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採訪整理記者張嘉芳】
腹痛連續2周若未緩解,應就醫檢查,需先排除是結石或癌症。
通常腹部不適以腸胃道問題或腎臟引起腰痛居大宗,如是腸胃炎需服用消炎藥;若胃酸過多得吃制酸劑。
腎結石需接受超音波檢查,有時結石太小不明顯,患者需進一步驗尿,了解是否有血尿或蛋白尿、尿液中有無結晶或細菌。
讀者丈夫被診斷膽囊結石,膽結石依發生位置分為膽囊結石及膽管結石,膽汁為肝臟製造,經由小膽管到膽囊儲存,我們吃油膩食物時,儲存在膽囊的膽汁會協助食物消化,此時膽汁由總膽管、十二指腸,順著小腸排出體外。
不過,總膽管除了連接十二指腸,它的分支開口也連接胰臟的胰管,由於胰臟會分泌胰液,內含消化酶,可分解蛋白質及脂肪,一旦總膽管結石阻塞,影響到胰液排出路徑,這些消化酶在胰臟內,可能將器官組織溶解,造成糜爛情形。
膽結石類型包括膽固醇結石及色素結石,由於肝臟是人體解毒工廠,可將體內廢物轉成膽汁排出體外,一旦膽汁濃度太高,容易形成膽固醇結晶,出現結石,但有膽固醇結石的人抽血檢查未必會有膽固醇數值偏高情形。
紅血球經新陳代謝所產生的廢物,也會順著血液到達肝臟,肝臟處理廢物時,如果膽汁濃度太高,紅血球代謝後的血紅素較易形成色素結石,好比鹽水濃度太濃,其他物質就無法溶解的原理一樣。
膽結石大多與飲食習慣、喜歡高油脂食物有關,血脂代謝異常的人出現膽固醇結石機率也高。地中海貧血患者,因為新陳代謝速度快,紅血球體積小且易破裂,一旦膽汁濃度高,就會形成色素結石;溶血性疾病者因本身紅血球較脆弱,也容易發生色素結石。
大部分膽結石為多發性,有時一顆結石會搭配幾顆小石頭或細沙,如果結石引起腹痛不適,患者接受手術切除膽囊後,由於少了緩衝組織,術後若食用油膩食物沒忌口,恐致消化不良腹瀉或解油便,但身體約3個月至半年就能逐漸適應無膽狀態。
除了少碰油膩食物,辛辣等刺激性較高的東西也不利術後傷口癒合,還會刺激胃及小腸、引起腹瀉,建議患者應清淡飲食,避免膽結石復發。
諮詢好心肝醫療法人健康服務部主任、台大醫院綜合診療部主治醫師林姿伶
via UDN健康醫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