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林志函/台北報導】
74歲的林姓老婦人2個月內掉6公斤,間斷性腹瀉、便秘,近日持續腹瀉合併間接性鮮血黏液便,平均每天跑廁所6次。老婦人以為痔瘡復發,但上廁所頻率增加到每小時1次,她嚇得不敢吃東西、害怕出門。
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吳文傑幫老婦人抽血、做大腸鏡檢查,發現她嚴重營養不良、貧血,大腸有數十顆類似腫瘤狀的病灶、嚴重潰瘍,診斷是潰瘍性結腸炎。
吳文傑指出,潰瘍性結腸炎的成因不明,可能與壓力大、情緒低落、飲食西化有關;經歷重大事件可能惡化病情,不少人近日熬夜瘋世足,患者恐因支持球隊輸球心情起伏、影響病情。
吳文傑表示,每年約有800個潰瘍性結腸炎新診斷病例,大部分是21至50歲的中壯年;相較於大腸癌好發在50歲以上的族群,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大多正值學習就業、家庭經濟重擔黃金時期。
吳文傑表示,潰瘍性結腸炎是自體免疫疾病,可能併發眼睛、皮膚、口腔黏膜潰瘍;目前唯一治癒性治療是全大腸切除,但患者多為中壯年期,建議先藥物控制,無效才開刀。
【2014/07/14 聯合報】
via UDN健康醫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