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膏肓痛是中醫說法,指的是背部兩側肩胛骨內緣所產生的疼痛。中醫師施志隆表示,門診中一位陳姓男患者老是受到膏肓痛所困擾,症狀長達半年之久,患者就醫後照過胸部X光、做過復健、服用過肌肉鬆弛劑、接受過針灸療法等,不管是中醫或西醫都無法治好,至診所求診發現是膽囊疾病惹的禍!
施醫師指出,患者前來求診時主訴三餐不定時、愛吃油炸物、生活壓力大,以及經常加班、熬夜、喝酒等,已經導致胃脹不舒服、胃泛酸水、口苦口乾、背部肩胛骨附近悶痛(膏肓痛)等症狀。經仔細詢問後患者還有膽囊炎病史,診斷推測膏肓痛並不是肌肉拉傷所造成,而是膽囊疾患所引起的疼痛。
施志隆進一步指出,其實膽囊疾病是臨床常見病也是多發病,只是民眾往往會疏忽,甚至於誤以為背部肩胛骨附近所產生的疼痛只要復健一下就可以恢復,殊不知沒有找出原因進行治療根本就好不了,到最後只會導致病情遷延不癒、疼痛反覆發作。
中醫治療上常分三種,肝膽濕熱者治宜清瀉肝膽、清熱利濕,適合加減使用龍膽草、土茯苓、柴胡、生地、黃芩、梔子、澤瀉等中藥材;肝鬱氣滯者治宜疏肝解鬱、理氣和胃,適合加減使用鬱金、柴胡、川芎、虎杖、白芍、半夏、白朮、雞內金、玫瑰花、木香、山楂等中藥材。
肝膽瘀滯者治宜活血通絡、健脾利氣,適合加減使用夏枯草、延胡索、紅花、桃仁、丹參、赤芍、地龍、香附、薑黃等中藥材。陳姓患者經辨證治療後膏肓已不痛。
via UDN健康醫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