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線上企劃/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小兒科主治醫師 謝奇璋教授】
孩童成長過程中,有時出現生長痛的狀況,或者因為玩耍扭傷引起關節痛,但若伴隨有反覆性的紅腫熱,或伴隨著晨間僵硬,家長們就要當心可能是「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宜及早就醫,以免延誤治療。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謝奇璋教授指出:「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從發病到就醫,延誤半年到一年相當常見,許多小病患來看診時,關節已有相當程度的破壞。」
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類生長痛、扭傷 易延誤治療
比起成人型類風濕性關節炎,幼年型的關節炎的臨床表現更加複雜,可分為多發型、少發型與全身型,發病時牽涉到全身5個以上關節患部的多發型不只影響關節,還會產生發燒、貧血等症狀,少發型易伴隨眼睛的虹膜葡萄膜炎,全身型則會有肝脾器官腫大、反覆性高燒等現象,這些是以中老年人為主的成人型類風濕性關節炎較少見的症狀。
謝奇璋教授提醒家長,生長痛不會有關節紅腫情況,因此如果家中兒童青少年在早上有明顯關節痠痛、僵硬就應及早就醫、請小兒免疫風濕科醫師治療。
積極治療 人生不變調
關節持續發炎會造成不正常白血球聚集,使關節囊細胞增生,軟骨和硬骨組織都會被侵襲破壞,若不及早治療,關節未來將很難恢復功能。更可怕的是,幼年型患者也容易因為強烈發炎而導致巨噬細胞過度活化的血球吞噬症候群而產生可能致命的重症,因此應儘早和小兒免疫風濕科醫師配合治療計畫。若傳統抗發炎藥物尚無法穩定控制病情,可考慮使用生物製劑治療;患者應配合醫師積極治療緩解病情、避免復發,減少關節破壞,維持骨骼的健康活力。
病友小華(化名)9歲時確診為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使用生物製劑治療,病情獲得控制,22歲的她今年從大學畢業,成功考取許多證照,即將開啟人生新階段,可惜因為中途健保給付中斷,病患尋求另類療法、最後造成關節破壞,行動不便,人生變調!反觀另一位病友小明(化名)發病以來積極接受治療、不中斷,病情終於獲得控制,目前在澳洲就讀大學的他表示:「為了健康願意積極面對治療,控制病情,讓未來的人生更有希望!」
謝奇璋教授指出,隨著基礎和臨床免疫學研究的進步,許多以往難以治療或可能會致命的自體免疫性關節炎類型已經都發展出有效的療法。如果能在疾病還沒有造成永久性傷害以前早期診斷,並且依照個人的疾病類型與嚴重性立即開始執行適當的治療計畫,大部分的病患會有很好的治癒機會。
via UDN健康醫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