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7日 星期三

怕罹攝護腺癌 嚇出PSA焦慮症


【聯合報╱記者黃文彥/台北報導】


一名50多歲男性抽血檢驗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數值超過標準值4ng/ml,他一度懷疑自己罹患攝護腺癌,連續跑了4、5家醫院自費篩檢,但經過切片檢查,並且連續追蹤長達7、8年,都沒有發現有惡性腫瘤,反而是「PSA焦慮症」讓他焦躁不安。


檢驗PSA到底是否有助於降低攝護腺癌死亡率,一直是國際上爭論的議題;去年甚至有國際研究指出,PSA篩檢無助降低死亡率;國泰醫院泌尿科主任陳國強認為,PSA並非診斷攝護腺癌的黃金準則,呼籲男性不要自己嚇自己。


儘管一般認為PSA的標準值是4ng/ml,但陳國強表示,PSA隨著年紀攀升,標準應略微放寬,35歲以下的標準值約為2ng/ml,35到55歲的標準值約為4ng/ml,55歲以上甚至到達6ng/ml都在可接受範圍。


陳國強表示,包含性行為、自慰、騎單車等活動,只要壓迫到攝護腺,都可能導致PSA升高,「PSA是相對數據,並非絕對數據。」


台北榮總泌尿外科主治醫師張延驊表示,部分攝護腺癌治療藥物,在治療初期也會造成PSA上升,且每個人對於藥物的反應速度不同,即使PSA並未立刻下降,也不代表治療無效。


臨床上張延驊就曾遇過一名晚期攝護腺癌病患,治療後仍每周自費檢測PSA,只要看到數字微幅上升,就懷疑治療沒有效果。他說,許多患者過於在乎PSA數字變動,反而影響心情,甚至提早放棄治療機會。


台灣每年約新增4000名攝護腺癌患者,攝護腺癌發生率在男性各類癌症中排名第5;陳國強表示,是否罹患攝護腺癌,必須配合肛門指診、超音波與切片才能確定,建議有家族史的民眾可以一年定期檢測一次PSA。


【2014/12/18 聯合報】







via UDN健康醫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