以仍需接受治療。


藥師指出,如果懷疑罹病,建議伴侶一併檢驗梅毒,同時建立長期、雙方皆單一對象的關係,並避免如酒精及其他會增加性行為風險的藥物等物質。


對於梅毒與愛滋病感染不明確者,性行為過程中全程且正確使用保險套,若需要使用潤滑液,應選用水性潤滑液,不可使用油性潤滑物質如嬰兒油、凡士林,因為太過黏稠,分子太密,會因為摩擦讓保險套破損。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via UDN健康醫藥

同時染愛滋、梅毒 病情進展恐跳躍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若同時感染梅毒與愛滋病,愛滋易加快梅毒病程,梅毒則增加愛滋傳播。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院區藥師郭奕宏表示,愛滋病患者染梅毒,病情恐呈跳躍式進展,很可能跳過早期梅毒,直接進入晚期。梅毒就算無症狀,病原體還是在破壞器官,但可藉抗生素治療,別自行服用來路不明的藥物。


梅毒與愛滋病傳染途徑類似,都有潛伏期,愛滋約半年至十年,梅毒約十至九十天,藥師建議進行梅毒篩檢時,同時篩檢愛滋。


藥師指出,梅毒的病原是梅毒螺旋體,傳染途徑最常見的就是因性行為而導致的接觸感染或經由血液感染,胎盤與產道也是傳染途徑,可引起局部或全身症狀,亦可能無症狀,透過驗血才能確知結果。初期梅毒症狀有丘疹、無痛性潰瘍,硬性下疳,因為不痛常遭忽略。


愛滋也會藉由性行為來傳播,若同時感染梅毒與愛滋,梅毒螺旋體造成生殖器上皮膚黏膜的破損,會增加愛滋病毒的傳染,而愛滋會加快梅毒病程的進展,很可能跳過早期梅毒,直接發展成晚期。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via UDN健康醫藥

亞斯伯格症孩童 歸類自閉症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亞斯伯格症已被歸為自閉症的一種,諮商心理師黃宜靜表示,患兒的家長常面臨雙重壓力,一方面亞斯伯格症孩子需要較長時間的陪伴才能看到進展,家長很容易產生自我懷疑與自責的心情,另一方面則是受到長輩及外人的眼光批判,認為家長太過寵溺孩子。


北市聯醫精神科主治醫師王怡仁表示,其主要特徵為社會互動缺陷、社交技巧缺乏以及重複性的行為等;外人常覺得這類孩子的表現是缺乏管教,家長因而常陷入自責。


亞斯伯格症孩童常看不出別人在生氣,甚至可能在悲傷的場合,表現高興的態度;同時無法理解他人語意、缺乏社交技巧,再加上不擅表達想法及情緒,有時易自己生悶氣,導致人際孤立、自尊低落等。


仁愛院區心理師黃宜靜表示,家長在教養過程中,往往備感壓力,尤其在公共場所,常令家長感到難堪,如大聲批評路人長相、說話不合宜,家長得要忙著制止或道歉,而當孩子執著於某些規則時,例如堅持出門只能走特定路線、缺乏彈性與不知變通的思考模式,也常讓家長感困擾。


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將於十月開辦家長支持團體。9月中旬起,陸續開辦新梯次的「玩遊戲、學人際─兒童人際發展團體」,以協助其辨識社交線索、提升人際技巧。今年10月16日起則開辦為期10周、每周一次90分鐘的「走近孩子的心─家長支持團體」。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via UDN健康醫藥

2014年7月22日 星期二

黃斑部病變年輕化 低頭高中生滑出老人眼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隨著手機、平板普及,國人黃斑部病變已有年輕化趨勢。

報系資料照


經常滑手機、盯著螢幕,一名高中生竟黃斑部出血、視力模糊,就醫確診為濕性黃斑部病變;眼科醫師指出,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好發於65歲以上民眾,但如長時間玩手機、平板電腦,飽受藍光刺激,會誘發黃斑部病變,一旦出血,終身視力恐受影響。除了螢幕藍光,陽光也是造成國人黃斑部病變的主要危險因子。

新竹國泰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估計,濕性黃斑部病變患者中,7成為65歲以上老人,2成5為800度以上的近視族群,其餘5%則屬早發性、年紀偏輕,原因是高度用眼,長時間觀看手機及平板螢幕。


陳瑩山最近收治多名罹患濕性黃斑部病變的高中生,因視力模糊而就醫,檢查發現,黃斑部嚴重出血,需眼內注射抗血管新生抑制劑來挽救視力。高中生罹患濕性黃斑部病變,這在以前根本不可能發生,但隨著手機、平板普及且過度使用,不少年輕人眼睛受傷,即使黃斑部病變治療後控制,但黃斑部結疤、纖維化,視力勢必受影響。


長庚醫院眼科部副部主任賴旗俊表示,黃斑部病變已有年輕化趨勢,建議50歲以上民眾應定期接受檢查,並做好防曬措施,降低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民眾白天外出時,務必戴寬帽緣的帽子及可防紫外線的太陽眼鏡。


健保增修11項眼科診療給付項目,包括治療黃斑部病變的視網膜及玻璃體手術使用的單次拋棄式器械、微創視網膜手術、新型抗血管新生抑制劑等,8月1日起將納入健保給付,無須自費,預計一年有近萬名患者受惠。


【2014/07/22 聯合晚報】







via UDN健康醫藥

整月咳不停… 原來是冷氣濾網太髒

【聯合晚報╱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

冷氣濾網久未清,當心咳嗽咳不停。一名30多歲女性日前感冒,治療後咳嗽卻沒有明顯好轉,且持續咳一個月,醫師詢問她各種生活習慣後發現,她家中的冷氣濾網從沒清洗過,研判是濾網蓄積的灰塵、塵蟎引發過敏、咳嗽,提醒民眾至少每兩周要清洗一次濾網。


振興醫院耳鼻喉部醫師力博宏表示,近來門診收治不少咳嗽咳不停的患者,後檢都發現患者的共同特性,是很少清洗冷氣濾網。其中這名女性患者,自述從沒咳嗽這麼久過,起初咳嗽一周不以為意,咳了兩周開始覺得怪怪的,尤其多喝開水、多休息、使用止咳化痰藥都沒效,拖了一個月後決定就醫。


力博宏安排患者X光檢查,沒有發現任何異狀,且她的感冒症狀早已緩解,最後詢問生活習慣,才發現患者家中的冷氣濾網,竟然從沒清洗過,研判是卡在濾網的灰塵及內藏的小塵蟎引發過敏、咳嗽。


他解釋,很多人感冒後,呼吸道變得較為脆弱,雖症狀好轉,一旦有潛藏過敏原就很容易過敏發作。後來經開給抗組織胺藥物,並叮嚀她清洗家中冷氣濾網後,咳嗽果真慢慢好轉。


開業小兒科診所醫師林應然表示,冷氣進行空氣交換時會經過濾網,如果濾網沒有清洗乾淨,除了灰塵、塵蟎會附在濾網上,還可能隨著冷氣吹出來,有過敏體質者更容易引起過敏。


林應然提醒民眾,不要忽略冷氣濾網可能藏有的灰塵、塵蟎,建議夏天開始使用冷氣機前,就要將濾網取出清洗乾淨,之後至少每隔兩周要清洗一次,可避免引發過敏發作。力博宏也建議,從高溫室外進入冷氣房前,可戴上口罩、多喝溫開水,也能避免過敏現象。


