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中醫治發燒 有汗、沒汗差很大

【內容摘自《感冒應該看中醫》,作者賴榮年,大塊文化出版】

․中醫對於一位無汗出的感冒發燒病人:


認為他是因毛細孔被寒邪給閉塞住了,需要補強些有助正規軍使力發汗的藥物,以利於透過適度排汗,將寒邪逼出體外而痊癒。


․若是感冒發燒會自行流汗的病人:


中醫則認為他的發燒,並非單純毛細孔被寒邪閉住的問題而已,這個病人的自癒力相對是弱的。雖然能排汗,却無法將寒邪逼出體外。所以用藥時,就不宜採用麻黄這類容易大出汗的猛藥。雖然病人有鼻塞、鼻音的症狀,也不採用上小青龍湯來治療,除了透過適度排汗將寒邪逼出體外的原則外,處方同時也需兼顧能「幫助循環」及助發汗力量的「腸胃功能」。


西醫沒有將不同體質變化列入治療考量


張仲景在《傷寒論》中,計設了一個絕妙的方子「桂枝湯」。桂枝湯的組成,用的是桂枝、白芍、甘草、生姜與大棗。桂枝是温和發汗的藥,但中醫仍謹慎怕太過發汗,所以配上等量的白芍,有助收斂桂枝發汗的强度。


大家都有在寒泠的冬天喝碗薑湯或熱粥的經驗,雖然天氣很泠、四肢都快凍僵了,但喝下薑湯或熱粥後,頓時身體暖和起來,四肢也靈活了。同樣的道理,桂枝湯加入生薑,用來強化循環及有助微發汗的功效。服用方法特別強調:每次服三分之一碗的桂枝湯後,休息片刻,就喝熱稀粥三分之一碗,若燒仍然未退,則過15-30分鐘後再服一次桂枝湯,後再喝喝熱稀粥,等身體微微汗出而燒退後,則不用再服剩下的湯藥了。因為經過微微汗出而燒退後,寒邪引起的鼻塞、鼻音等症狀,也將隨著退去而痊癒;這真是絕妙設計,兼顧了對病中及癒後身體的療法。


感冒才剛好,要注意:


禁忌吃生(如水果)、冷(如冰品)、肉類(在體力不好時不易消化)、麵食類(肚子容易脹氣)、五辛(辛辣刺激的食物)、飲酒(怕流汗太多)等等,都是不利於感冒發汗或病後身體剛恢復的食物。


現代人很多人長期待在恒温的攝式27°C的辦公室,比體温平均攝式37 °已經低10°C,有些場所,空調溫度更常設定低於25°C。倘若平常沒有運動習慣的人,沒有機會讓自已的毛細孔黈過出汗來調節體温,這實際上就是一種「寒氣」閉塞住毛細孔的過程。


臨床常見,感冒的病人體質還好時,是比較適用麻黄湯的療法,來去除皮膚表面的寒氣以及泄掉悶在體內的熱氣,但如果長期過度勞累、又常用止痛藥等有發汗效果的西藥來治療痠痛,則體質逐漸轉變為汗孔關不緊的容易出汗體質,動一動或簡單吃一碗麵,也能滿身汗濕透衣服,這便是體質已變為較虚的桂枝湯證了。


完全不同的體質,要用不同的對治方法,現代醫學沒有將這些變化、不同體質,列入治療的考量,非常可惜!我有時在想,如果也將西醫退燒藥,用低劑量、多頻次,而且配合喝熱稀粥幫助發汗,兼保護腸胃機能的中醫觀念加入,或許也可以減少目前感冒發燒沒醫好的病人數。在此要多强調的是,不同於鼻病是一步一步深入人體,當發燒沒醫好所殘留感冒沒有的後遺症,是快的、是下手重的,對人體各系統所造成的病症,相較於外感侵犯鼻病沒醫好,更廣、更複雜也更嚴重得多。


「冷汗」與「盜汗」


在門診,談到流汗問題時,常碰到病滿臉人疑惑的問:「冷汗、盜汗,和一般流汗有什麼不一樣?」


冷汗是白天也會發生,而盜汗是白天不會發生、晚上睡著了不知不覺流的汗,便稱之為「盜汗」,往往病人體質都是比較陰虛,而冷汗,往往是屬於陽虛的情形。陰虛、陽虛,又是中醫學讓人覺得頂玄的說詞,其實大家可以自己細細感覺一下:


中醫所謂「陰」,指的是我們體內的各種如水津液;「陽」指的則是如火的動能,虛當然就是不足、弱化了。


如果自己覺得容易怕冷、手腳不暖、關節隱隱作痛、常拉肚子、排泄物可見食物消化不完全、反覆感冒難好,那麼就是陽氣不足,陽虛了。


陰虛體質的人,最明顯的是體內津液不足夠,自己會覺得總是處於皮膚乾、頭髮乾、大便乾燥小便少、口腔、鼻子、眼睛也很乾、但手心腳心是發熱的。即便是喝大量的水,還是覺得解不了渴。


流冷汗的陽虛病人,因為身上自衛能力不足,流汗不是因為身上熱、流出來的汗在體表反倒是覺得冷颼颼的。往往有這種情況的朋友,通常毛細孔是比較開放,閉合的機制不好,就如之前所講是比較就是動不動就流一身汗、容易感冒的人。


流冷汗的陽虛病人,身上自衛能力不足,流汗不是因為身上熱、所以流出來的汗在體表上,反倒是覺得冷颼颼的。往往有這種情況的朋友,通常毛細孔是比較開放,閉合的機制不好,就如之前所講,是比較就是動不動就流一身汗、容易感冒的人。坊間有個說法,想分辨身上流出來的汗,是正常汗水還是冷汗,自己可以去嚐試一下汗的味道,如果是沒有鹹味的話,可能就是冷汗,因為他的汗常在冒,所以沒有什麼汗水該有的鹹味。
















盜汗就不一樣,盜汗的人是陽氣太旺,津液受到蒸發,即使是靜靜的睡眠中,他還是熱,還是不自覺的出身汗,特色就是睡醒了之後,發現睡衣、床單怎麼都是溼溼的。有些父母帶小孩來看診,抱怨他們的小孩,睡覺時連額頭都會冒汗、背心處是溼濕的,這在中醫看來都算壞症,如我前一段所述,是被誤治後所留下來的麻煩。





via UDN健康醫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