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0日 星期一

鴨血充混血!醫:4禁忌勿多吃

【華人健康網╱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

天冷吃火鍋,鴨血已成為老饕必點食材,不過,北市衛生局調查發現,市售零售散裝鴨血「混血」情況相當嚴重,雖然品質衛生安全都符合規定,但卻有標示不符規定的疑慮;中醫師指出,新鮮鴨血遇熱加水後,會像蛋花散開一樣,與加工製鴨血明顯不同,建議若身體有發燒、腸胃不適,或是有過敏體質者都不宜多吃。


北市衛生局今(20)天公布市售鴨血抽驗結果,採樣20件散裝鴨血,雖然品質衛生安全都符合規定,但動物性成分基因檢測結果卻出人意料,除檢出鴨成分外,20件通通檢出雞成分,根本是「混血」。


鴨血混血 標示不符


台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處處長邱秀儀表示,衛生局是專案在102年10月份針對常使用鴨血料理的麻辣火鍋、臭臭鍋、涮涮鍋等餐廳進行採樣,檢驗包括著色劑及防腐劑,結果均未檢出,品質衛生安全符合規定。


但衛生局檢測動物性成分基因,卻發現20件散裝鴨血、100%於加工製程時即已混合雞、鴨血液,並非消費者一般認為的鴨血而已,而這種「混血」現象在業界十分普遍,統稱「水血」或「禽血」,涉嫌標示不符。


中醫:鴨血涼補 體燥熱少吃


中醫師陳旺全也表示,中醫有以血補血的說法,特別是鴨血味甘鹹、性平,有利調理血液,血虛者有助養血,血瘀者助通血,出血者助止血。特別是對於改善疲勞,女性經期前後鐵質補充,以及乳汁分泌少等都有所幫助,但是體熱燥者不宜多吃。


事實上,目前市售鴨血為增加口感,大都添加豆漿,或是人工添加物,鴨血凝結塊狀之後,外觀明顯富彈性,但真正的新鮮鴨血,多是凝結後入鍋加熱,應與蛋花入水散開類似,攝食之後對身體虛寒,或手足冰冷的民眾有效。


西醫:易傷腸胃 禁長期食用


台灣肥胖醫學理事、肝膽腸胃科醫師蕭敦仁也指出,鴨血本身含有豐富鐵質,進入腸胃後能轉換成胺基酸、蛋白質供身體所需,但長期食用麻辣鴨血會使腸胃道刺激過度,容易有腹痛。而多吃鴨血並不會讓體重減輕,或是改變肥胖體質。


【4禁忌 不宜多吃】:


1.屬於高膽固醇食品,不宜長期食用。


2.含鈉量偏高,會提高罹患高血壓與便祕的風險。


3.油脂含量偏高,對於心血管會有負擔,不宜長期食用。


4.因屬容易導致過敏食物,有過敏體質者,不宜多吃。


【中醫師小叮嚀】:


市售散裝鴨血「混血」,無明顯血腥味,且在外觀上無法辨認,與新鮮鴨血最大不同,前者多屬暗紅色,後者則為鮮紅血色;但由於散裝鴨血屬加工食品,因此不建議多吃,但偶爾吃少量可以,且1次吃的量也不要太多,以免對於腸胃負擔過大,造成腸胃炎、腹痛等風險出現。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華人健康網」】





via UDN健康醫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