【2014/07/22 聯合晚報】







via UDN健康醫藥

消暑定心 食療5多1少

【聯合晚報╱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














夏季炎熱,民眾可DIY酪梨沙拉。只要將酪梨、紅番茄切塊加上洋蔥、蒜頭、鹽、胡椒粉和少許砂糖,再撒上香菜、加點檸檬,就是清爽又兼具五多營養的料理。

圖/林雅恩提供


炎炎夏日容易心浮氣躁,冷氣吹久了也容易昏沉,營養師表示,管控情緒最重要是大腦,吃對食物有助紓壓、穩定情緒,提出夏日「五多一少食療方」,建議多攝取豆製品、乳製品或深綠色蔬菜、馬鈴薯、葡萄汁等補充鈣、鉻、鐵、鋅、維他命B等營養素,另外提醒要少吃甜食,避免情緒不穩、躁動。

台北馬偕醫院營養課臨床組組長趙強表示,夏季盛產的西瓜等瓜類,就是很好的消暑食物,多吃蔬果,少吃油煎、油炸食物可避免火氣大;夏天容易流汗,一定要多喝水,很多民眾晚上悶熱、煩躁、睡不著,建議可適度開空調,以免失眠影響隔天作息。


秀傳醫療體系健康機構營養師林雅恩表示,大腦內分泌的神經傳導物質如血清素,會讓人感到愉快、開心,多巴胺則能讓人產生幸福感、認同感,正腎上腺素分泌多則容易緊張,這些物質若能維持平衡,情緒才能處於穩定狀態。


鈣質、B群、鉻、鋅與鐵質等,是與大腦及神經傳導密切相關的營養素;要補充含鈣食物,除乳製品、豆製品外,可多吃深綠色蔬菜、魚類、穀片等。


另外,鉻是很容易被忽略的微量營養素,但近年來研究發現,鉻是直接影響腦的重要情緒管理者,而花椰菜、馬鈴薯、火雞胸肉、葡萄汁等,都是富含鉻的食物。


林雅恩說,飲食缺乏維他命B時,易情緒不穩、煩躁易怒、昏沈、情緒沮喪,B群廣泛存在各種食物中,建議飲食多樣化,或吃鮭魚、鮪魚、雞肉、全麥麵包、麥片粥等。


醫學界研究認為體內缺鐵容易精神萎靡、急躁易怒,建議可補充各種瘦肉或海鮮,深綠色蔬菜、大豆、扁豆、燕麥等也富含鐵質。鋅也是平衡情緒的重要物質,海產類、豬肉、雞肉或腰果、烤南瓜籽等,均是鋅的來源。


林雅恩提醒,常吃甜食,體內會消耗大量B1,讓丙酮酸、乳酸等代謝產物會累積在體內,進而出現情緒不穩、激動、躁動等現象,愛吃甜食的女性不妨改吃水果或搭配沙拉輕食。














資料來源:秀傳醫療體系健康機構營養師林雅恩


【2014/07/22 聯合晚報】







via UDN健康醫藥

染腸病毒 出生25天男嬰亡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疾病管制署中午發布最新腸病毒疫情,嘉義市一名小男嬰在出生第三天因發燒、呼吸喘等嚴重症狀,檢驗確認感染伊科11型腸病毒,雖經院方急救,不幸仍於昨日死亡,是國內今年首例腸病毒死亡個案,出生至死亡僅25天。


據統計,國內自2003年迄今,12年來總發生四例新生兒腸病毒重症個案,造成兩名寶寶死亡。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指出,新生兒腸病毒重症個案相當罕見,但死亡率偏高,提醒親友探視產婦及寶寶時,應做好個人衛生。


疫調顯示,該名產婦生產前夕發燒、身體不適,為避免將疾病傳染寶寶,於6月27日剖腹產,但男嬰仍在出生後三天出現症狀,且病情持續惡化,7月4日轉至醫學中心加護病房。


莊人祥表示,儘管院方盡全力搶救,但男嬰因病情嚴重,仍不幸於昨天死亡。至於傳染途徑,不排除是在產程中遭伊科11型腸病毒感染,但也可能是親友探視時,未做好清潔工作,將病毒傳染給寶寶。


疾管署資料顯示,國內於2003年出現兩例伊科11型腸病毒新生兒重症個案,分別為出生四天及八天的新生兒,其中一名寶寶不幸死亡;2005年則有一名新生兒出生當天感染克沙奇B3型腸病毒,引發重症。


莊人祥說,伊科型腸病毒可能透過自然生產過程或產後接觸傳給新生兒,準媽媽們產前14天至分娩前後,應注意自身及其他家中幼兒健康狀況,如有發燒、上呼吸道感染、腹瀉、肋肌痛等症狀,應儘速就醫。


【2014/07/22 聯合晚報】







via UDN健康醫藥

2014年7月21日 星期一

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有口服小分子新藥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過去多半以針劑為主,目前衛生福利部核准新型類風濕性關節炎小分子口服藥,讓患者多一項選擇。


熊媽媽擁有二十五年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史,過去使用類固醇雖有治療效果,但後期卻發現骨質嚴重流失,後續改用其他傳統藥物,卻始終無法達到治療目標,甚至關節惡化幾乎全身關節都換過一輪。醫師建議採用生物製劑進行治療,雖然有效緩解病情,但由於需要長期打針,也讓她面臨很大的心理挑戰。


熊媽媽說,她因為血管很細、很脆弱,一打針就容易出血,每次打完針就有瘀青,看起來好像被家暴一樣。尤其打針時血管有時還會跑掉,或需要用針頭找血管,更是感覺疼痛。每次至少挨三針、花三十、四十分鐘才算成功,但熊媽媽還是咬著牙面對,乖乖按時間到醫院門診報到,請護士幫忙施打。長期醫院往返,也讓喜愛旅遊的她無法安排外出遠遊,當熊媽媽得知現已有小分子口服藥可供選擇,直呼非常期待。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台中榮民總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陳得源表示,目前建議使用於中、重度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使用生物製劑治療,但部分害怕針劑治療患者,常因害怕或不方便打針而使病情控制不佳,影響行動力和生活品質;日前衛生福利部核准的藥物主要用於治療患有中至重度活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且對抗癌藥物methotrexate治療反應有限或無法耐受的成人患者。


陳得源主任解釋,臨床上約有百分之十五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因害怕打針而影響病情控制。也有患者因為長時間使用類固醇藥物,導致血管變得非常脆弱,只要一打針就瘀血。還有患者因為手部關節變形,無法自行注射藥物,治療變得非常不方便,新型口服藥物或許讓這些族群治療更為穩定、便利。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常務理事、台北榮民總醫院過敏風濕科主任林孝義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前三年為重要黃金治療時間,要在這段時間,讓病情盡快穩定,如果超過三年,關節就會開始變形、受永久性傷害,治療效果就會受到限制。


陳得源主任提醒,患者使用新型口服藥物要特別注意感染問題,因此用藥前要先檢查有無肺結核、B型肝炎帶原,以免造成感染症加劇。


【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要特別注意骨質疏鬆威脅。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台中榮民總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陳得源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女性患者罹患骨質疏鬆症風險為一般人的兩倍。臨床研究顯示,病史五年以上患者超過六成都有骨質疏鬆現象。


陳得源主任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自體免疫疾病,這種疾病會引起全身關節腫脹、疼痛、損壞,致病原因不明。好發於四十歲以上中年女性,女性患者約為男性的三倍,可能與荷爾蒙、基因遺傳有關。


陳得源主任解釋,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常需要使用類固醇藥物,類固醇容易引起骨質流失,到了更年期,骨質流失更嚴重。加上患者因為關節容易疼痛,所以行動能力受到限制,患者往往也不喜歡運動,長時間下來,就容易出現骨質疏鬆問題。


陳得源主任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最好適度進行有氧運動,但運動不要過於激烈,可以多加強肌肉訓練,讓肌肉更有力量,這樣對關節會有點好處。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常務理事、台北榮民總醫院過敏風濕科主任林孝義提醒,抽菸會讓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情加重,建議患者最好不要抽菸,作息也要盡量維持正常。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via UDN健康醫藥

大腸癌轉移 肝肺最常見

【聯合報╱採訪整理/記者施靜茹】

Q:朋友被診斷出罹患大腸癌第三期,已接受治療,他擔心以後癌細胞會復發或轉移,如果真的轉移,會出現在哪個器官?有辦法避免嗎?


