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不了的「類風濕性關節炎」?
「寒流期間求診病患變多了!」林口長庚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醫師方耀凡發現,「不少人騎車沒戴手套,遇上冷風,關節肌肉出現緊繃疼痛感!」正常人幾小時內就能緩解,但部分民眾接連好幾天沒有好轉,求診後發現原來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目前在台灣盛行率為0.4%,也就是約十萬人患病,若能早期發現且對症下藥,幾乎都能適時控制住病情。
類風濕性關節炎 需持續性治療
方耀凡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關節炎中破壞力最強的,患者的免疫系統會對自身組織發動攻擊,常侵犯四肢小關節,其次是肌肉、皮膚、血管等其他器官,「治療過程中,病人常常主觀覺得自己症狀緩解,就停止治療,殊不知後續發作往往會更嚴重!」
「其實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並不困難,目前透過生物製劑幾乎都能有效控制病情!」郭孝齡提醒,但若不重視病情,放任病情持續惡化,可能導致關節變形、影響行動。方耀凡也表示,若能及早發現並持續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已經可以像慢性病一樣的被穩定控制,甚至還有新型注射筆,類似胰島素筆針的設計,施打過程中看不見針頭,確實降低不少患者的恐懼和排斥感!
持續治療追求治療達標!
方耀凡指出,臨床上也可以使用綜合性的評量工具(如DAS28)來評估疾病狀況。一但DAS28分數達3.2以上即為中重度,經治療後若能到3.2以下、並持續三到六個月代表病情有稍微穩定;若分數掉到2.6以下,則為緩解,每次替病患治療,都需要掌握是否一次比一次進步。「臨床評估時,也會一併觀察患者的X光片是否有改善」。郭孝齡坦言,單純用X光做判斷,不同醫師可能見解不同,但是搭配評估工具等於多一個判斷標準,讓治療成效更精準確實。
郭孝齡指出,曾經有病患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分數改善到2.6上下,但自覺病情好轉停止治療,事隔三個月過後再次發病,分數竟增加到3.2中重度的分數,「一切回到原點,甚至退步,過去經歷過的治療就顯得浪費,實在太可惜了!」
via UDN健康醫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