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發現外婆完全不認識我,那空洞眼神,還讓人滿驚嚇的,我一直無法忘記那個眼神。」電影製作人李烈(記者余承翰攝影)的外婆臥病在床長達10年,10年的時間奪走了外婆身體上的健康,也讓外婆的心靈跟著靜止。而對李烈最大的衝擊是,失智症會讓親愛的家人完全變成了陌生人。
兩次跌倒 都是因為公車
李烈的外婆身體狀況一直都很好,是個行動力強,活力旺盛的老人家,平時出門喜歡自己搭公車。但是兩次摔跤,奪走了外婆的健康。第一次是追公車時跌倒,第二次是下公車時老人家動作較慢,公車司機就把車開走了,又讓外婆摔了一次。這一次摔倒後外婆就再也沒有站起來,只能長期臥床休養。
外婆躺在床上不能動,醫生建議要復健,但是老人家意願不高,也不肯配合,家人只能順著她,外婆就一直躺在床上。時間久了慢慢發現,伴隨著身體機能的衰退,外婆出現了失智的狀況,從一開始忘記事情,到不認得周遭的親人,最後連語言能力也失去了。
眼神空洞 彷彿另個靈魂
|
李烈是家族同輩中排行最長的孩子,也就是外婆的長外孫,出生以後就獲得外婆最多的照顧。當看到從小拉拔自己長大、花了很大力氣呵護自己,這麼親密的人,看自己的眼神竟變得如此空洞,渾然不知道她是誰,李烈內心的感覺已經不只是難過而已。李烈說,「我第一次看到外婆那眼神,有點驚嚇」,因為那是一個對自己完全陌生的人才會有的眼神,讓人覺得外婆身體裡面彷彿住進另一個靈魂,不再是自己曾經熟悉親密的親人。
許多失智症老人身體硬朗,會到處趴趴走,家人最擔心他們走丟。但是李烈的外婆因為無法行動,不會走丟,也少了一些失控的狀況。「不能動對外婆自己來說比較慘,但對照顧她的家人比較不用擔心她會亂跑,甚至走失」。照顧者主要的工作就是餵食、清理大小便和幫她翻身活動筋骨。李烈因此覺得,外婆是個體貼晚輩的老人家,即使生病了,也選擇最不打擾人的方式。
喜怒哀樂 全宣洩在媽媽身上
失智後,外婆不認得周遭的親友,唯一會有眼神交會的人只剩下女兒,也就是李烈的媽媽。李烈其實沒有把握外婆還認不認得自己的女兒,但是外婆所有的喜怒哀樂,都只宣洩在媽媽一人身上,對其他人則是完全沒有反應,宛如陌生人。但因為媽媽當時還在上班,白天無法照顧外婆,家人決定把外婆送到住家附近設有養護機構的醫院。還好醫院離住家近,走路只要3分鐘,媽媽可以每天晚上去探望外婆,周末再將外婆接回家共享天倫。
但一段時間後,家人發現每到要回醫院的時候,外婆即使不會說話,但表情是不開心的,也會發出不悅的聲音,表示抗議。明白外婆不想回醫院後,家人決定把她接回家,李烈的妹妹是家庭主婦,所以就由媽媽和妹妹一起照顧,一直到外婆離世,沒有請過看護或者外勞。媽媽從來不談外婆,但做女兒的還是可以看得出來,照顧的過程中,媽媽的身心都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從80歲後臥病在床十年,外婆走的時候已經90歲了,是很長壽的。李烈常想,如果當年外婆沒有摔跤,晚年仍可能行動自如,或能活得更久。但她檢討說,當時應該強迫外婆、逼著她復健,這樣不但有利於老人家的健康,可能也不會這麼快發生失智。
關懷和愛 別讓老人摔跤
|
雖然外婆生病辭世已然多年,但李烈至今仍感愧疚。當時因為工作,她大多人在國外,照顧外婆的工作就落在媽媽和妹妹身上,自己能給外婆的時間非常有限。只有在回國時,儘量安排時間去看看外婆,陪她講講話。如果可以重來一次,她希望能花更多時間陪陪外婆,哪怕只是帶她出去曬曬太陽都好,都能讓外婆感受到家人對她更多的關懷和愛。
李烈也以切身之痛,提醒上了年紀的人一定要非常小心,千萬不要摔跤了,因為摔跤對老人家是非常嚴重的事情。現在她除了一直提醒媽媽,出門在外要特別注意自己的安全,也要求向來節儉的媽媽,儘量搭計程車,減少搭公車的風險。
聯合晚報與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合作,推出名人談失智系列專訪 「不能遺忘的故事」,每周一刊出 ,如想獲得更多失智症資訊,或需諮詢及協助,可電洽基金會。諮詢電話:(02)2332-0992,網址: http://www.cfad.org.tw/
※延伸閱讀》
‧我的經驗/龍應台 逗樂失智媽媽
‧我的經驗/媽媽老化 改變了蔡英文
‧家有失智父母 藝人唐從聖眼淚湧笑容裡
‧照顧失智妻 23年來…天天鴛鴦浴
via UDN健康醫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