A:大腸直腸癌的原發部位無論是在結腸或直腸處,最容易轉移的部位是肝臟,其次是肺臟,也有患者轉移到大腦。


肝臟有75%血流來自腸道,經肝門靜脈流入肝臟。所以一旦大腸出現癌細胞,就可能透過此一循環系統轉移到肝臟或其他器官。


萬一大腸癌的癌細胞轉移到肝臟,要不要手術切除?若只侷限在肝臟,沒有多個器官轉移,肝臟腫瘤顆數又小於3顆,癌細胞位置未接近肝臟血管,才建議切除;若轉移到肝臟的腫瘤多於3顆,肝內部藏有癌細胞的可能性較大,就不容易切除得乾淨。


有患者單純轉移到肺臟,也會視癌細胞大小和位置,評估是否手術切除。大腸癌轉移到其他器官的癌細胞切除原則,必須切得乾淨才切,若只是緩解症狀,患者沒必要承擔手術風險。


大腸癌患者常問:「我會不會轉移?」其實轉移機率有多少,無法事先預知。最重要的是定期追蹤,萬一轉移才能及早發現。通常大腸癌治療後,建議3到6個月回診,做抽血、胸部X光和肝臟超音波檢查,第二年以後,每半年追蹤一次。


通常第四期大腸癌已出現轉移。第三期大腸癌與部分第二期患者、合併有癌細胞分化不良、阻塞、破裂等狀況,建議加做化學治療,避免轉移。


諮詢/台北振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黃啟栓


【2014/07/22 聯合報】







via UDN健康醫藥

愛吃炸雞胸竟變大 猛男好尷尬

【聯合報╱記者趙容萱/台中報導】














醫生說明陳姓男大學生到健身房只鍛鍊到胸大肌,但因無法去除增生的乳腺組織,造成激突。

記者趙容萱/攝影


台中市20歲陳姓大學生想擁有像世足賽選手般的厚實胸膛,勤跑健身房,無奈因女乳症,練就猛男身材,卻因胸前激突,不敢展現美好身材;另一名25歲角頭手臂刺龍刺鳳展現氣勢,也因女乳症,只能穿寬鬆衣服,不敢露出刺青,2人最後選擇動刀切除過多乳腺組織,才解除尷尬。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美容中心主治醫師陳信翰說,男生也有女生般胸部,醫學上稱為「男性女乳症」,西遊記中的豬八戒,外型就是典型的男性女乳症。


陳信翰指出,患者多為體內女性荷爾蒙較多,近年來受西方飲食影響,患者有增加趨勢,陳姓病患和林姓病患青春期都喜歡吃炸雞等速食,由於肥胖者體內脂肪易轉化為女性荷爾蒙,因此預防之道包括運動、減重、避免飲食西化,避免食用注射生長激素的雞肉等。


陳姓男大生身高170公分、體重70公斤,從小喜歡運動,擁有猛男身材,但最令他痛苦的是,他從高中開始,胸部開始隆起,即使加強訓練,胸肌變厚實,但胸前仍然激突,無法展現健美好身材,經觀察2年,暑假前切除過多乳腺組織,才一嘗宿願。


25歲林姓黑道角頭,年輕時雙臂分別刺上龍、鳳造型刺青,展現氣勢,但5年前,胸部不斷隆起,左乳「升級」到C罩杯、右乳為B罩杯,讓他覺得頓失雄風,只能穿寬鬆衣服遮掩,隱忍5年,決定動手術。


陳信翰說,會接受外科治療,主要是生理性乳腺組織增生,超過2年仍無法改善者,手術方式是沿著乳暈周圍做一道約2到3公分切口,去除過多的乳腺組織,常常需合併抽脂手術,術後2周拆線,需穿彈性衣1個月。


【2014/07/22 聯合報】







via UDN健康醫藥

常外食 99%孕婦營養素攝取不均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準媽媽愛吃雞排、麵包等高熱量食品,小心胎兒肥。一名上班族孕婦天天外食兩餐,常吃速食或高熱量食品,21周產檢發現,體重比標準範圍多了兩公斤,胎兒重680公克,體重超前發育二至三周。


台灣母胎醫學會最新調查發現,高達九成九孕媽媽關鍵營養素攝取不均衡。78%孕媽媽怕胖,但有高達43.4%體重過重。91.1%媽媽認為葉酸很重要,但含葉酸蔬菜類攝取,僅3.4%孕媽媽達到衛福部建議標準。


台灣母胎醫學會理事長鄭博仁醫師說,孕婦長期外食,營養攝取不均勻。如果懷孕期間未控制熱量,營養攝取不均衡,胖媽媽容易罹患妊娠糖尿病,增加胎兒未來罹患先天性低血糖、黃疸症、低血鈣症和代謝症候群的風險。


他表示,孕婦不宜食用過甜、過油、高熱量等點心,應多選擇低卡路里、高營養價值的食物。孕期營養對寶寶未來發展有關鍵性影響,應從日常飲食中,補足均衡且完整的營養素,每天攝取深綠色蔬菜三份、魚類一份、奶類兩杯,同時減少高熱量食物攝取。







via UDN健康醫藥

2014年7月17日 星期四

病入「膏肓」 膽囊疾病誤為肌肉拉傷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膏肓痛是中醫說法,指的是背部兩側肩胛骨內緣所產生的疼痛。中醫師施志隆表示,門診中一位陳姓男患者老是受到膏肓痛所困擾,症狀長達半年之久,患者就醫後照過胸部X光、做過復健、服用過肌肉鬆弛劑、接受過針灸療法等,不管是中醫或西醫都無法治好,至診所求診發現是膽囊疾病惹的禍!


施醫師指出,患者前來求診時主訴三餐不定時、愛吃油炸物、生活壓力大,以及經常加班、熬夜、喝酒等,已經導致胃脹不舒服、胃泛酸水、口苦口乾、背部肩胛骨附近悶痛(膏肓痛)等症狀。經仔細詢問後患者還有膽囊炎病史,診斷推測膏肓痛並不是肌肉拉傷所造成,而是膽囊疾患所引起的疼痛。


施志隆進一步指出,其實膽囊疾病是臨床常見病也是多發病,只是民眾往往會疏忽,甚至於誤以為背部肩胛骨附近所產生的疼痛只要復健一下就可以恢復,殊不知沒有找出原因進行治療根本就好不了,到最後只會導致病情遷延不癒、疼痛反覆發作。


中醫治療上常分三種,肝膽濕熱者治宜清瀉肝膽、清熱利濕,適合加減使用龍膽草、土茯苓、柴胡、生地、黃芩、梔子、澤瀉等中藥材;肝鬱氣滯者治宜疏肝解鬱、理氣和胃,適合加減使用鬱金、柴胡、川芎、虎杖、白芍、半夏、白朮、雞內金、玫瑰花、木香、山楂等中藥材。


肝膽瘀滯者治宜活血通絡、健脾利氣,適合加減使用夏枯草、延胡索、紅花、桃仁、丹參、赤芍、地龍、香附、薑黃等中藥材。陳姓患者經辨證治療後膏肓已不痛。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via UDN健康醫藥

吃完飯馬上喝冷飲 腸胃寒濕易腹瀉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中醫師李明哲表示,夏季天氣太熱常見「食慾不振」的症狀,也可能因冰冷飲料喝太多,導致腸胃功能紊亂。臨床上可配合補脾、益氣類藥方調理。


