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農嘗百草,「茶」在中國的傳統研究中具有解毒功能,為傳統的藥用食材。「茶」更是中國飲食文明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早在周、漢朝之間,就有「柴米油鹽醬醋茶」一說,可見茶與百姓的生活緊密結合。
茶鹼含兒茶素 助抗氧化
現代人生活也喜歡飯後來一杯茶「去油解膩」,也有很多民眾常說喝茶有「抗氧化」的作用,但是茶的內容物中,到底是什麼物質能「抗氧化」?而人體細胞為何會「氧化」?
台灣大學農藝學系助理教授王裕文表示,細胞的老化基本上就是氧化,細胞之所以會老化,則是因為細胞膜受到人體中的「自由基」攻擊,若是能捕捉自由基,就能讓細胞不受傷。
王裕文說,在茶葉裡面,有一種高分子成分叫做「茶鹼」,吃起來會苦澀,在化學結構上有兩個官能基,「官能基能捕捉自由基,延緩細胞老化。」而茶鹼主要成分則為大家耳熟的「兒茶素」,佔80%之多。
發酵愈完全 兒茶素愈少
茶葉採收後,要經過「日光萎凋」、「炒菁」、「揉稔」等繁瑣的發酵過程,但兒茶素在製茶過程中容易被氧化,官能基因此失去作用,被氧化最少的就是綠茶,紅茶幾乎所有兒茶素都被氧化。
若是依種類進行區分,綠茶、龍井茶發酵最少(接近零),包種茶15%,烏龍茶35%,紅茶幾乎完全發酵。但王裕文也強調,喝任何茶都是好的,就算兒茶素被氧化,茶鹼還是存在,對身體依然有功效。此外,茶內的單寧酸是一種茶鹼,味覺是苦澀,可以去油解膩。
空腹喝茶 茶鹼容易刮胃
「喝茶傷胃嗎?」茶鹼除了抗氧化還有吸附油脂的功用,若是平常飲食極為清淡者、空腹者或茶喝過量者(建議單日不要超過2000cc),會使茶鹼過度刮去胃內的細胞壁,胃就會不舒服,這時候只要適當的補充食物,就能減緩胃痛症狀。
王裕文表示,若胃內有食物墊底,喝某種茶後仍刮胃時,就代表茶的品質可能不太好,或是製茶技術不好,專業術語稱為「走水」不佳,水沒有完全離開葉子,導致積水不良,葉片氧化受影響。
冷泡熱泡 差在味道釋放
依文化、個人喜好的不同,有些人喝茶時,喜歡在茶中加糖或奶精;也有人喜歡所謂「冷泡茶」,王裕文說,很多人常有冷、熱泡迷思,冷泡是配合現代人的飲用習慣,無論沖泡溫度如何,茶葉沖出來的成分還是一樣的,只在於茶湯「變有味道」的時間長短。
但民眾要注意,若是茶湯顏色過於鮮豔,或是價錢太低廉,有可能是因為添加人工調味料、色素,長期飲用健康恐怕大打折扣。
找信任茶農
茶包買原片 避免碎末或混合茶葉
「喝茶要講究,不好的茶葉,或是來路不明的茶葉寧可不要喝,胃不好者,更要選擇好茶。」坪林製茶師傅王翰揚表示,選茶時,可以先觀察茶色澤,密綠、墨綠相互搭配,香味與韻味兼具,而茶形也要簡潔。
王翰揚說,「現場試喝也很重要」,能在茶室中,聞香、品嘗,才知道茶湯是否順口,適不適合自己。他也建議買茶最好跟固定的茶農買,品質固定才會有保障。
為了吸引年輕人買茶,很多廠商會製作茶包販售,王翰揚提醒,消費者購買時,可先了解該茶包是否由「同一茶農」以「原片茶葉」製做,若是買到「茶碎末」製作,甚至「混合茶葉」,雖然價錢較低,但品質參差不齊,農藥問題也多。
曾在33歲時獲得全國優質茶競賽「包種茶冠軍」,王翰揚從5歲開始跟著家人在坪林採茶,13歲學通製茶流程。他表示,自己後來走上建築業,20多歲後才又回坪林製茶。他說,文山包種茶不但是坪林之光,也是台灣之寶,但呈沒落趨勢,有待大力提倡。
王翰揚無奈表示,台灣喝茶人口不算多,民眾生活中喝茶時,若能與「茶藝」融合,喝茶文化才會根深蒂固。
via UDN健康醫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