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凌筠婷/彰化報導】
「我兒子小時候被老師說是透明人,要班上同學對他的行為視而不見」彰化縣民林淑玲的孩子有注意力缺損症,常破壞班上秩序、擾亂同學,從小到大都是「問題兒童」,天盛國小校長施榕鑫說:「其實這種孩子很聰明,只是老師得多花時間引導和鼓勵」。
林淑玲說,兒子從小好動,經過醫師診斷才知道是ADHD,智力沒問題,就是無法乖乖上課。雖然醫師建議用藥物控制,但她說:「孩子吃了藥雖然乖,但精神委靡,我寧可他很有精神地搗蛋」,林淑玲說,後來讓孩子進行藝術治療,進步很多。
蔡小妹妹今年五歲,到醫院進行復健一年多,她趴在晃動的鞦韆上,一邊用手把地上的三角錐疊成一堆,治療師方前程說,這種「追瞄」活動,可以練習專注和手腳協調,蔡小妹妹說:「我喜歡來上課,因為很好玩」。
蔡媽媽說,念小學三年級的哥哥,在三歲半時說話比同齡孩子慢,句子不長、字彙也不多,診斷後才確認也是ADHD,沒想到妹妹也有一樣的症狀,「但上過課後進步很多,至少能坐得住了」,她說,看到兄妹兩人都有明顯進步,也很欣慰。
埔心國小校長黃宏田說,學校以靜坐訓練孩子專注,當孩子情緒失控時,要孩子告訴自己:「沒關係,別生氣」,加強情緒管理。他說,這種方式才進行數周,孩子的行為就有明顯改善,「面對這種孩子並不容易,老師和家長都得更有耐心」。
via UDN健康醫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