李明哲表示,天熱食慾不振可能因為暑氣傷脾胃所導致,藥方調理可用清暑益氣湯合併或藿香正氣散治療;而過食冰冷的食慾不振,常用香砂六君子湯合併藿香正氣散調理。


李醫師表示,沒有食慾時可少量多餐,勿強迫自己吃東西,以免造成消化不良及胃炎的發生;須注意補充水分以免中暑,或是暑傷脾胃造成腸胃不適,如果發生大量腹瀉,須注意水分及電解質的補充以免脫水。


消化問題保健茶飲方可選擇「消化茶」,適於吃太飽消化不良產生脹氣、噁心、打嗝有食物味道甚至胃酸逆流者,可將山楂、麥芽、神麴、山藥、白朮各3錢,煮水2000C.C當水飲用,具消積和胃功能,小朋友長期食慾不佳也可以當作保養用。


腹瀉可能因飲食因素造成「腸胃寒濕」症候引起。李明哲指出,門診中一名19歲的男性患者,出現腹瀉問題兩天,只要吃完飯後半小時就會腹瀉。排除食物中毒因素,研判患者是因為吃東西後,馬上飲用冷飲,造成「腸胃寒濕」所致。


李明哲表示,這名患者就診時主訴腹瀉兩天,只要吃完飯後30分鐘就會腹瀉,仔細詢問下,患者並沒有食用可疑食物中毒物品,但這兩天天氣熱,在吃完熱食之後馬上就會飲用一杯冷飲,喝完冷飲之後約15分鐘就出現肚臍附近疼痛,然後就會去跑廁所。


李醫師表示,臨床上可見患者舌紅苔白厚,脈滑,診斷研判為「腸胃寒濕型」腸炎。針對這名患者,治療時,處方首先給予胃苓湯加藿香正氣散治療,並囑咐飲食勿忽冷忽熱。患者回診後,自述藥物服用後腹瀉已消失,之後再給予一周藥物鞏固療效。


針對脾胃虛寒體質者,醫師建議平常可配合飲用「驅寒茶」保健,準備木香、藿香、茯苓、白朮、砂仁各2錢,適合每天飲用兩杯冷飲以上,腸胃容易腹瀉、腹痛的人調養,煮水2000C.C當水飲用,有溫暖脾胃的功能,對於慢性腹瀉,屬於虛寒體質者也可飲用。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via UDN健康醫藥

氣溫逾32度 食物置室溫別逾1小時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食物在夏天時勿在冰箱外放置太久,避開危險溫度地帶。北市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營養師鄭嵐卉提醒,超過三十二度時,把食物放置在室溫下不宜超過一小時。


營養師提醒,攝氏七度至六十度稱為危險溫度地帶,因為許多細菌在此溫度間都能快速生長繁殖,所以冰箱的冷藏溫度必須低於七度。烹調食物時,加熱溫度必須超過七十度。熱存溫度應高於六十度,才能抑制細菌生長,使食物不容易腐壞。保存尚須避開危險溫度帶,食品應『冷者恆冷,熱著恆熱』。


此外,外購的餐點除非是當場現做菜色,在販賣前,廠商早就煮好了,到消費者購買時早已過了一段時間,所以要趁新鮮食用才是上策。購買時也要注意商家是否有適當保存熱食或其他食材才選購。


鄭嵐卉建議食品調製後,勿於室溫下放置超過二小時,室溫超過三十二度勿放置超過一小時。飲料冰品也要看店家製作過程,避免交叉汙染。


營養師進一步提醒,蔬菜水果適合保存溫度一至七度,於冰箱中應一周內儘快食用完畢。肉類及家禽於冷藏(○至五度),如絞肉和內臟只能存放一~二天,里肌肉、小排骨約二~三天,醃過的肉約一周內應食用完畢,放置冷凍(負十八度)未烹調的肉類可放置比較久,約半年到一年。新鮮的魚(去除內臟)冷藏應於三至四天內食用完畢,冷凍約可保存二個月。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via UDN健康醫藥

2014年7月16日 星期三

常按十大保健穴位 有助防病止痛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中醫師沈瑞斌表示,中醫認為臟腑與穴道相應,按摩穴道能調節臟腑機能、改善局部病痛,有助養生防病。


沈醫師指出,以前傳統中醫為了方便記憶,往往將疾病與穴道一起搭配做成歌訣,譬如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內關心胸胃、脅肋尋支溝、外傷陽陵泉、婦科三陰交、安胎公孫求、阿是不可缺。這個歌訣所提到的十大穴道都是常用保健穴道。


足三里穴在外膝眼直下三寸處,按摩後有助於和胃健脾、通腑化痰、升降氣機;委中穴在膝蓋正後方凹陷處,按摩後可望改善腰痛、髖關節屈伸不利、膕筋攣急、下肢痿痺;列缺穴在手腕橫紋上一吋五分,大拇指側面下方,按摩後能改善頭痛。


合谷穴在手掌虎口部位之肌肉隆起處,按摩後可以改善面腫、咽喉腫痛、目赤腫痛;內關穴在手掌之手腕橫紋中間,朝手肘方向二寸處,按摩後能夠改善心悸、失眠、胃痛、嘔吐;支溝穴在腕背中間向上三寸,兩骨間凹陷的地方,按摩後有利於改善脅肋痛、耳鳴、肩背痠痛。


陽陵泉穴在小腿外側,當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按摩後即可改善膝腫痛、下肢痿痺、麻木、抽筋;三陰交穴在腳踝內側向上三寸處,靠近脛骨內側後緣的地方,按摩後有助於改善月經失調、經閉、產後血暈、惡露不行、脾胃虛弱、腸鳴腹脹、消化不良。


公孫穴在腳拇趾關節後一寸處,按摩後可望安胎、改善水腫、腹痛、嘔吐;阿是穴以痛處為穴,按摩有助於改善一切疼痛症狀。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via UDN健康醫藥

兒童雨具含塑化劑 常碰恐罹癌

【聯合報╱記者洪敬浤/台中報導】












圖/台中市法制局提供


兒童雨衣、雨鞋色彩繽紛,還有卡通圖案,吸引不少大小朋友;台中市消保官抽查市售兒童雨具,發現1款雨衣重金屬、塑化劑超標,3款雨鞋驗出塑化劑,而多數雨具標示不足。主任消保官康馨壬說,購買時應注意商品來源,若標示不明,建議別購買。

抽檢不合格的商品中,某量販店的「Dora Diego珠光雨衣」,被驗出塑化劑,重金屬也超標;另一鞋店的「草莓雨鞋」、某網路商店的「咖啡點點雨鞋」、「草莓甜心雨鞋」含有塑化劑;商品標示不合格率高達65%,製造商、產地資料、中文標示都缺乏。


康馨壬說,驗出不合格商品的店家,將提供退貨服務,消費者可持購買憑證與商品,要求商家退費;市府也將行文業者,改善商品標示。


市府強調,夏天多雨,兒童雨具色彩繽紛,甚至印有卡通圖案,大人小孩愛不釋手,部分雨鞋款式特別,甚至被當成日常使用,家長購買時應特別注意,特別是商品標示不清楚,最好不要選購。


長期與塑化劑接觸,可能造成男童雌性化,女性會增加罹癌風險;重金屬超標會影響兒童智力發展,也會影響內臟、神經系統。


【2014/07/17 聯合報】







via UDN健康醫藥

全球愛滋病死亡人數 創新低

【Upaper╱編譯馮克芸】

聯合國愛滋病聯合規畫署(UNAIDS)公布報告指出,過去2年,全球愛滋病帶原者的人數幾乎未變,但與愛滋病相關的死亡案例,從近10年前的最高峰下降,寫下最低紀錄。


UNAIDS官員說,儘管去年全球新增感染案例仍高,有200多萬人,但終結愛滋病的流行已是可能的事,估計去年及前年全球罹患愛滋病患的總人數約為3500萬人。


UNAIDS已設定目標,希望在2030年,把新增愛滋案例減少90%。去年全球約有1290萬人接受愛滋藥物治療,約150萬人因相關原因喪生。


【2014/07/17 Upaper】







via UDN健康醫藥

肝昏迷分四級 飲食避免高蛋白

【聯合報╱採訪整理/記者詹建富】

Q:丈人因肝癌末期陷入肝昏迷,這種情形還有治療的希望嗎?他還可以活多久?


