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冷颼颼,又到「補冬」好時節!中醫師指出,「立冬」進補有4原則,建議飲食中「藥膳湯底」不妨多加入蔬菜、菇類替代大魚大肉;平時可喝些「枸杞桂圓紅棗茶」溫暖身體;或是多按摩腳底「湧泉穴」促進血液循環;以及掌握「早睡晚起」生活作息,適度運動,輕鬆快樂過寒冬。
枸杞桂圓紅棗茶適合冬季容易手腳冰冷的民眾飲用。(圖片提供/台北慈濟醫院)
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楊淑君醫師指出,近日冷氣團一波波報到,11月7日就是農曆節氣的「立冬」,象徵冬季自此開始,民眾習慣在這天以薑母鴨、羊肉爐、藥燉排骨等藥膳來「補冬」,但並非人人都適合隨意進補,過頭恐怕有「上火」誘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從中醫觀點,體質偏寒者適合溫補,體質燥熱者適合涼補或平補,萬一補錯了或補過頭,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傷害,越補越燥熱,引起痔瘡、流鼻血、頭痛等上火反應,尤其糖尿病、高血壓、痛風和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更要小心,最好先諮詢中醫師,再選擇適合的藥膳。
《補冬第1招》:枸杞桂圓紅棗茶
藥材:枸杞1錢、桂圓1.5錢、紅棗1錢。
作法:以400㏄熱水放入藥材,可重複沖泡飲用。
禁忌:有感冒症狀、喉嚨發炎、口乾舌燥火氣大的人忌用。
【健康小叮嚀】:
枸杞具有溫暖身體、消除疲勞、預防動脈硬化及防止老化的特性;桂圓性溫、味甘,有補心脾,益氣血的功效;紅棗則能補中益氣、養血生津。此茶飲相當適合冬季容易手腳冰冷的民眾,若有感冒症狀、喉嚨發炎、口乾舌燥火氣大的情況則不適合。
枸杞桂圓紅棗茶適合冬季容易手腳冰冷的民眾飲用。(圖片提供/台北慈濟醫院)
《補冬第2招》:溫補藥膳湯底
藥材:當歸1至2錢、熟地1至2錢、炒白芍1至2錢、川芎1錢、黨參1至2錢、茯苓2-3錢、炒白朮1錢,黃耆2至3錢、桂枝1錢、紅棗1錢、枸杞子2至3錢、炙甘草1錢。
作法:
1.取適量水約蓋過藥材2公分,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熬煮約40分鐘,再過濾湯液作為湯底。
2.湯底可加水調整濃淡,並加入其它食材。
禁忌:
1.感冒、發燒者、孕婦忌用。
2.體質容易上火者、高血壓、心臟病、痛風、心血管疾病或風濕免疫疾病者,應先諮詢中醫師再使用。
【健康小叮嚀】:
這類食材適合男女老少的溫補藥膳湯底,民眾不妨加入蔬菜、菇類等食材來取代肉類,避免攝取過多的油脂和膽固醇。
腳底人字紋的「湧泉穴」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免疫力。(圖片提供/台北慈濟醫院)
《補冬第3招》:按摩湧泉穴養生
穴位按摩方面,腳底人字紋的「湧泉穴」、肚臍下約兩橫指距離的「氣海穴」和肚臍下約四橫指距離的「關元穴」能促進血液循環、溫暖身體、增強免疫力。
【健康小叮嚀】:
按摩時動作要輕柔緩慢,直到有痠脹或微微發熱的感覺,可促進體內的氣血循環。另外,頭、背、雙手、雙腳有許多重要的穴位,要注意保暖,有助全身陽氣和經絡運行。
《補冬第4招》:早睡晚起養腎防寒
中醫的五行學說中,將1年分為春、夏、長夏、秋、冬五季,分別對應肝、心、脾、肺、腎經,冬季腎氣旺盛,必須養腎防寒,熬夜易傷腎氣。
【健康小叮嚀】:
冬天作息應該「早睡晚起」,早睡能保養人體陽氣,保持身體的溫暖,在太陽出來之後起床可以避開清晨低溫。冬季仍應適度運動,運動前務必先暖身,年長體弱者避免在寒流或大風大雨時外出運動,以免發生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華人健康網」】
via UDN健康醫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