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5日 星期一

范明基/要長壽 馬上行動,永不嫌遲

【聯合報╱范明基(陽明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

台灣由於食物供應充足,人們無虞取得各種營養物質;各級政府戮力於提供良好的衛生設施,減少染患疾病的機率;加上有優秀醫療團隊和健全的醫療環境,可治癒我們體內的各式疾病。國健署預期今年新生男孩可以活到77歲,女孩可至79歲。可說是中華民族有史以來可活最久的一群人。


少菸遠檳榔 增加預期壽命


雖然如此,國人的預期壽命和日本人相比,仍有些許差距。在我們身邊也可見不少人活得遠超過平均壽命。除了他們身上有長壽的基因外,是否背後有些個人特質,足為大家效法,來增長個人的壽命呢?反過來看,是否有些行為應該避免呢?關於後者,大家所熟悉的,如少吸菸、遠檳榔、不亂用未經證實療效的藥物等。另外,藉由累積近20年的健保資料庫,未來經由分析,相信未來會得到更多「不適行為」的建議 。


有哪些正面的行為是我們該身體力行呢?美國加州大學河邊分校的兩位心理學教授,霍華佛德曼(Howard Friedman)和樂思麗馬丁(Leslie Martin) 在2011年出版了「長壽計畫」(The longevity project)一書,報告他們20年的研究成果。


他們的研究結論是歸納約1500人的終身資料而來,這些資料原先不是為了長壽分析而收集的,而是由史丹福大學路易士特曼教授(Lewis Terman),從1921年起,為了探討智力和人生成就是否有關而累積的。


生活形式 影響壽命長短


特曼教授請學校老師、家長對他們當時11至12歲的小孩(學生)作評估,輔以研究人員實地訪查,翔實記錄小孩的個性、求學狀況、朋友交往、日常活動、家庭環境、父母婚姻等,並長期追蹤訪談這些小孩長大後的個性、就業、婚姻、家庭等狀況。


佛德曼和馬丁教授在1990年代得知這個資料庫,想到可以從行為心理學角度,做壽命和個人特質有關的研究。他們的研究團隊加入從官方查得的死亡年齡及原因,由大眾資訊知悉某些人事蹟等,並校正新舊評量標準的差異,重新做關聯性的分析。


研究分析累積80年資料,佛德曼和馬丁提供許多引人注目的結果,當中最重要的結論是:壽命不是單一因素決定的;去除先天遺傳和人生不可測的機運(各種天災人禍)外,個人過生活的整體形式會影響壽命的長短。


個性正直 健康習慣更好


最佳的長壽預測指標是謹慎正直的個性,具有這種個性的人較可能會有健康生活習慣:例如不抽菸、飲酒適量、戴安全帽、服藥遵照醫師指示等。不僅如此,他們通常有幸福婚姻、良好人際關係和好的工作環境。


奇怪的是,這樣個性的人,不僅不會感染因不健康行為伴隨而來的疾病,也較不易感染其他疾病,這個關聯,還不知曉緣由。另外,他們的研究顯示,成長時期過得較鬆散的生活,成年後個性改變成穩重負責的人,也能活得比較長。


適當壓力 促進健康動力


所以,要長壽,現在就行動,永遠不遲。有趣的是,在職場上,從事壓力重的工作的人,如能樂於其中,反倒是活得久。印證我先前文章提過,適當的生活壓力可以促進健康,這提供想翹著腿看電視的退休族參考。







via UDN健康醫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