A:所謂「肝昏迷」,另有一說是「肝腦病變」,主要是猛爆性肝炎、肝硬化或肝癌造成的肝臟衰竭,當肝功能嚴重不足時, 出現有神智不清的情況。


人體新陳代謝,會產生廢物和有毒物質,平常仰賴肝臟分泌的酵素分解,排出體外。當肝臟病變使肝功能降低至臨界點以下時,代謝功能降低,體內就會累積各種毒素,隨血流到達腦部,進而抑制腦部活動。


會引起「肝腦病變」的毒素,最常被提及的就是「氨﹙Ammonia﹚」,它是蛋白質代謝產物,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毒性作用。醫師通常利用病患檢驗結果,血漿中的氨是否上升,作為肝腦病變之指標。


肝腦病變,區分為四級:


第一級:混亂,病人個性突然改變,斯文的患者變得焦躁多話,好動的患者變得遲緩,且智力開始退化。


第二級:嗜睡,患者開始出現意識障礙,說話語無倫次,有時會大吵大鬧,手和肢體會呈不規則抖動。


第三級:半昏迷,患者神智逐漸模糊,大部分時間在睡覺,但還叫得醒。


第四級:重度昏迷,患者無任何意識,對疼痛失去任何反應。


因此,患者若進入重度昏迷狀態,已無治療希望,生命進入倒數,家屬要有心理準備。


另外,肝硬化或肝癌的病人,肝功能逐漸惡化,當整個肝臟被廣泛破壞時,病情日趨難以樂觀。因此,治療時需積極預防肝腦病變,也就是減少氨的產生,飲食避免高蛋白食物,給予高纖維飲食,減少便秘,或用藥物控制腸內細菌生長,同時也要避免消化道出血。


諮詢/好心肝基金會董事長許金川


【2014/07/16 聯合報】







via UDN健康醫藥

運動 身體hold得住嗎?

【聯合報╱李文吉/書田診所骨科主任、康寧醫院骨科醫師】












記者陳立凱/攝影


台灣運動風氣鼎盛,問起動機,無非休閒或養生,但大部分民眾對運動可能會造成傷害,卻茫然不知,值得提醒。

運動,首先要有個概念,那就是運動要看年齡,這就像穿衣服要看場合一樣。儘管年輕曾叱吒風雲,但上了年紀,體能不再,就不應自恃「老馬」,要馳騁球場,逞強鬥勇;若知體型走樣,已有某些慢性疾病,要從事運動,更應量力而為,不可過度。


從事運動前,最好先讓醫師,例如家庭醫師、心臟科、神經內科或骨科醫師,瞭解運動的動機是什麼?做整體健康評估,然後告訴你,可做那些運動?做到怎樣的程度及頻率?這種量身訂作的健康諮詢或檢查,就是所謂「運動處方(Exercise Prescription)」,先進國家行之有年,可惜在台灣還少了這樣的觀念。


有那些情況,運動前要先看醫師?如果有心臟毛病、氣喘或肺部問題、糖尿病或腎臟病、關節或脊柱疾病,建議要就醫,不可貿然運動。


如果不確定是否有慢性病,若有下列情況,運動前也應先看醫師或諮詢:


1.運動時胸痛或胸悶,脖子、下巴或上臂會緊繃不舒服。


2.運動時眩暈,感到要昏厥。


3.輕、中度的運動或躺下時,就呼吸急促。


4.腳踝浮腫,夜間加重。


5.心跳很快。


6.醫師曾告知有心雜音。


7.走路小腿腿腹不時抽搐,停下才能緩和。


若想從事較劇烈的運動,美國運動醫學會慎重提出以下建議,若符合以下選項2個以上,也請在運動前先看醫師:


1.男性逾45歲或女性55歲,家族中曾有男性55歲或女性65歲不到,就因心臟病過世。


2.抽菸,或戒菸不滿6個月。


3.每次運動不止30分鐘、每周不止3次、已超過3個多月。


4.體重過重(BMI≧24)。


5.血壓高或膽固醇高。


6.血糖耐受性不佳。


另外,若已懷孕,或並不清楚自己健康狀況,想去運動,建議還是問一下醫師。一般認為安全無虞的快走(brisk walking),若停了好一陣子,要再走,也請諮詢醫師。


●BMI=體重(公斤)/身高(公尺2)


【2014/07/16 聯合報







via UDN健康醫藥

B肝口服抗病毒藥 肝癌風險大減


【聯合報╱記者鄭涵文/台北報導】


慢性B型肝炎是肝癌的致病原因之一,國內研究團隊證實,慢性B型肝炎患者口服抗病毒藥物,可減少三倍的肝癌發生風險。


這項研究已於六月底刊登於《消化學雜誌》,由台北榮總醫研部轉譯研究科主任吳肇卿、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吳俊穎的研究團隊共同完成。吳肇卿說,健保署自2003年給付B肝抗病毒藥物,研究分析健保資料庫中慢性B肝帶原者4萬3千多人,是全球第一份大規模針對抗病毒藥物與肝癌的研究。


研究追蹤 「符合健保給付標準且服用抗病毒藥物者」及「未符合健保給付標準的肝功能異常者」,各兩萬多名,7年後,發現未服藥者罹患肝癌機率是用藥者三倍。


吳肇卿解釋,病毒量跟發炎機率成正比,B肝抗病毒藥物能抑制病毒複製,進而減少發炎與肝癌機率。


研究也發現,抗病毒藥物對年輕人、無肝硬化者及無糖尿病者,作用特別顯著。吳俊穎說,40歲以下患者罹肝癌風險減少了九倍,無肝硬化者則減少了四倍。此外,抗病毒藥物雖能降低病毒影響力,但無法減輕糖尿病造成肝癌的風險。


目前肝功能指數是正常值兩倍以上,且持續三個月、病毒量大於兩千單位的B肝患者,健保才給付抗病毒藥物。但吳俊穎說,國內研究已指出,肝功能指數不高但病毒量高於兩千單位者,罹患肝癌的風險也很高,呼籲健保署放寬給付標準。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專門委員陳尚斌表示,將在財務可負擔的前提下,與學會討論是否放寬給付。


吳俊穎也提醒,B肝病患不要因為年輕、沒有症狀就輕忽疾病,肝指數高或病毒量高者屬高危險群。


【2014/07/17 聯合報】







via UDN健康醫藥

B肝好好治療 肝癌機率大降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醫師建議,B肝病人停藥後應長期追蹤肝功能變化,必要時自費服用口服抗病毒藥物。

報系資料照


B型肝炎患者應好好治療。榮陽團隊分析健保資料庫四萬多人、追蹤七年研究發現,慢性B肝患者如未接受治療,罹癌機率為口服抗病毒藥物三個月以上患者的三倍。40歲以前、還沒有肝硬化的患者如果接受治療,防護肝癌的效果更顯著。

肝癌是台灣十大癌症死因第二位,慢性B型和C型肝炎是主要致病原因;當體內病毒量越高,肝癌風險越高。從2003年起,健保給付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目前可給付36個月,若有肝炎復發,可以再給付第二療程,肝硬化的病人則可以長期接受治療,陸續已有20萬人接受治療。


