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圍爐吃「燒燙燙」的火鍋最應景,不過,為什麼有的人吃火鍋愈吃愈胖?有的人卻可以利用吃火鍋來瘦身呢?具多年減重門診經驗的楊智堯醫師表示,關鍵在於吃火鍋的「順序」,只要調整食用順序、甚至還可以搭配餐前的輔助產品與餐後的輕運動,就能輕鬆Pass年節「肥」關。
減重醫師楊智堯表示,每到冬天,火鍋便成為多數民眾聚餐的首選,但吃1次吃到飽的火鍋,包括湯頭、白飯、火鍋料、肉片、飲料等,一頓飯下來約可以攝取高達3000大卡熱量,已超過成年人每日熱量的攝取標準2500大卡。
事實上,火鍋本身的湯頭熱量就不低,再加上將所有食材放入湯頭中烹煮方式,食材本身的油脂也跟著融入湯中,若沒有好好挑選食材、斟酌食用,很容易就攝取到驚人的熱量。減重醫師楊智堯提供了8個享「瘦」火鍋要訣,民眾只要確實遵守,就能輕鬆享用火鍋不發胖。
要訣1:慎選湯頭 降低熱量攝取
吃火鍋的時候,一開始決定食用什麼湯頭,也是影響熱量的重要關鍵。舉例來說,一碗薑母鴨的湯熱量就有160大卡,而一碗海鮮鍋的湯只有60大卡,兩者相差100大卡。如果喜歡選擇高熱量的湯頭,長時間累積下來,將十分驚人,並且囤積在體內,成為一大負擔。
楊智堯醫師建議,吃火鍋不喝湯最好,也能減少許多額外熱量的攝取。不過,就算不喝湯,在食用火鍋料的同時還是免不了喝到一點湯汁,所以要降低熱量的攝取,還是要從選對湯頭開始。
要訣2:食材少加工 海鮮、菇類熱量低
除了湯頭之外,加入什麼食材烹煮,也是影響熱量很重要的因素之一。簡單來說,要降低食用的熱量,最好是避免加工食品,包括丸類、火鍋餃、甜不辣等火鍋料的添加,盡量以天然的食物取代,如菇類、豆腐、蔬菜、海鮮等。肉類的部分,最好是選擇以魚肉、雞肉為首選,而牛、羊、豬等高油脂的肉類則盡量少吃較好。
要訣3:進食順序先蔬後肉
在食用的順序上也需要注意,最好先從蔬菜類開始吃。蔬菜的纖維能夠在胃裡形成阻斷油脂吸收的纖維層,還有增加飽足感的效果,如此以來,就能達到減少總攝取熱量下降的作用。吃完蔬菜後再依序吃蛋白質類的豆腐、海鮮、肉類等食材,最後再吃澱粉就能有效減少熱量、脂肪的堆積。
要訣4:感受食材原味 避免沾醬地雷
另外,食用火鍋時,出現在餐桌上的各式醬料更是隱藏的熱量地雷,以國人食用火鍋最喜愛的沙茶醬來說,一湯匙的熱量高達130大卡,若平均吃一頓火鍋使用約2湯匙,就多攝取了260大卡的卡路里。其他如豆瓣醬、芝麻醬等,熱量也都相當高,一湯匙豆瓣醬就有30大卡,芝麻醬更高達55大卡。
擔心發胖的民眾,在食用火鍋的同時,應盡量減少使用沾醬。不但,能夠吃到食物的原味,更不用擔心攝取過多沾醬的熱量,造成身體的負擔,或是引起肥胖、發福的風險。
要訣5:選對時間 避免晚餐時段
另外,吃火鍋的時間,也是影響熱量形成體脂肪很重要的因素。人體的新陳代謝從起床吃早餐後會開始提升,然後隨著時間逐漸下降。若依照這樣的原理,越晚攝取的熱量會因為代謝率低而吸收更多。因此,民眾選擇吃火鍋的時間,最好還是以中餐食用為主,總之越早吃越不易導致脂肪囤積、發胖。
要訣6:拒絕吃到飽才是真賺到
台灣到處充斥的吃到飽文化,事實上是一種相當不健康的進食方式。多數消費者為了要吃夠本,常會忽視自己已經飽足,仍持續不斷大量進食。若民眾無法自行控制,長期下來,容易造成胃部的不適,也會逐漸養大自己的胃口,得不償失。
要訣7:輔助產品 阻斷熱量吸收
除了改變飲食方式、控制食慾外,民眾也可以在食用火鍋前的空腹狀態,約用餐前15至30分鐘,使用含有甲殼素、白腎豆成份的輔助產品,來達到阻斷熱量吸收,避免肥胖的效果。
甲殼素的作用為降低油脂吸收,而白腎豆有阻止澱粉分解、吸收的效果。不過,要注意的是,民眾在決定使用上述的輔助產品前,應尋求醫師同意再服用,且勿過度依賴。另外,在第一次使用時,應觀察自己的生理狀態,確保沒有造成任何不適,再決定繼續使用與否。
在吃完火鍋後的30分鐘後,民眾可以選擇從事一些活動,來幫助消耗吸收的熱量。如,飯後散步、韻律操、瑜珈等輕運動都是不錯的選擇。
要訣8:餐後輕運動 燃燒多餘熱量
若不得已,真的必須在晚餐時間食用火鍋的話,除了遵守上述幾個原則,慎選湯頭、少沾醬,來達到降低攝取熱量的目的外,在吃完火鍋後的30分鐘後,民眾可以選擇從事一些活動,來幫助消耗吸收的熱量。如,飯後散步、韻律操、瑜珈等輕運動都是不錯的選擇。另外,避免在用餐後2小時內就寢,也能減少脂肪堆積。
【醫師小叮嚀】:
臺灣肥胖醫學會醫師 溫青彥表示,有高血壓、高血脂、痛風、糖尿病問題的朋友,火鍋湯切忌喝多,且避免喝熬煮過久的湯頭,建議選擇新鮮食材,避免攝取含鈉量高的食品,以及盡可能減少使用沾醬,譬如加工類的餃子丸子類、沙茶或豆瓣等調味醬料,以及湯頭等。
另外,有高血脂問題的朋友,應盡量避免食用油脂含量豐富的肉類,例如五花肉、培根肉等部位。而有痛風問題的患者,在享用完火鍋後,也應多補充水分,幫助鹽分的代謝,預防痛風的問題加劇。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華人健康網」】
via UDN健康醫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