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心跳加速的巴西世足賽冠軍就快出爐,賽事期間傳出年僅39歲的華人球迷,熬夜看球賽時中風倒地,送醫不治;近年也屢屢傳出青壯人口心肌梗塞的意外事件。飲食西化、生活高壓,促使現代人血管提早老化,心血管疾病正嚴重威脅國人健康。
你的血管比實際年齡老嗎?隨著現代人生活習慣改變,運動少、飲食過量,三高、肥胖者愈來愈多,國人的血管老化情況也跟著加速,進而產生相關病變。
成大醫院心臟血管科醫師李政翰表示,血管原本是相當有彈性的,隨著年齡增加,老化會造成血管壁纖維化,進而失去彈性。除了年齡之外,三高(血壓、血脂與血糖高)、肥胖與抽菸都是造成血管硬化的因子。
硬化與斑塊 造成惡性循環
血管硬化對健康造成的影響,最主要的是狹窄與栓塞,李政翰表示,人體內有好的高密度膽固醇及壞的低密度膽固醇,前者會保持血管彈性,後者則會造成膽固醇斑塊堆積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狹窄。當這些硬化的斑塊到達一定程度破裂,血小板會大量凝集附著在破損處,形成血栓,使通過的血量減少,甚至完全塞住。
血管硬化會加速斑塊堆積,而堆積也會造成硬化,兩者惡性循環。
血管塞住時,隨著塞的部位不同,症狀也不一樣。如果是頸動脈栓塞,易引發危險的腦中風或是失明;如果塞在心臟,則有狹心症或是心肌梗塞,兩者都可能引發死亡;如果塞在下肢,情況好一些,但仍可能造成跛行、下肢傷口不易癒合等。
氧化自由基 也是硬化幫凶
如何減緩血管老化速度?醫師表示,年齡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但透過控制三高,運動與飲食讓自己的體重維持最佳狀況,同時戒菸,都有幫助。
而近年流行的名詞「氧化自由基」也是血管硬化的幫凶,由於會促進體內發炎,也會使斑塊在血管內堆積的速度加快,壓力大、生活作息不正常及熬夜等,都有可能增加自由基。
硬化不可逆 但可延緩速度
硬化的血管能不能軟回來?醫師表示,血管的硬化是不可逆的,但透過健康的生活形態,起碼可以減少繼續硬化的危機。至於因為血管狹窄或栓塞引發的症狀,則只能針對症狀治療。
目前對於栓塞引發的中風,可緊急注射抗凝血藥物,打通血管,降低留下嚴重後遺症的機會;心肌梗塞則多數是置放血管支架,避免心臟因缺血而壞死;而下肢則可透過增加血液循環的藥物,減少不適。
血稠導致硬化? 兩者無關
而坊間大家常說的「血濃(血稠)」,例如吃得太好,就說血太稠,或是認為血稠會導致血管硬化等問題,李政翰表示,這是民間說法,其實血液濃稠與血管硬化是兩碼事。
他表示,血液濃稠指的是血中的血紅素密度高,通常是因為肺堵塞或是先天性心臟病等,造成血中的溶氧不足,人體就會造出更多的血紅素,藉此吸附更多氧,但當血紅素太多時,容易造成血栓。不過這種情況,一般人並不會有,與血管硬化不同。
血管提前老化是國人健康重點之一,醫師認為,從近年心血管疾病、中風的病患年紀愈來愈輕,常見三十多歲的病例,可以看出這種現象,而這些疾病也都是國人死亡病因的前幾名。「這是演化的問題」李政翰表示,人類經億萬年演化,從來沒有像現在運動量這麼少與吃得這麼好,想對抗演化維持健康,不二法門就是少吃多動。
▇我的血管硬了嗎?
血流速度+危險因子
推測血管年齡
李政翰表示,血管到底年不年輕,除非已有狹窄或栓塞,產生症狀,否則不容易知道,但目前「脈波傳導速度」檢查,可以看出血管年齡。
這項檢查主要是了解血液在血管中,隨著脈搏跳動的血流速度,當血管有彈性時,血流速度較慢,但血管硬化時,血流明顯加快。由於老化會有一定程度的血管硬化,但如果血流速度比起同齡者平均速度快,就可以知道血管老化超過你的年齡。
此外,從危險因子也可以預估自己的血管年齡,李政翰說,危險因子愈多,血管老化的速度愈快,除了前述的年齡、三高、肥胖與吸菸等,還有基因、家族遺傳都是。
【2014-07-13/聯合報/P02版/元氣周報封面Story】
via UDN健康醫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