榮陽團隊成員之一、榮總醫學研究部轉譯研究科主任吳肇卿表示,比對健保資料庫中接受三個月以上的抗病毒藥物治療2萬1595名患者、未治療的對照組2萬1595人,追蹤七年肝癌發生機率,發現治療組罹癌率為7.3%,未治療組則高達22.7%。


分析發現,對於40歲以前、沒有肝硬化的慢性B肝病人,防護肝癌的效果更為顯著。臨床發現,部分口服抗病毒藥物的患者仍進展到肝衰竭、需要換肝,多半因為開始治療的年紀已超過40歲,或是治療時已經有肝硬化。


吳肇卿建議,B肝病人即使停藥後應長期追蹤肝功能變化,必要時自費服用口服抗病毒藥物。


基隆長庚副院長簡榮南表示,B肝帶原者若病毒量高或是肝臟發炎,就需要治療,推估台灣應有70萬人需要治療,但是有些人不知道自己是帶原者、有些人雖然知道,卻因沒症狀放任不理,可能增加肝癌風險。


簡榮南說,要降低病毒量,除了接受適當治療,有些人會購買保肝藥、保健食品等,但醫學上有根據的,只有規律運動、減少壓力,才有助於減少體內的病毒量。


【2014/07/16 聯合晚報】







via UDN健康醫藥

睪固酮改善 瘦腰9.5公分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年過40精力大不如前,有些男性誤以為多吃蚵仔、生蠔等海鮮,就可重振雄風。但泌尿科醫師表示,許多海鮮的膽固醇高,反而不利健康;台灣約有四分之一的男性睪固酮低下,不僅影響性慾,可能也會讓三高失控。


女性有更年期,男性過了40歲,也會因為睪丸功能退化,減少睪固酮(男性荷爾蒙)分泌;根據美國聖路易大學老化男性評估量表,若出現性慾降低、比較沒有活力、體力變差、勃起功能較不堅挺、晚餐後會打瞌睡等,只要符合三項症狀,就到泌尿科、身心科抽血檢查睪固酮的濃度。


馬偕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蔡維恭表示,睪固酮低下不僅是影響性功能,也會改變體脂肪與肌肉量的比率,因此肥胖、代謝症候群也與睪固酮不足有關。而且當罹患代謝疾病或肥胖時,也會讓睪固酮低下的機會更高,形成惡性循環。


蔡維恭說,今年5月美國泌尿科醫學會年會發表研究,睪固酮不足的男性接受補充治療五年後,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改善,包括腰圍可減少9.5公分、體重平均下降10公斤、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減少五分之一、血壓也下降15到20毫米汞柱,相對也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臨床上也有許多文獻證實改善睪固酮低下,有助於糖尿病、血脂異常等三高疾病的控制。


臨床上常遇到有些男性誤以為多吃蝦、生蠔、蚵仔等海鮮,有助於恢復男性雄風,但蔡維恭提醒,帶殼海鮮的高膽固醇,不但對提昇睪固酮沒有幫助,反而不利代謝疾病控制。不如每周做三次有氧運動,可幫助男性更有活力。


如果發現睪固酮濃度不足,可透過藥物來補充,但已罹患攝護腺癌的患者不適合。目前有口服、針劑及凝膠三種劑型可供選擇。


蔡維恭說,口服藥物較容易產生肝毒性,美國FDA已禁用,台灣男性學醫學會不建議使用。針劑則有長、短效型注射劑,凝膠類型則是塗抹於腹部、肩膀、大腿內側等部位,透過皮膚吸收,較為便利。不過補充睪固酮後可能帶來皮膚易出油、長痘痘等副作用。


【2014/07/16 聯合晚報】







via UDN健康醫藥

13%檳榔攤 查出違法賣藥酒

【聯合晚報╱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

食藥署今天公布6月執行「含酒精之西藥內服液劑專案稽查計畫」,共稽查105家檳榔攤,發現14家檳榔攤販售含酒精口服液藥品,包括保力達B液、維士比液,違法比率達13%;食藥署副署長姜郁美表示,含酒精口服液藥品屬於指示用藥,雜貨店、檳榔攤、便利商店均不能販售,民眾每天只能喝三次,每次僅能30-40cc。


姜郁美說,保力達B、維士比等酒精含量達10%,過量飲用會影響肝臟代謝,千萬不能喝太多,尤其開車或工作前、工作中都不要飲用。依藥事法規定,未申請藥商而販賣醫師、藥師等指示藥品,依法將開罰3-15萬元,呼籲檳榔攤等業者勿違規販售。


此外,為維護民眾食用農產品安全,衛福部食藥署103年上半年共抽驗農產品1185件,檢驗農藥252項,結果有123件不符合規定,不合格率為10.4%。


食藥署南區管理中心代主任劉芳銘表示,對於殘留農藥不符合規定者,食藥署立即追查源頭,或移請農政單位追蹤、輔導業者改善。


【2014/07/16 聯合晚報】







via UDN健康醫藥

游泳後亂點藥 視力僅剩0.05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眼睛紅不見得是結膜炎,千萬不要自行亂點眼藥水,一名男子游泳後眼睛紅,最後視力僅剩下0.05,就醫發現為眼球內的血管組織「葡萄膜」發炎;眼科醫師表示,若是葡萄膜炎,可能會造成失明危機。


55歲的何先生嚴重駝背,最近因持續兩周雙眼發紅、視力模糊而就診;檢查發現,他因為僵直性脊椎炎,罹患葡萄膜炎,一般矯正視力約0.8,視力僅剩下0.05;且眼球裡蓄膿沾黏,膿就像「強力膠」一樣,堵住眼睛的排水,導致眼壓升高、青光眼、水晶體混濁,出現白內障。


台北慈濟醫院眼科主治醫師蔡明霖表示,「葡萄膜」是眼球內的血管組織,若因為感染或是腫瘤,以及僵直性脊椎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自體免疫疾病,都可能導致葡萄膜炎。


就有一名女性因雙眼看不清楚而就醫,醫師問診後發現,她在眼睛症狀出現的前三個月曾墮胎,懷疑是陰部的黴菌感染,經手術傷口、血液跑到葡萄膜,引起發炎。


蔡明霖說,葡萄膜炎會造成患者怕光、眼睛痛、眼睛紅、視力模糊等症狀,如果延誤治療,可能因白內障、青光眼等併發症,導致失明。一般結膜炎兩個星期會痊癒,如紅眼睛超過兩周或視力模糊,一定要就醫,如確診為葡萄膜炎,應找出潛伏於體內的系統性疾病,以免延誤病情。


【2014/07/16 聯合晚報】







via UDN健康醫藥

2014年7月15日 星期二

夏天瘋霜淇淋 小心傷身又變胖

【聯合報╱記者凌筠婷/二林報導】












記者凌筠婷/攝影


炎熱夏天到來,超商看見商機,紛紛推出各種口味霜淇淋吸引顧客,彰化基督教二林分院胃腸肝膽科醫師賴俊宏提醒民眾,夏天是腸胃科病患特別多的季節,吃冰不可過量,一不小心還可能吃下太多熱量。

賴俊宏說,天氣熱時民眾會想吃冰消暑,但若沒有吃對冰品,可能影響健康。「吃冰會使血管收縮,吃完飯不可馬上吃冰」,賴俊宏表示,腸胃消化需要血液流通,飯前和飯後兩小時最好不要吃冰,否則胃潰瘍和胃食道逆流就容易發作。


吃冰太急,常有人感到頭痛,賴俊宏說這就是血管急速收縮造成的,心血管病患,吃冰也得慢慢吃;有胃潰瘍病史的人,也不適合常吃高糖和高油脂的東西;孕婦和兒童、糖尿病患都不適合太常吃冰,「一個月吃1到2次,就差不多了」,賴俊宏也說,若吃剉冰,可以選擇紅豆、薏仁、綠豆等適合夏天消暑的配料。


