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臟是調節內外分泌的重要器官,一旦受傷除會造成胰臟炎,還可能惡化為胰臟癌。醫師表示,胰臟炎發生原因多與吃東西有關,呼籲民眾勿狼吞虎嚥、食用高油脂食物,以免胰臟發炎痛起來恐要人命。
台北榮民總醫院腸胃科主治醫師彭清霖表示,胰臟屬於後腹腔器官,位於胃的後方,因胰臟會分泌消化酵素、即消化酉每到胰管中,它會連結至總膽管而一起進入十二指腸,過程中若有任何阻塞,恐致消化酵素無法順利流出、滯留在胰臟。
反覆發炎 易引發胰臟癌
胰臟消化酵素的主要作用是分解油脂,它能溶解蛋白質、脂肪與醣類,一旦通道發生阻礙,消化酵素還會侵蝕胰臟,溶解掉身體組織與器官,輕者發炎、嚴重者恐致整個胰臟爛掉。
除了分泌消化酵素外,胰臟的內分泌功能與血糖有關,因胰臟有格蘭氏小島細胞,它會負責胰島素分泌,此為血糖控制關鍵。
如果胰臟出問題長出癌細胞,其癌症相當惡性。國內一項統計指出,95%胰臟癌患者活不到5年。如果胰臟炎反覆發生,從急性進展到慢性胰臟炎,細胞不斷受損修補,長期下來恐致細胞變異、胰臟組織纖維化,引發胰臟癌發生。
常見症狀 飯後惡心腹脹
彭清霖說,不少人飯後覺得惡心、想吐、腹脹等,這是急性胰臟炎的常見症狀,但有時嚴重胰臟炎會造成上腹劇烈疼痛;由於胰臟位於後腹腔,疼痛感覺也可能傳到背部引起背痛。此外,發炎產生的液體也會向左右兩邊的腎臟蔓延,導致後腹、兩側腹部及背部不舒服,甚至還會發燒、血糖控制不佳、血壓過低休克,必須待在加護病房觀察治療。
慢性胰臟炎會造成胰臟的外分泌無法發揮作用,導致食物無法消化、脂肪無法分解,吃什麼就拉什麼,還可能拉出食物原形,患者易解出輕飄飄且十分惡臭的脂肪糞,容易口渴多尿,嚴重恐致酮酸中毒,且症狀常反覆發作。
誤為胃痛亂服藥 延誤治療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人吃東西習慣狼吞虎嚥或食用高油脂大餐等,餐後出現腹痛症狀,容易誤以為是胃痛而服用制酸劑,可能會延誤治療,必須做鑑別診斷。此外,平時有酗酒習慣或有膽結石、三酸甘油脂太高、高血壓服用利尿劑藥物等因素,也較容易誘發胰臟炎。
彭清霖表示,胰臟炎沒有特效藥,患者只能禁食多休息,讓胰臟有時間修復,並接受止痛劑等症狀治療,通常兩天至一周可改善;如果嚴重者需住到加護病房,至少得住院兩周至一個月,觀察胰臟炎是否觸動體內釋放發炎介質,避免它從血液流至全身,進一步影響到肺部或腎臟,造成呼吸不順或腎衰竭等副作用。
via UDN健康醫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