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
衛福部推出人工生殖三階段補助,專家直言對國內提升總生育率、改善少子化問題的幫助非常有限,最重要的是應提供更好環境,讓年輕男女願意早婚、早生;醫師則認為,40歲以上人工生殖成功率偏低,補助應有年齡限制。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楊文山表示,補助人工生殖對於總生育率提升不太有幫助,影響不到1%,現在不少年輕人因工作和經濟壓力不婚不生,政府可透過相關政策,改善塑造更好的環境,增加早婚早生意願。
他說,雖有多國推出人工生殖補助,但不同年齡有不同規畫,例如丹麥規定,必須是30歲後有正常性生活三年卻無法懷孕者、40歲後一年內正常性生活無法懷孕者,才提供補助。
開業婦產科醫師李茂盛表示,年齡愈大、人工生殖懷孕率愈低,補助應限制40歲以下,40歲以上不補助,才能鼓勵早婚,否則政策反而可能增加晚婚現象。
但也有醫師支持人工生殖補助。新光醫院不孕症中心主任黃建榮表示,補助計畫是很大的誘因,對想生卻生不出來的夫妻很有幫助,臨床曾碰過有30歲夫妻不孕求子,卻因費用龐大作罷,等38歲事業有成再求子,卻試了三、四次都無法成功,這項補助對類似情形的夫妻,是一大福音。
國健署署長邱淑媞表示,人工生殖補助目前未設年齡限制,主要是考量人權及人工生殖法,對一般夫妻未設有年齡限制。
【2014/08/27 聯合晚報】
via UDN健康醫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