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生報/記者 萬博超/台北報導】
很多專家認為,「從鼻子呼吸比嘴巴呼吸佳」,但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運動生物學講師詹姆士‧薛佛銳斯表示,目前沒有相關的研究佐證鼻子吸氣一定比較好,大部分人休息或靜態時都是靠鼻子吸氣,運動或大活動量時靠嘴巴輔助吸氣,只有張嘴才能加大吸氣量。
「不妨自由呼吸吧!」詹姆士‧薛佛銳斯認為,沒有必要刻意從鼻子呼吸,自然就好。他表示,多數人都是一般狀態下都是先從鼻子呼吸,運動量加大,大約到六倍的呼吸頻率時,非得張嘴呼吸不可,否則吸不到足夠的氧氣。不過,如果天氣乾冷時,從鼻子吸氣的好處是可以更容易濕潤與暖和吸進來的空氣,使整個呼吸的過程更順利。
如果是氣喘患者,或許從鼻子呼吸,更理想。二○○八年一項小型研究顯示,氣喘患者從鼻子呼吸較少誘發氣喘症狀。
有些人強調「腹式呼吸」,認為如此才能深度吸吐,然而詹姆士‧薛佛銳斯指出,目前並無科學佐證。他強調,人類運動時,就是呈現深度的空氣吸吐狀態。
很多人清醒時的呼吸狀況,經常看不出異常,但入睡後,由於身體呈現放鬆狀態,一旦呼吸道附近肌肉鬆弛,很容易發生睡眠呼吸中止的現象。鼻塞、軟顎及扁桃腺附近肥大,或舌根大、下巴後縮、喝酒,使用部分藥物可能引發睡眠呼吸中止症。比較嚴重時會在睡眠中反覆出現呼吸道完全阻塞。如果觀察枕邊打鼾的人鼾聲響亮,且常斷斷續續吸氣、掙扎,可能是嚴重的睡眠呼吸中止症。
睡覺時出現呼吸中斷現象,是很多人的困擾。睡眠呼吸檢查主要是偵測受檢者的腦波、呼吸、心跳、血氧,若有異常,再找出可能阻礙呼吸道暢通的問題。
北市聯合醫院家醫科醫師楊惟鈞指出,如果整天都必須從嘴巴呼吸,可能是鼻腔不通暢,最好就醫檢查,而晚上入睡後只用嘴巴呼吸的人,也可能是鼻塞或呼吸系統異常的表現,找出原因比較重要。
via UDN健康醫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