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呼籲: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 保護時間長短是選擇重點
11月19日是「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日」,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專任主治醫師施崇鴻表示,過去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好發於50歲以上成人,但是現在空氣汙染加上年輕人抽菸情況都比從前嚴重,近年出現疾病年輕化的趨勢。根據統計,台灣40歲以上成人,平均每6人就有1人罹患COPD ,由於COPD病人的呼吸道阻力增高,肺部喪失彈性,影響正常呼吸,嚴重時身體的器官和組織無法獲得氧氣,常會發生肺部感染或其他併發症! 隨著秋冬來臨,流感病毒與肺炎鏈球菌日漸活躍,COPD病人因肺部功能不佳,感染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的風險也較正常人高出8倍之多,因此,施崇鴻醫師呼籲,COPD病人或吸菸者,流感季節建議接種流感及肺炎鏈球菌疫苗,以降低感染風險。
COPD是慢性支氣管炎及肺氣腫的總稱,是由於長期「抽菸」或「空氣污染」造成呼吸道長期發炎而導致肺部氣流阻塞,表現出來的症狀包括,慢性支氣管炎病人早上起床痰多,而肺氣腫病人因肺部組織受損、氣管缺乏彈性,手腳會腫,循環系統也不好。施崇鴻醫師指出,我們原有的氣管內纖毛擺動及痰液清除能力就能排出髒東西,包括細菌及病毒;但是COPD病人氣管抵抗力較差,特別是有抽菸習慣的COPD病人,長期吸菸的毒性會持續傷害氣管黏膜上纖毛黏液的清除能力,導致痰液堆積而產生細菌繁殖。
邁入流感高峰期,COPD病人肺部功能不佳,較正常人更容易感染流感,若不幸感染,將使COPD病人體內的免疫力下降,遭遇二度細菌感染的風險也相對提高,如果續發感染肺炎鏈球菌將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如肺炎、敗血症、腦膜炎等。當COPD病人罹患嚴重肺炎時,痰會更難咳出來,肺部功能急轉直下,易誘發呼吸衰竭,更嚴重會導致敗血性休克,甚至造成死亡。
施崇鴻醫師強調,慢性阻塞肺病不只是肺部長期發炎,也會造成身體、心理上的疾病,例如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消瘦、以及精神不佳等風險;施崇鴻醫師呼籲,COPD病人可透過接種疫苗、營養補充、戒菸、藥物支持、呼吸復建、物理復健等方式,配合醫囑治療及家人支持,來防止病情惡化。
其中,除了施打流感疫苗降低在流感期間感染機會之外,對於肺炎鏈球菌的預防,施崇鴻醫師表示,目前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因為具有免疫記憶,保護時效較久,且已在小朋友身上施打多年,因此建議COPD病人在流感季節可同時接種流感疫苗和肺炎鏈球菌疫苗,肺部才能擁有更完整的保護力。另外,COPD病人如能戒菸,亦可降低肺炎鏈球菌感染風險,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戒菸後呼吸結構需幾年才會慢慢改善,建議COPD病人及早戒菸與接種疫苗,預防勝於治療。
via UDN健康醫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