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捷運上,看到一位年輕爸爸後肩背著背包,前胸貼著一位8、9個月大小的嬰孩,手上還拿個提袋。
年輕爸爸吸引這節車廂乘客的目光,因為車上空蕩,他卻站著,而且可愛的嬰孩一下子伸手玩弄上面的提環,一下子低頭用手撥弄父親手上的提袋,一會兒又回眸注視看著他的旁人,不斷探尋周遭環境,忙得有趣的很。
嬰兒、青少年 致癌率低
孩童無邪、自然的舉止,不禁掃除我白天的煩悶,也勾起我這幾年心中未完全有解答的一個問題:為何嬰兒和青少年癌症發生率比成人少很多?
癌症按定義,是不受正常調控的細胞分裂所造成。分裂愈多次的細胞,就可能愈易失控,由這個觀點來想,小孩相對應該是癌症高風險群才對,嬰幼兒在成長為20歲年輕人的過程中,體重由3公斤變成至少50公斤,較成年後需多分裂4次,再考量器官分化及正常磨損造成的細胞死亡,總和起來,成長期中每個器官的幹細胞分裂次數,應比成人多很多。
大家知道嬰幼兒除了少數血球癌症和神經系統癌症外,其他癌症發生率皆較成年人低許多,這該如何解釋呢?不用多想,教科書已提供一個解答:分裂的細胞中要是累積了為數10個左右基因的突變,就會有不受調控的分裂而變成是癌細胞。
基因變異 需時間累積
而人類呼吸的空氣、飲用的水和食物、暴露於無形的光和輻射,感染上某些病毒和細菌,加上足夠時間的醞釀,就會在某一細胞的基因組中,產生10個以上變異,造成了癌細胞。
由於需要時間累積基因變異,這個想法大抵可以說明,為何年紀愈大,癌症發生率愈高,也為預防癌症提供扎實的學術基礎。
例如,國民健康署在4月公布台灣每5.67分鐘就有1人罹患癌症,國健署長邱淑媞提醒大眾,少碰菸、酒、檳榔,多吃蔬菜水果、多篩檢、減重等。
少菸酒多蔬果 勤篩檢
除了上述內在基因的變異,生活方式也影響癌症進程。2010年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馬修杜寧教授團隊在「細胞」期刊報導,當以小鼠做癌症研究時,如小鼠有較大的活動空間,空間內置放多種物品,且有機會和另外數隻老鼠來往,癌細胞就比較難在這樣的老鼠身上生長,生長曲線的增加是線性的,而非級數,且癌細胞較易死亡。
杜寧教授發現,這些小鼠有較多的免疫細胞和淋巴細胞,腦下垂體能釋放出較多的腦部神經生長因子,使交感神經系統釋放較多的正腎上腺素,讓白脂肪細胞產生較少的瘦蛋白,而抑制正在形成中的,或已形成的癌細胞。
這樣的結論雖尚未經其他研究更進一步證實,但藉由豐富的生活情境來增加感覺刺激、認知計算、運動量、以及同伴交往,從而影響中樞神經、內分泌系統和免疫能力,來抑制癌組織的結論,還是挺和一般認知吻合的。
這樣的想法可以解釋幼兒較無癌症嗎?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豐富生活情境 抑癌上身
個人要如何營造「豐富的生活情境」呢?個人建議是,除了飲食、呼吸、太陽、輻射要留意外,應該以嬰孩為師:隨時探索生活周遭,三不五時有個小確幸;搭大眾運輸工具旅行,一面平心靜氣觀察眾人、事、物、美景,一面想下個行動是什麼;和親朋好友保持聯繫,當會和陌生人交談的志工等,有適當緊張性和有新鮮刺激感的生活,大概就是在癌症漸為老化社會一部分時的自處之道吧。
(作者為陽明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 )
via UDN健康醫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