賴俊宏說,霜淇淋因為使用牛奶和糖漿製作,糖分和油脂都很高,一支霜淇淋熱量300大卡,等於一碗白飯,若太常食用,夏天過完可能就胖了一圈。


【2014/07/16 聯合報】







via UDN健康醫藥

中暑可刮痧 別馬上喝冷飲

【聯合報╱記者郭逸君/桃園報導】














民俗療法刮痧可解暑氣,桃新中醫師王凱平提醒,刮痧器具要先消毒,以免刮破皮造成細菌感染。

記者郭逸君/攝影


好熱!連日氣溫飆高,中暑、熱衰竭病例暴增,桃新醫院中醫師王凱平建議,盡可能不要待在烈日下,還要經常補充水分,如果真的中暑,可以用刮痧板刮痧解暑熱。

常見的中暑症狀有頭暈、惡心、肩頸僵硬,伴隨疲勞感,從中醫的角度看,中暑病患的脈象偏旺,顯示中氣不足,民間有刮痧解暑氣的民俗療法,王愷平表示,刮痧是老祖先傳承下來的智慧,中暑除了可以靠刮痧,也要適量喝水,多補充電解質,注意飲食,少吃油炸類食物。


夏天頻繁進出冷氣房,其實是中暑的元凶,王凱平表示,戶外天氣熱,身體吸收大量的熱能,如果馬上進入溫度低的冷氣房,體內血管收縮,體內的熱無法正常散逸,就容易中暑。


民俗療法刮痧可以治中暑、解暑氣,但是刮痧板如果沒有做好清潔,很容易造成細菌感染,「孩童中暑,媽媽隨手拿錢幣就幫孩子刮痧,這其實是非常不衛生的。」王凱平說,錢幣上有各種各樣的細菌,如果刮痧過程中造成皮膚破皮,細菌很容易從傷口進去,引發發炎反應。


王愷平說,刮痧器具盡量選用陶瓷材質,邊緣要圓潤無缺角,刮痧前要先以酒精消毒殺菌,刮的時候要由上往下,朝肩井穴的方向刮,刮痧時輕刮即可,「民眾會有迷思,用力刮才會出痧,但其實如果身體有中暑,小力道刮數十下,痧就會出來了。」


夏天中暑最忌馬上飲用冰涼飲料解暑熱,「這和進出冷氣房的原理相同,飲用冷飲會讓身體血管收縮,無法正常散熱,就會中暑。」醫師王凱平建議民眾自製青草茶,以黨參、黃耆、麥門冬、五味子、紅棗各2錢,加3至5碗水,放進電鍋蒸煮,可有效緩解中暑帶來的惡心、頭痛症狀。


【2014/07/16 聯合報】







via UDN健康醫藥

癌症標靶藥物 不是愈貴愈好


【聯合報╱採訪整理記者張嘉芳】


Q:媽媽是家庭主婦,從不抽菸喝酒,日前卻發現肺腺癌,EGFR基因檢測為陽性,聽說標靶藥物有很多種,是不是較貴的效果較好,副作用少?


A:目前標靶藥物主要針對肺腺癌,患者須先確定EGFR基因檢測陽性才適用。臨床觀察,肺腺癌患者中有EGFR基因突變者,約占五成,不抽菸患者甚至逾五成,抽菸患者約二到三成。


EGFR檢測陽性者,目前有艾瑞莎、得舒緩、妥復克,健保皆給付為晚期肺腺癌第一線用藥。三藥副作用類似,包括皮膚疹(類似青春痘)、搔癢、脫屑、甲溝炎、口腔炎、腹瀉等。皮膚疹常出現臉部或前胸、後背,多數能獲控制;極少數患者出現肝功能異常或間質性肺炎等,因有致死風險,嚴重者須停藥。


「將癌症治療藥物比喻為飲料,如果化療是汽水,EGFR抑制劑就像可樂,兩者截然不同,但不同廠牌的可樂無太大差別。」標靶藥物的藥效不會差太多,若其中一種效果不好,再換其他藥物,效果也不佳。


「藥廠研發策略不同,上市時藥物劑量也不同,副作用也有程度差異。」例如,一顆得舒緩的生物效應相當3顆艾瑞莎,因此該藥有較嚴重的皮疹、腹瀉症狀。


簡單而言,患者考慮重點不是選擇可口可樂或百事可樂,而是考慮「大可」或「小可」。病情若需使用較大劑量,患者要有副作用較大的心理準備;若對生活品質的需求高於對療效的期望,較小劑量藥物將是首選。


另外,妥復克像加味可樂,攻擊面較大,但副作用也較嚴重。部分副作用跟劑量無關,如肝功能異常以艾瑞莎較常見,間質性肺炎則三者差不多。


藥物副作用雖類似,但症狀嚴重度略有差異,用藥前應與醫師充分討論,治療中隨時反應不適,及時調整,將不舒服情形降到最低。


諮詢/台灣肺癌學會秘書長邱昭華


【2014/07/16 聯合報】







via UDN健康醫藥

雲端查重複用藥 僅2%診所有


【聯合報╱記者黃文彥/台北報導】


健保署去年建置雲端藥歷系統,希望減少重複用藥,但導入的基層診所不多,僅占2%,藥局使用率更少,不到1%。


健保署雲端藥歷系統配合健保卡,可查詢患者過去三個月內的用藥紀錄,避免重複開藥。但根據統計,雖然22家醫學中心與83家區域醫院都已開始使用,但全台1萬142家西醫診所,目前只有209家導入,比率僅2%;藥局使用率更少,全台共有5585間藥局,只有15間藥局使用,不到1%。


另外,由於沒有強制施行,即使醫療院所已導入這套雲端系統,醫師有無上網查詢病患藥歷,也不得而知。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專門委員蔡文全表示,已鼓勵醫師面對年長、領有慢性病連續處方箋及就醫次數超過90次的患者,要查詢用藥紀錄,診所與藥局列入下半年推廣對象。


台灣每天就醫人次高達百萬,健保每天給付醫療費用達15到16億元,部分支出因為不同醫師開立類似藥物給同一患者,健保署希望這套系統能減少健保支出,也提升病患用藥安全。根據統計,領有慢性病處方箋病患,每人平均藥費與去年同期減少約5百元,今年第一季減少健保藥費支出9千萬元。


對於診所藥局使用率偏低,蔡文全推測,台灣基層診所類型多是耳鼻喉科,小兒科等,對於查詢用藥較無迫切需求,今年下半年會逐步鼓勵小型醫院使用。


台大藥劑部副主任黃織芬指出,由於讀取病患資料須10多秒,讀取後還要判讀,醫學中心平均每名門診病患只有3到5分鐘看診時間,影響醫師使用意願。但黃織芬也說,對於住院患者,少了時間限制,醫療人員可以確實掌握用藥紀錄。


【2014/07/16 聯合報】







via UDN健康醫藥

口腔癌患者 小心還有 另一個癌

【聯合報╱記者鄭涵文╱專題報導】

59歲的陳先生,去年口內有異常腫塊至醫院接受口腔黏膜篩檢,切片檢查確定為口腔癌。住院後,術前檢查竟發現肝臟腫瘤,為原發性肝癌第一期,成為口腔癌合併肝癌的雙癌患者。


還好,兩個癌症都發現得早,陳先生先切除了3公分的肝癌腫瘤後,又切除口腔癌腫瘤,術後狀況良好。


三癌上身 只能頻動手術


台灣男性口腔癌發生率為每10萬人有39人,肝癌發生率則為每10萬人55人,兩者同時發生的個案不多。不過,新光醫院口腔顎面外科醫師呂邁表示,與其他癌症相比,口腔癌患者發生雙癌的機率較高。


