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林立寧/恩主公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70歲老太太平日對媳婦總有一些不滿意,前陣子開始,老太太分外挑剔。家人覺得婆媳關係原本就不大好,不以為意,回診時不經意跟醫師提到,經深入評估,才發現老太太的躁鬱症發作了。
每每到了氣候變化之際,精神科診間常會騷動起來。對於雙極性疾患,也就是俗稱的躁鬱症患者而言,秋天時鬱症容易復發,而鬱症症狀又較為不明顯,如失眠、易睏、多眠、意興闌珊、沒有動力,因此更需要家人親友關注。
雙極性疾患患者相較於其他精神科患者,是屬於病識感較高的一群,患者有生病的認知,卻不一定會願意服用藥物。他們可能覺得自己並不需要吃藥、或認為快好了可以停藥,中斷用藥的比率相當高。而中斷服藥的風險,就是可能會造成症狀復發,甚至必須住院治療。
針對中斷服藥,治療雙極性疾患的長效針能夠維持較長時間藥效,解決患者或家屬間對持續、定時服藥帶來的衝突,也避免患者忘記服藥而導致症狀復發。
但部分患者與家人認為,醫師建議長效針劑是代表病情加重。其實雙極性疾患治療可先考針劑,而不是在口服用藥無效,或醫病關係緊張時才使用。其實,這是誤解,如同必須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一樣,雙極性疾患也是慢性疾患,同樣需要長期控制,才能減少躁期或鬱期造成的困擾。
病人、家屬可能認為雙極性疾患只是一時的情緒波動,但卻不知道每次的發作都是對於功能的傷害,也讓未來復發後的治療增加困難度。功能的降低,讓患者無論在生活上、社交、工作、自我照護上,都受影響。也因此,雙極性疾患需要耐心的配合醫師的診治,才能達到長期的穩定控制、預防復發。
via UDN健康醫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