今年4月發表於國際知名生物醫學期刊《BMC Cancer》的一篇研究顯示,2000年至2004年間,英國追蹤57393人,其中罹患雙癌的案例有2千多人,其中204人先發現口腔癌,進而檢出其他癌症,比率最高。


國內男性嚼檳率高,衛福部於2010年統計,口腔癌患者共11332人,其中發生第二個原發性癌症者2122人;調查發現,有嚼檳榔習慣者,罹患第二個癌症的風險是一般民眾3.8倍,第二種癌分別是「另一個」口腔癌、食道癌、肺癌與喉癌。


振興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薛智仁曾收治過不少「三癌」患者,通常是同時長在口腔內不同部位的口腔癌案例,有人習慣用口腔特定側嚼檳榔,導致口腔內腫瘤癌化時間不同,先後生成數個原發性癌症,病患只得不斷進出手術房。


林口長庚耳鼻喉部頭頸腫瘤科主治醫師方谷豪臨床觀察,頭頸部癌症者容易併發上呼吸道或上消化道癌症。國內也曾有統計指出,下咽癌患者約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會併發食道癌,他也收治過不少併發食道癌與肺癌的口腔癌患者。


菸酒檳榔 共同致病因子


雖然每種癌症會受到生活環境因素影響,但頭頸部癌者易患雙癌,與致病因子的共通性有很大關係。方谷豪解釋,菸、酒和檳榔是多種癌症的共同致病因子。一個人若抽菸又吃檳榔,體內長出不同腫瘤的機率更高,治療也較複雜。國健署調查也發現,有嚼檳榔或抽菸、喝酒的人,合併肥胖者有58%,不運動者63%,生活型態皆不利健康。


薛智仁則補充,牙齒的機械性摩擦也增加罹患不同口腔癌的風險。此外,除了菸、酒及檳榔,飲食上也應避免吃太辣,盡力降低共同致病因子在生活中的比重。


口腔黏膜篩檢 揪潛在患者


口腔癌好發於男性,是十大癌症死亡率中增幅最大的癌症,患者平均死亡年齡57歲,低於癌症平均死亡年齡70歲。


衛生福利部於2013年統計,有抽菸或吃檳榔習慣的罹癌高風險群中,有98萬人接受口腔癌黏膜篩檢,篩檢率約五成四,共篩出口腔癌確診病患1280例,癌前病變患者3729例。新光醫院統計,2013年共有3352人到院接受口腔癌篩檢,確診個案29人,但有癌前病變的陽性個案高達836人。


癌症篩檢,是希望發現有癌前病變的潛在風險者。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科長賈淑麗說,提前讓潛在罹癌者接受治療,比出現病變再治療容易許多。


振興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薛智仁說,口腔癌的癌前病變包括白斑、紅斑或是黏膜下纖維化,其中以紅斑最危險,內部的瘡潛藏癌症的可能性高。


薛智仁說,若及早發現,口腔癌一至二期的5年存活率平均有八成以上,一旦進入第三期或第四期,治癒率大幅下降。賈淑麗也呼籲,30歲以上抽菸或吃檳榔的民眾,應多利用國健署提供的免費篩檢,兩年一次,及早發現與治療。


●防口腔癌 請這樣做


預防口腔癌:


1.戒菸、戒酒、戒檳榔,養成健康生活習慣


2.正視並妥善處理口腔內一切狀況:蛀牙、牙磨舌、發炎或出現異狀


3.高風險族群善用免費篩檢資源,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口腔癌篩檢:


對象:30歲以上嚼檳榔(含已戒)或吸菸民眾、18歲以上嚼檳榔(含已戒)原住民


方式:醫師目視或觸診口腔黏膜,看有沒有癌前病變或癌症病兆


諮詢/振興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薛智仁、國健署


【2014/07/15 聯合報】







via UDN健康醫藥

今夏太陽毒…運動半小時 灼傷起水泡


【聯合報╱記者蔡容喬、徐白櫻/高雄報導】


今夏太陽毒辣,南部紫外線指數幾乎天天達危險級,一名婦女下午在高雄市區運動半小時,雙臂出現十多顆水泡,皮膚疑二度灼傷。


皮膚科醫師表示,近來全台紫外線指數都在飆升,不管清晨或傍晚出門一樣要防曬。


「又不是正午出門,竟然曬到起水泡!」中央氣象局紫外線監測顯示,高雄市自七月以來,紫外線指數在十一以上(屬危險等級)高達十二天,創下近三年同期新高。環境保護署網站顯示紫外線指數十一以上者,曝曬十五分鐘就會曬傷。


高雄市阮綜合皮膚科醫師劉昭宏說,婦人雙手前臂紅腫冒水泡,明顯是過度曬傷,南部夏天紫外線指數爆表已是常態,常收治被曬到紅腫、脫皮的業務員與建築工,婦人只運動半小時就起水泡很少見。旗山醫院半月來已有十五人中暑掛急診,以農民、長者居多。


高醫皮膚科主治醫師吳青穎表示,民眾出門務必採高規格「雙重防曬」,擦防曬乳、還要穿上長袖外套,並搭配陽傘、帽子和口罩。


劉昭宏提醒,部分民眾皮膚抵抗力差,又剛好吃到檸檬、芹菜、九層塔等感光食物,的確增加曬傷風險。若曬傷,可冰敷或濕敷半小時讓皮膚降溫,或使用蘆薈產品舒緩。


【2014/07/16 聯合報】







via UDN健康醫藥

2014年7月14日 星期一

女性每日一蘋果 不再「性」致缺缺

【華人健康網╱記者王姿尹 /台北報導】

大家都聽過「每日一蘋果,醫生遠離我」,蘋果高纖、富含各種營養素,又有抗氧化功能,是保健的好食物。除此之外,國外學者最新研究更發現,吃蘋果的好處又加一項:健康的女性每日吃一顆蘋果,可以有效增進性生活品質!


義大利學者研究發現,健康的女性每日吃一顆蘋果,可以有效增進性生活品質。


義大利學者研究發現,健康的女性每日吃一顆蘋果,可以有效增進性生活品質。


英國《電訊報》(The Telegraph)引述一份來自收錄於《婦產科醫學期刊》(Archives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的研究指出,健康女性若每天習慣吃蘋果,能增進性慾、提升性生活。


吃蘋果增進陰道濕潤


來自義大利特倫托,聖塔嘉勒區域醫院(Santa Chiara Regional Hospital)的學者分析了731位年齡介於18~43歲的義大利女性,將之分為兩組,一組每天吃一顆以上蘋果,另一組每天吃不到一顆蘋果,再檢視所有人的性生活評量表,項目包括性功能、性生活次數與性滿足。


研究發現健康的女性吃越多蘋果,越能增進陰道濕潤與性生活。學者發現,蘋果裡的化合物根皮素(phloridzin)類似一種女性性荷爾蒙雌二醇(estradiol),而雌二醇有促進性慾的功能。另外,蘋果就像紅酒與巧克力,含有多酚與抗氧化物,能夠增進生殖器官的血液循環,刺激性慾。


學者認為,蘋果裡的化合物根皮素,類似一種能促進性慾的女性性荷爾蒙。


學者認為,蘋果裡的化合物根皮素,類似一種能促進性慾的女性性荷爾蒙。


【吃蘋果好處多】


《電訊報》報導中也提及其他關於吃蘋果好處的國外研究,包括科學家於2012年發現它能有效降低更年期女性體內的血脂濃度;此外,若每天把水果當零食吃,半年之後,膽固醇指數會降低大約1/4。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華人健康網」】





via UDN健康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